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新市民青年人安居 江蘇多地出台住房公積金新規

盛夏時節,一大批畢業生走出校門,踏入社會,迎接新挑戰。安居才能筑夢。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熱點。如何保障新市民、青年人無憂安居?近日,省住建廳調研組赴南京、常州、揚州、連雲港等地,調研住房公積金支持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的路徑。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隨行採訪發現,不少城市正以住房公積金為支點,通過加大“租購並舉”政策支持力度、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和受益面等務實舉措,為新市民和青年人圓夢安居持續加力。
瞄准租房需求優化提取政策
7月1日,常州住房公積金施行租房提取新政,明確租房提取由每人每年1.2萬元提高至1.5萬元,多孩家庭每人每年提高至1.8萬元,可在線上或窗口按需多次提取。“通過政策調整,基本能滿足單人每月46—55平方米的租房需求。”常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吳海泳說。
初入職場的青年人和新市民,大多租房居住。記者了解到,省內多地落實租購並舉保障政策,發揮公積金支持租房保障作用,努力讓他們住得更安心、更放心。
揚州為解決部分新市民、青年人“買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難題,今年將租房提取的最高月提取額由1500元/月上調至2000元/月。7月1日起,揚州增加住房公積金提取頻次,符合租房提取條件的繳存人可按月、按季、按年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每月可提取額不再與個人當前月繳存額挂鉤。連雲港也從本月起開展按月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業務,讓提取方式更靈活。
在常州,除了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提升,畢業生每人還能獲得住房公積金首次繳存補貼300元,繳納社保滿6個月后,再獲留常繳存補貼2500元,畢業5年內購房還可享20萬元的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持。“這減輕了我們目前租房、以后買房的壓力。”6月從常州市工貿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的王晨冉說。
吳海泳介紹,常州先進制造業發達,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和技術工人。常州將住房公積金政策扶持重點從面向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拓展到高職和技工類院校畢業生。常州去年向12500名畢業生發放補貼375萬元,今年已有11911名2023屆畢業生申請享受首次繳存補貼。預計今年將發放首次繳存補貼和留常繳存補貼2300萬元。下一步,常州准備對接人才公寓租賃企業、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部門等,爭取對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提供免押金等支持政策,設計更加友好的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方法,更好地支持新市民、青年人先租后買。
想辦法減輕購房者還貸壓力
滿足新市民、青年人購房需求的政策不斷加碼。
2023年7月1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揚州市單繳存人、雙繳存人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階段性上調到60萬元、100萬元。購買該市新建商品住房且符合購房提取條件的繳存職工,在購房合同網簽備案后,可申請提取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作為購房前期資金。
“如何將公積金制度更好地服務青年人群體,讓這部分人住得好、留下來,是重要的民生關切,也是提升城市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我們住房公積金工作更是一個巨大考驗。”揚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2年,揚州住房公積金貸款職工中,30歲以下佔28.4%,30—40歲佔45.5%。這類群體希望加大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降低首付、提高貸款額度,進一步放寬貸款條件的門檻。針對青年人上述訴求,揚州優化調整貸款支持:連續足額繳存公積金6個月即符合公積金貸款基本條件﹔支持職工購房“又提又貸”,職工可以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前期資金,不影響貸款額度計算﹔實行貸款額度與月繳存額挂鉤政策,但不與繳存余額挂鉤,有效解決新就業群體因繳存資金積累不足不能得到有效金融支持的矛盾。
“新市民、青年人在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開戶繳存滿6個月即可申請貸款,實際可貸額度不與繳存余額挂鉤,隻與年齡、月繳存額、繳存比例有關。”該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以35歲的職工為例,月繳存額在1000元左右,即可貸款至最高可貸額度,即50萬元。”
除了購房貸款支持,不少地方在減輕新市民、青年人還款壓力上也想了很多辦法。
常州去年9月重啟“商轉公”貨款,今年1月又推出“商轉公”貸款的“以貸還貸”方式,讓新市民、青年人不僅獲得公積金貸款的利率優惠,還能獲得原有商貸利率降低后的實惠。常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施鈞說,截至6月底,常州已受理“商轉公”貸款11154筆、54.62億元,為繳存人節省利息7.67億元。其中新市民、青年人的貸款佔比超50%。
7月1日起,連雲港施行“商轉公”貸款代押轉貸辦理模式,申請將個人住房商業貸款余額轉成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可選擇“帶押轉貸”方式。首套房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也由30%調整為20%。
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南京調整了優化現行逐月還貸政策,採取逐月提取償還公積金貸款的職工,可以辦理相關手續,在結清當期住房公積金貸款后,可以使用當月剩余的繳存金額逐月償還商業貸款,進一步滿足職工還貸需求,減輕還貸壓力。
從“單位人”拓展到“社會人”
“能在常州安家,我們趕上了好政策。”王水華和丈夫程玉先已定居常州10年,兩年前,做貨運工作的程玉先從網上得知常州支持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買房時能享受優惠貸款。夫妻倆商量后開戶繳存了住房公積金。“去年買房用公積金貸款60萬元,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王水華說。
“新市民、青年人中有很大比例的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工作可以靈活,但住房要穩定。對於青年人,我們的目標是讓公積金陪伴他們全職業周期。對於新市民,我們希望讓其享受老市民的住房紅利。這就需要對住房公積金政策擴容提效。”省住建廳住房公積金監管處處長葛仁軍說。
2021年,住建部在重慶、成都、廣州、深圳、蘇州、常州6個城市,率先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的意義,主要在於把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覆蓋對象由‘單位人’,拓展到包括所有群體的‘社會人’。”施鈞說。對未繳存住房公積金但有在常安居意願的新市民、青年人群體,常州推出“寬進寬出、同責同權、能轉能通”政策:降低門檻,16—65周歲沒有正式單位的人員均可自願繳存住房公積金﹔靈活就業人員與在職職工同等履行繳存義務、享受使用權益﹔靈活就業人員與單位職工身份無障礙轉換。
目前,常州共有7家受托銀行47個線下網點開辦了靈活就業人員繳存開戶業務,住房公積金助力其安居的成效亮眼。截至6月底,常州累計新增靈活就業人員32693名,實繳金額2.38億元,共有2258名靈活就業人員辦理住房消費類提取業務,837名靈活就業人員貸款4.26億元,節約利息約5981萬元。6月,常州的新增人員實繳率、正常賬戶實繳率、貸款人數及累計貸款人數等4項指標,位居6個試點城市首位。
4月30日,《揚州市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試行)》施行。靈活就業繳存人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范圍為10%—24%,月繳存基數由其根據收入水平自主確定,繳存標准“更靈活”,並可“自由”退出繳存。
據省住建廳統計,截至2023年5月,全省有169698名靈活就業人員自願繳存公積金1.51億元,有35982名靈活就業人員提取公積金0.88億元,發放貸款566筆2.69億元。
“我們將持續在全省推廣常州等地經驗,鼓勵有條件城市以財政補貼等方式引導靈活方式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讓更多群體享受到公積金的福利。”葛仁軍說。
優化服務共筑“普惠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解決繳存職工住房問題的重要手段。放眼全省,各地都在挖掘公積金支持租購並舉住房制度的潛力。無論購房還是租房,不斷簡化辦理手續和要件材料,改進提取機制,擴大政策受益面。
7月6日,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公積金工作站窗口,不時有人咨詢辦理公積金業務。常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新北分中心副主任章蔚達說,薛家鎮有各類企業3400余家,單位繳存登記、匯繳托收、職工賬戶設立等11項公積金業務,不出鎮就可辦理。該鎮還把住房公積金相關糾紛納入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受理范疇,2021年10月以來調解中心督促17家企業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受理並成功調處9起公積金糾紛、涉及金額11.9萬元。
不僅將服務“下沉”鄉鎮,常州公積金部門還構建“家門口”的一站式購房服務體系,提供全職業周期住房公積金服務,打造“寓”見公積金項目。首批27個人才公寓“寓”見公積金服務陣地,計劃年底前完成。
直指公積金提取、貸款等痛點、難點、堵點,多地進一步謀劃,為托起新市民、青年人“安居夢”發力。南京現行的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額度為1200元/月/人(夫妻合計2400元),准備將租房提取金額提高至1800元/月/人(夫妻合計3600元),同時將一年一次的提取頻次調整為按季度提取,增強無房職工租房支付能力。揚州鼓勵公積金業務承辦銀行探索與租賃住房運營和管理主體開展合作,為新市民、青年人等公積金繳存群體提供提取住房公積金按期支付房租全周期服務。
“我們將梳理總結調研發現的問題,督促各地解決。同時,把各地的一些好做法予以推廣,讓住房公積金政策真正惠及新市民、青年人,助力其圓安居夢。”葛仁軍說。對調研征集的購房首付籌資難、貸款審批難等問題,省住建廳擬定《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實施方案》《江蘇省住房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聯合審批應用導則(試行)》,目前在全省征求意見。江蘇還在積極探索和實踐“帶押過戶”住房公積金貸款新模式。《江蘇省住房公積金“帶押過戶”貸款應用導則(試行)》,目前在第二次征求意見,下半年將出台。葛仁軍表示,希望通過省級導則,努力實現全省“帶押過戶”貸款業務規范化、標准化,減輕職工存量房交易負擔,縮短交易周期,提升住房公積金使用效能,共筑“普惠公積金”。(白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