人民日報丨全國政協委員熱議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人民日報》 2023年06月15日 第18版版面截圖
原標題:
全國政協委員熱議——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人民政協新實踐)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如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幾位全國政協委員發表了意見建議。
——編 者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委員: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高等教育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發揮著龍頭作用,要主動肩負培養棟梁之才的時代重任,為中國式現代化打造人才自主培養的戰略基地。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高校要發揮學科優勢,加強理論溯源和研究闡釋,及時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理論成果轉化為鮮活的教育教學內容,向學生講清講透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深入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以貼近師生的方式開展主題教育,打造系列“微黨課”“微宣講”。
著力在厚植家國情懷中培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在價值浸潤中弘揚中國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探索以紅色基因為內核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完善大思政課程體系,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建設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現場教學堅定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的意志和決心。以高質量的就業導向重塑育人體系,分層分類開展“國家所需即是我選”的擇業觀教育,引導學生上大舞台、入主戰場、成大事業。
著力在鍛造卓越能力中固本。一體推進思政教育與專業培養,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學術導向貫穿教學與科研全過程。完善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實施高水平科教協同、產教融合,在長周期貫通培養中提升學生追求高深學問的志趣,發揮頂尖人才和高水平實驗室的育人功能,在解決重大難題的創新實踐中將學生導向國家戰略和世界前沿,為建功新時代培養輸送更多可堪大用、能擔大任的棟梁之才。
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委員:
思想政治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之路,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就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為此建議:
堅持改革創新,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提高思想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一方面要系統規劃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統籌思想政治課主題、主線,形成各學段各自相對獨立的完整體系,避免碎片化。另一方面,應按照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統籌不同學段課程內容之間的關系,形成由淺入深、螺旋上升的立體化課程內容體系。
提高網絡育人能力,扎實做好互聯網時代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當下,以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空間成為繼家庭、社會、學校之外的第四教育空間。在網絡空間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四個自信”的教育,就要通過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判斷網絡信息。關注學生網絡生活社區建設,把健康的網絡社區建設作為網絡教育的主要載體。轉變居高臨下的說教態度,與學生平等對話,做到融理於事、寓情於理。
增強思想政治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斷強化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聯結,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生活、社會生活之中,通過實踐感知、平等協商、理性思辨增進共識,在入心入情入理中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學生。
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委員: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努力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為此建議:
樹牢基礎研究的正確導向。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要堅持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雙力驅動”,更好地引導教師、科研團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做有組織的科研,把自己的科研興趣與國家的科技需求有機結合起來,選題立項以滿足國家需求為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成果應用在國家需求中。
建強基礎研究的人才隊伍。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用好全球人才資源,著力提升基礎研究人才隊伍的國際化水平。建立基礎研究人才調配機制,通過跨地區、跨行業、跨高校、跨學科調集領軍人才,組建攻堅團隊,開展聯合攻關。注重基礎研究后備人才培養,完善優秀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制度。
加強基礎研究的條件保障。加大穩定經費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國家財政對高校基礎研究的投入,同時積極吸納企業、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源以捐贈和建立基金等方式拓展資金來源,形成持續穩定投入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和科研硬環境建設,加大對基礎研究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大型科學儀器裝備研制與大科學裝置建設,大力推進科學數據與科技文獻資源建設共享,著力提升支撐基礎研究的條件保障能力。
優化基礎研究的政策環境。完善評價考核體系,以寬容失敗的度量和靜待花開的耐心,進一步優化完善長周期評價,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支配權和資源調度權,給予他們更多尊重與信任,讓基礎研究工作者靜心向學,潛心問學。
北京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洪偉委員:
基礎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教育工作者要懷抱強烈的使命感,緊緊圍繞夯實知識基礎、激發科學興趣、培養思維品質的育人主線,在“大科學”驅動、“大學科”賦能中全面融貫創新人才培養工作。
“大科學”著眼育人主題、結構、要素、路徑的延展性,旨在激發學生多看、多聽、多體驗的廣泛科學興趣。科學興趣內在驅動學生成長。一是要基於素養統領,強化學生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二是要依托學段牽引,促進大中小學銜接,高位啟導、深度吸引學生在長鏈條科學實驗活動中培育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精神﹔三是要根據情境創拓,讓學生成長回歸生活、回歸社會、回歸自然,在新奇靈動的科學學習引力場中持續增強熱愛生活、關愛社會、珍愛自然的情感。
“大學科”立足育人邏輯、規律、內涵、價值及信仰的層遞性,指向大格局、大體系關聯的學科發展理念及其實踐,旨在培養學生深思、深研、深探究的高階思維品質。一是要強化學科交叉,在認識論層面引導學生基於學科核心概念理解跨學科概念,進而提升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心智能力﹔二是要深化“五育”融合,在方法論層面助力學生在知識融合與學科融合中增進成長主題融合與體驗融合,進而在“五育”融合中為成人成才全面聚能﹔三是要實化多方協同,不斷拓展“家庭、家校、家國”的教育同心圓。
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人才支撐
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委員:
加強數學等基礎學科的研究、加強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的自主培養是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在國際科技與人才競爭愈加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面臨著新的、更為嚴峻的挑戰,亟須更加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此項工作。
基礎學科是重視“人”的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要尤其重視發揮“育人者”——教師的作用。人才培養是高校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鼓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育人工作。高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學術研究水平高的教師對於學科領域的理解更為深刻,教師的科研品位和學術視野在很大程度上會給學生帶來直接的或者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優秀的學生在與老師學習研討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新想法、新思路也會激發教師的研究靈感。當前我國高校已經吸引、匯聚了一大批活躍在國際舞台的數學家、科學家,師資隊伍的力量大大增強,但仍與國際頂尖院所的師資水平存在差距。為此,我們在調動現有高水平師資的活力、更好地發揮現有師資作用的前提下,還需繼續做好一流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優秀師資人才的密度,支持高校在全球人才市場上爭取一流師資人才資源。
其次,要為人才成長營造適宜的外部環境。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具有長時期、長周期的特點,要為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學術環境,切忌“短平快”等功利主義的做法。在這個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和興趣。基於興趣驅動的學習和研究更容易產生新的發現。在國際環境方面,應當進一步加強科教領域對外開放與合作的力度,推進和深化高層次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頻繁而活躍的互訪與交流能帶來更多的前沿思想和研究成果的碰撞,對於學生和教師的促進和激發也將越來越多,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突破也就會水到渠成。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運凱委員:
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基礎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生命線。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期、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加速期、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攻堅期,我們比以往更加迫切需要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應全面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源源不斷培養產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為此建議:
專業結構調整精准引領。緊密對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新趨勢,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精准度。重點服務制造業強國建設、交通強國建設、破解“卡脖子”關鍵技術等,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面向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面向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等,系統梳理新職業場景、新職業崗位對技術技能人才新需求,以專業建設為引領推進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校企協同培養精准引領。以校企協同打造校企互認的職業標准和人才質量觀,以市場驅動構建校企互認的技術復合與能力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崗位定位、培養規格、教學實踐、考核標准、校企合作、教師隊伍等方面展開校企協同合作,制定一系列校企互認的專業標准和知識技術體系,實現技能人才校企一體化培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