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沭陽緣何連續四年開展拒絕“升學宴”活動?

沭陽萬名學子簽名承諾活動。呂述謖攝
自2020年起,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推行《人情新風“宿9條”》,率先開展“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主題活動,在全縣倡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引導廣大群眾節儉養德,樹立文明新風、形成良好家風,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連續四年開展拒絕“升學宴”活動,沭陽有哪些值得總結推廣的經驗做法?老師、學生和家長怎麼看?這項活動的成效究竟如何?
現象:浪費之風人情之風盛行
沭陽是人口大縣,也是教育大縣,每年都有一大批學子步入高校。
據不完全統計,在2020年前,沭陽縣每年各類“升學宴”“謝師宴”總量在9萬桌左右,菜肴加上煙、酒、伴手禮等,需要花費約1.2億元,加之人情往來的“份子錢”,畢業季的宴請消費規模在3億元左右。
“寒窗苦讀十余載,金榜題名一朝時。和家人朋友分享喜悅是人之常情,但變了味的‘升學宴’‘謝師宴’,既不符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也與中央關於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的要求背道而馳,不僅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也加重了人情負擔。”沭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若鳴說。
“升學宴”“謝師宴”的盛行,首先帶來的就是餐飲浪費。
據悉,沭陽曾組織過一次關於制止餐飲浪費的問卷調查,參與調查者中有75%的人存在偶爾浪費的情況,有50%的參與調查者表示身邊的親朋好友餐飲浪費的情況比較嚴重。
遏制不良風氣,弘揚人情新風。2020年初,《人情新風“宿9條”》正式發布,其中多條內容直指人情陋習。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沭陽拒絕“升學宴”倡議應運而生。
行動:政府倡議逐漸變成社會自覺
沭陽如東高級中學高三畢業生陳俊杰今年以優異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在他的明確表態下,家裡拒絕舉辦“升學宴”。
每年高三畢業生返校日,舉辦“不辦‘升學宴’ 文明畢業季”萬名學子簽名承諾活動,已成為沭陽縣九所高中學校高三畢業班雷打不動的固定動作。
拒絕升學宴請,文明表達祝福,正在成為沭陽人踐行文明新風的重要內容。
每年,全縣高中校長聯名發布“倡議書”,吁請社會各界不辦“升學宴”,不赴“升學宴”﹔家長委員會發布“公開信”﹔全縣各單位、各鄉鎮街道發放《致升學家庭的一封信》,組織集體送學儀式,引導升學家庭自覺不辦“升學宴”﹔針對“升學宴”中可能存在的腐敗行為,沭陽縣紀委監委在每年畢業季也發出通知,嚴禁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違規操辦和參加“升學宴”“謝師宴”等活動……
眼下,從學校到家庭,從老師到學生和家長,從職能部門到基層黨委政府,文明新風吹遍了花鄉大地,拒絕“升學宴”倡議落地生根。
沭陽某高中“拒絕‘升學宴’ 共話師生情”主題班會。呂述謖攝
聲音:拒絕不是禁止,消費不是浪費
對拒絕“升學宴”活動,沭陽也有不同的聲音。
“反對浪費不是反對消費,也不會抑制消費。把浪費當成消費,不但敗壞了社會風氣,而且從長遠看,還會對高質量發展造成危害。”對於沭陽的做法,南京財經大學副教授張慶民說。
伴隨著拒絕“升學宴”活動深入推行,群眾消費越來越理性,也越來越文明。
“對生意影響是存在的,但是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 沭陽大酒店餐飲部經理周艷說,“現在‘升學宴’也有,隻不過規模小了很多,基本上就是一兩桌,就是最親近的人小范圍聚會。”
畢業季消費的變化,倒逼餐飲機構積極轉型。無論是套餐設置還是菜品供應,很多餐飲機構都主打少而精,而非大而雜,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節儉用餐。
“我們推出的套餐,原來設想起碼三桌以上才享受優惠,現在門檻降低了,就是一桌也照樣優惠。”沭陽榮譽國際大酒店副總經理余德群說。
開業一年多來,沭陽榮譽國際酒承辦的“升學宴”規模大多在2到3桌之間,總數不超過50桌。“酒店將更多資源向會議、旋轉餐廳、住宿等方面傾斜,目前發展呈現上升趨勢。”
沭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項調查顯示:9成以上餐飲機構對拒絕“升學宴”持支持態度。針對消費出現的新變化,餐飲機構也在積極謀求轉型,尋找新的增長點。(相哲 呂述謖 黃啟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