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泰興以村規民約實踐基地為引擎 激發鄉風文明新動能

2023年06月29日20:2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郭寨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泰興市委宣傳部供圖

自2022年江蘇泰州泰興市依托宣堡鎮郭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同心庄台、幸福河等陣地,開創性地把村規民約具體化,建成全國首家村規民約實踐基地以來,泰興市以郭寨村村規民約的制定、完善、宣傳、執行、監督、內化為切入點,拉開了鄉村發展美、環境保護美、睦鄰和家美的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序幕。

據泰興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帶頭遵守村規民約是基層治理的“一隻腳”,把新時代新要求寫進村規民約,建成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美麗鄉村才是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裡的“另一隻腳”。經過一年實踐,村規民約已經在銀杏之鄉泰興綻放芬芳,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

移風易俗 腳踏實地踐行新時代文明

“來來來,吃喜糖,吃喜糖!”2023年6月5日,泰興市宣堡鎮郭寨村生態園陽光宴會廳內,村民徐晨偉的婚禮在這裡舉行,席開8桌,男方沒有彩禮,女方沒有嫁妝,簡單卻甜蜜幸福。而在半年前,徐晨偉還在為這樁婚事惴惴不安。

原來,徐晨偉找到心儀的女孩后,計劃在2022年秋天成婚時,卻被准岳父母突然提出增加彩禮——城裡一套房加12萬彩禮,這讓他們一家人難以承受。得知徐晨偉婚事要黃了,村書記劉浩向宣堡鎮黨委書記季成匯報,認為有必要通過一次開誠布公的暢談會,挽回這對有情人。2022年9月24日,在村規民約實踐基地,宣堡鎮黨委書記季成牽頭,北森庄全體村干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以及雙方父母參與下,大家在同心庄台的議事廳裡暢所欲言,談高價彩禮的不合理性,談理想婚姻的組成要素,談幸福生活的必備條件……身邊人議身邊事,讓兩家人握手言和,決定男方不給彩禮、女方不陪嫁妝,簡單辦婚禮。

如今,不止宣堡鎮,泰興全市都“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大操大辦”,部分村居還將紅白喜事具體化、標准化,並對遵循村規民約,使用陽光宴會廳的村民給予補貼。

泰興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如今,村規民約已經成為農村鄉風文明建設有力抓手,全市陸續將修訂村規民約同 “身邊好人”“文明家庭”推選等活動有機結合,觸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據統計,近年來,泰興共有20人當選“中國好人”,2600戶家庭被表彰泰興市“文明示范家庭”,6000多名“草根模范”點燃向上向善星星火炬。

解放思想 “六尺巷”再傳新佳話

“六尺巷”的故事讓安徽桐城的文明新風吹遍全國。隨著村規民約輻射到全市,泰興版也有了新“六尺巷”的故事。

濟川街道三六村八組嚴伯泉家,自90年代建房至今,因鄰裡糾紛矛盾突出,門前一直無路行走。為了方便嚴伯泉家出行,在三六村村規民約出台之后,三六村黨總支發揚肯硬骨頭的精神,組織在群眾中有威望、輩分高、辦事公道的老黨員、老干部等利用晚上休息時間,深入到沿線,入戶宣傳,既講公序良俗,也做法治宣講。經過共同努力,緩和了鄰裡矛盾,拆除違章搭建三處,清除兩堆雜物,移走花草樹木十多棵,順利為嚴伯泉家打通了一條方便路。

一份簡單的村規民約,送走歪風陋習,打通了幾代人期待的出行路,這讓嚴伯泉十分感慨。三六村黨總支負責人說,他們為了修訂村規民約,專門成立村規民約理事會,並在其中融入法治元素,為新郭寨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文明密碼”。

作為鄉村治理的牽頭部門,泰興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要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我們把法治鄉村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創新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風文明水平、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提升網格化治理水平。”

村民總動員 文藝演出助力“鄉風文明”

“一二三四,微笑~不錯,我們再來一遍啊。”黃橋鎮祁巷村百姓大舞台上,具有黃橋特色的民俗表演正在火熱彩排中。像這樣的“村晚”,目前已經遍布泰興80%以上的鄉鎮村居,大都由村裡60歲以上老人組成,各村居利用文化大舞台、村居活動社等提供設備、場地,定期排演節目,為村民帶來“接地氣”的文化演出。

為各地群眾送去一場場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精神盛宴,2023年,泰興市還組織專業文藝團隊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田間地頭。專題文藝節目緊扣文明家庭、移風易俗等主題,涵蓋了歌曲、小品、表演唱等多種表演形式,通過宣傳倡導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促進了鄰裡和諧,弘揚了新風正氣。

截至目前,泰興市共開展“新風文藝演出進鄉村”活動84場次,充分展現了城鄉群眾良好的精神狀態,展示了大家共同振興新農村、繁榮城市、共創美好生活,共建美麗家園的美好願景。(卜青峰 蔡艷 毛莉)

(責編:楊維瓊、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