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人民日報丨江蘇丹陽:一個產業聚合千家企業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3年07月11日07: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2023年07月11日 第 03 版版面截圖

《 人民日報 》2023年07月11日 第 03 版版面截圖

原標題:

年產4億多片眼鏡片、產值200億元,江蘇丹陽——

一個產業聚合千家企業(經濟新方位·縣域經濟觀察)

制圖:汪哲平

自動化生產線上,一片片1.5厘米厚的樹脂鏡片毛坯“乘坐”傳送帶進入研磨機中。伴隨著飛濺的水花和“滋滋滋”的機器運轉聲,3把刀頭按照操作屏幕上設定好的參數,從不同角度和位置快速切削——40秒鐘,一片定制化的眼鏡片研磨完畢。

這裡是位於江蘇省丹陽市的萬新光學集團有限公司,每年生產的1億片鏡片銷往世界各地。放眼整個丹陽,這個人口不到100萬的城市,有1600多家眼鏡相關企業、5萬多名從業者,鏡片年產量4億多片,佔全國總量的3/4、全世界總量的一半,產值200億元。

這一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壯大的“密碼”是什麼?記者近日赴丹陽一探究竟。

技術飛躍

從手工打磨到智能生產

上料、研磨、拋光、加硬、鍍膜……放眼望去,萬新智能化車間內11條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行。車間生產的100多種眼鏡產品,銷往52個國家和地區。

“現在生產設備與制造技術之先進,是創業之初難以想象的。”萬新董事長湯龍保回憶,丹陽眼鏡產業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一批學徒從上海、江蘇的國營眼鏡廠返鄉,部分鄉鎮開始嘗試眼鏡制造,邁出了集體創業的第一步。

“我跟著從蘇州回來的老師傅學磨眼鏡片,又把技術帶到其他鎮的工廠。”湯龍保回憶,當時的鏡片都是玻璃材料,不同弧度代表著不同曲率,形成不同的鏡片度數。磨片過程類似推磨——用手壓住磨片機上的杆子,通過主軸旋轉帶動模具,將鏡片上多余的部分切削掉,留下符合度數的弧度,打磨一片需要數小時,由於拋光粉遇水變紅,湯龍保的手上、臉上常常被染紅。

隨著產業的發展,市場對鏡片加工提出了更快、更好的要求。2012年開始,萬新引進數字化設備,著手進行智能化改造。

可光是買來機器,並不能解決問題。湯龍保發現,盡管鏡片的加工速度提高了,但這也只是一個“點”,無法串成“線”——前端的材料採購、后端的銷售服務等環節都還是傳統模式,各環節的數據也沒有打通、關聯,整體的交付速度還是提不上去。

此后幾年,萬新通過流程再造,將生產過程中原本碎片化的設備,以及生產、供應、銷售、財務等管理系統,通過網絡平台“打通”並“串聯”起來,形成整體的數字化系統。在鏡片加工車間,操作人員告訴記者,工人們一路小跑去拿單子、查詢單子的場景再也不會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電腦自動處理數據。

“各環節的打通,不僅提高了整體交付速度,還降低了錯誤率,節約了生產成本。”湯龍保介紹,智能化改造后,公司“48小時交付率”達到95%以上。

材料飛躍

從玻璃到樹脂,從進口到研發

改革開放的春風帶來了市場機遇。在丹陽眼鏡市場形成初期,市場對生產技術和資金投入要求不高,且需求強烈,眼鏡產業呈現產銷兩旺的態勢。但很快,競爭與挑戰隨之到來。

“樹脂鏡片相比玻璃鏡片,優勢明顯。”湯龍保說,“唯一的出路就是快速變道,轉產樹脂鏡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迎接更高水平的競爭,萬新等一批企業向日本、韓國學習先進的樹脂鏡片生產技術。

樹脂鏡片的生產過程與玻璃鏡片全然不同。在萬新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樹脂材料被自動填充進玻璃模具中,歷經20個小時、130攝氏度的高溫加熱固化后,就可以脫模,經過硬化和鍍膜,就成了既輕便又不易碎的樹脂鏡片。

“整整3年時間,我們交了不少‘學費’,報廢的鏡片有上百萬片——就像做米飯,溫度太高會泡湯,太低又夾生。”湯龍保說,1996年,國內第一代樹脂鏡片上市,逐漸推廣到丹陽的其他眼鏡企業。

鏡片生產成功,但上游的原材料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當時樹脂鏡片高分子單體材料隻有極少數國家的極少數企業能生產,每噸價格15萬元,且付款后一個月才能供貨。”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公晚說,關鍵技術必須自己掌握。

為實現原材料生產國產化,明月鏡片與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聯合攻關,終於在2007年取得技術突破,為丹陽一半以上的眼鏡生產企業提供原料,同類產品價格僅為國外企業的1/3。

“過去,國內鏡片企業在定價上沒有話語權,導致利潤空間很小,沒有錢做研發、品牌,隻能打價格戰,出現質量良莠不齊的惡性循環。”謝公晚介紹,原材料國產化后,帶動國際鏡片原材料大幅降價,國內企業也有了更多資金投入研發,打造品牌,也能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

近年來,明月鏡片瞄准市場需求,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與上海理工大學團隊聯合研發,創新出防藍光、防眩光等細分領域產品,推動產品提質升級。

集群飛躍

從特色產業到全域發展

從鏡片生產原料,到鏡布鏡盒、印刷包裝,如今丹陽眼鏡產業的鏈條越來越長,並進一步向服務業延伸。為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丹陽市政府推動商會注冊了“丹陽眼鏡”集體商標,強化眼鏡產品商標注冊、使用和管理,同時加強對行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產品質量監督。

“上世紀80年代那會兒,行業的門檻低、鏈條短,一些嗅到商機的商人聚集在丹陽火車站擺攤賣眼鏡,為來丹陽的採購商供貨。”看著眼前品牌林立、生意紅火的“中國丹陽眼鏡城”,時任丹陽車站大隊黨支部書記胡小鎖回憶道。

2014年,在統一規劃下,眼鏡市場的經營戶整體搬進眼鏡城。這個佔地14萬平方米的商貿綜合體全年吸引顧客超150萬人次。“眼鏡城集零售批發、餐飲娛樂、品牌展會於一體,政府與行業雙向發力,推動眼鏡產業從單純制造業走向綜合服務業。”丹陽市眼鏡商會秘書長袁紅錦介紹。

在眼鏡城周圍1.09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丹陽市規劃建設的“眼鏡小鎮”正在施工,希望將“流量”轉化為“銷量”,在縣域范圍內用眼鏡產業帶動輻射周邊產業發展。

展覽館,是展覽展示、會議論壇、品牌發布的多功能空間﹔專業眼科醫院,集醫療、教學、研究、康復、預防為一體﹔少兒視光中心,通過科普、預防、培訓、數據採集,打造成青少年近視防控一站式服務平台……丹陽眼鏡小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酈新建打開規劃圖,一一介紹。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也落戶丹陽。學院副院長鐘文輝介紹,學院瞄准縣域特色產業,將人才鏈建在產業鏈上,今年第一屆眼視光專業畢業生在4月就全部簽約,在行業中從事技術、服務、研發等崗位。此外,學院還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為企業培訓產業工人。

“營商環境優化創新、龍頭企業持續帶動、專業力量加盟供給,是丹陽眼鏡產業發展的密鑰。”丹陽市經濟發展局局長冷文華說。

“小城制造”,成功有密鑰(子夜走筆)

王子凱

不少人曾有這樣的體驗:到眼鏡店選購眼鏡,品牌、款式繁多,一時亂花漸欲迷人眼。你可知道,這些五花八門的眼鏡,很多竟然產自同一個地方——江蘇丹陽。全世界一半的鏡片都產自這個小城,你說厲害不厲害?

“小城制造”很小。如果從產品看,一副眼鏡、一雙襪子,甚至是針頭線腦,看似不起眼,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

“小城制造”很大。“小城制造”不僅是中國制造業拼圖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小城經濟的重要支柱,吸納了當地大量的就業人口,例如在人口不到百萬的丹陽,眼鏡相關企業就有16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5萬多人。

大浪淘沙,經歷時代大潮考驗,“小城制造”愈發閃光,活力滿滿。何以挺立潮頭?一靠行業勇於進取,創新不懈。譬如丹陽眼鏡,從業者大膽嘗試、果斷把握商機,多方聯合技術攻關、進行迭代升級,從而形成了較強的技術能力和產業聚集優勢。二靠政策積極引導,有效扶持。從鏡片制造到綜合服務的產業拓展,在市場化配置和政策引導的有效結合下,逐漸形成了在全球市場具備優勢和特色的眼鏡產業集群。

當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小城制造”面臨著技術積累不足、品牌亟待提升等問題。如何突破瓶頸,煥發新的活力?丹陽的經驗值得借鑒——營商環境優化創新、龍頭企業持續帶動、專業力量加盟供給。

我們相信,更多掌握了成功密鑰的“小城制造”,將會為各地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責編:周夢嬌、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