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標識注冊量超過1750億 江蘇將發力探索工業互聯網標識規模應用

江蘇省標識推進方陣聯合行動倡議啟動儀式現場。龐文杰攝
人民網南京7月15日電 (記者顧姝姝)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被稱為“數字世界的身份証”。7月13日,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識推進方陣2023年度年中工作會議在江蘇南通召開。會上,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池宇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活動各個關鍵環節快速落地,聚焦江蘇省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需求,今年標識解析體系工作重心將由規模建設逐漸轉變為規模應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江蘇省內正式上線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有58家,並已基本覆蓋13個地市和16個產業集群,共接入企業節點16.6萬家,累計標識注冊量超過1750億,日均解析量超1.2億次,各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在談及如何將江蘇標識解析體系工作重心由規模建設逐漸轉變為規模應用時,池宇列出三大發力方向:一是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完善布局二級節點和企業節點建設,並最大限度接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充分發揮標識解析體系的“數據底座”功能﹔二是深挖標識融合應用,從產業鏈實際需求出發,鼓勵產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先行先試,盡快形成海量數據匯聚和應用場景優勢﹔三是提升服務產業能力,增強標識解析體系跨環節、跨行業、跨領域的通用服務能力。
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介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已初步形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的標識數據網絡,並探索出18大標識應用場景,以標識為起源的“星火·鏈網”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碳數據服務網絡(CRC)、產品數字護照(DPP)、數據智能服務中心(DDI)等將從各項前沿技術領域發力,釋放標識數據背后蘊藏的價值。
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基礎設施處副處長趙峰看來,標識解析規模化應用面臨一些深層次問題。他提出,一方面,標識數據有待進一步提煉,企業要推動標識在設計、生產、物流、銷售等各環節的應用,發揮標識對供應鏈、產業鏈的價值﹔另一方面,針對企業對標識認知不全面和理解不深刻的情況,要做好推廣,加強政策引導和推動力度。此外,標識數據存儲安全性作為企業關切問題,有待提供可信技術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江蘇省標識推進方陣聯合行動倡議啟動儀式,其旨在通過方陣凝聚各行各業共識,共享工業互聯網標識節點建設運營經驗,打造行業標杆和試點示范,輸出優秀案例,匯編能力手冊,樹立“江蘇典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