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網紅夜市“流浪”記

不少“三江夜市”經營戶告別“流浪”,在新址落地開業。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一個夜市,連著一群攤主,也連著城市煙火。
在南京,三江學院四號門的“三江夜市”曾經風行多年,去年3月至今幾經輾轉“流浪”,如今終於安了新家。新址位於南京紫金1912·玖悅薈商場的美食街區,和老地方相距6公裡多。
“郭阿姨月亮饃”的經營者郭靜是一位“網紅”攤主,不久前在此開張后食客們慕名而來,從早忙到晚,她充實的狀態又回來了。
饃裡可放煎蛋、熱狗腸、裡脊肉、豆皮、生菜……郭靜做的是老家河南的特色小吃“月亮饃”,10年前開始在三江學院門口擺攤,“騎個三輪,支口鍋,就開張做生意了。”自發形成的三江夜市逐漸從當地火到了網上,一句“孩子,夠不夠”的習慣性問詢更是讓郭靜成了網友點贊的網紅。
然而到了2022年3月,問題來了——三江夜市因疫情期間人員聚集和長期以來的油煙、噪音擾民問題終被關停。3個月后,搬至1公裡外的機場二通道輔路與龍西路交會處,擾民問題再受居民投訴。
去年6月28日,屬地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辦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做出回復,經營戶基本為來寧務工人員,將近3個月無收入來源,造成巨大的生活壓力,夜市只是暫時選址在此處進行過渡。然而,現實中能將七八十個攤位容納的適合場所一時難以找到,過渡夜市又旋即停擺。
在停業的這段時間裡,經營戶各尋出路。郭靜一個做澱粉腸的老鄉沒能熬住,回了河南。賣四川缽缽雞的方利娜,在“環鐵心橋”5公裡范圍內都出過攤,她一直盼著能有個地方安頓下來。
“流浪”的網紅夜市,下一站在哪裡?三江夜市經營戶的安置成為一場接力賽,從雨花台區轉到建鄴區,沙洲街道成為接棒人。
“我們想做更接地氣的小餐飲,用夜市為商場拉動人氣。”南京紫金玖愛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昕介紹,紫金1912·玖悅薈新開業不久,他們決定把街區港台風的高端餐飲定位調整為夜市。這一想法得到了建鄴區沙洲街道的支持。
為了解決屢受詬病的攤位散亂、夜市擾民問題,當地對攤主統一著裝,每個攤位配備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桶、滅火器、滅火毯。除了代運營公司進行規范管理,城市管理部門每天派出兩名執法人員幫助疏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秩序、規勸市民文明就餐和攤主文明經營行為。
“出於安全考慮,大家都不使用煤氣,全部用電加熱。”王昕說,夜市統一按照室外接線的標准接電,對每家商戶的加工設備也會定期檢查。
從老南京甜品站、閔記炸雞、網紅鐵板蝦滑,到徐州卷面皮、二八大杠羊肉串、橋頭排骨攤……趁著五一假期檔,近半的三江夜市攤販再次聚在了一起,眾人拾柴燒旺了這裡的城市煙火。
夜市從下午4時開到晚上11時。郭靜每天備的300個饃還不到閉市,就早早賣光了。郭靜希望能在這裡穩下去,“因為忙不過來,我把老家的妹妹也喊過來幫忙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