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多舉措助力個體工商戶發展 讓“小塊頭”迸發出“大能量”

2023年07月17日07:18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在江蘇,在冊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1000萬戶,它們是江蘇經濟“家底中的家底”“基本盤中的基本盤”,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給個體工商戶“助力賦能”,今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共18條,直擊個體工商戶 “急難愁盼”。3個多月過去,從這些舉措中,個體工商戶們得到了怎樣的便利?有什麼樣的期待?記者深入江蘇多地進行調查。

降低經營成本,

讓個體工商戶“元氣滿滿”

“今年年初,我在相關部門舉辦的個體戶座談會上提出,個體戶融資太難了。”7月14日,在徐州邳州開超市的王懷震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3月,省裡出台了政策支持個體工商戶,我們很快獲得了30萬元的‘富民創業貸’。不僅如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還牽線搭橋,幫助個體戶跟一些大型的供應商洽談,供應商把賬期延長了三四個月,幫我們大大節約了資金成本。”

“18條”中,多項措施旨在幫助個體工商戶降低成本。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真金白銀的措施,讓個體工商戶“元氣滿滿”。

“這真是雪中送炭!”近日,在宿遷市民豐農商行營業部,獲得15萬元“富民創業貸”的黃女士感慨。黃女士從事宿遷市四大景區線上直播銷售服務,因經營時間不長,經常遇到墊資的情況,受資金限制,想擴大經營的願望始終難以實現。“我也曾去過多家銀行申請貸款,但得到的回復均是條件不足。偶然聽朋友介紹銀行有個‘富民創業貸’,專門支持個人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黃女士說,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2天就審批通過。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個體工商戶發展的痛點。今年以來,宿遷市依托人社、工商、稅務等部門大數據信息平台,獲取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信息,共享實體注冊登記信息,通過數據篩查和共享比對,採取電話聯系、上門走訪等方式,主動提供貸款融資服務。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僅宿遷市就發放個體工商戶富民創業貸款7820筆,共計12.13億元,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讓個體工商戶獲得感滿滿。7月12日,記者來到南京市雨花台區証大喜馬拉雅廣場的“柚谷谷”面包店,寬敞明亮的面包店裡,不少顧客正在購物。“‘18條’中的社保補貼政策給我們帶來了真金白銀,我們每個月可以享受到4000元左右的社保補貼。”面包店老板張康說,近來消費加速回暖,各部門支持政策多,發展信心被點燃。

日前,徐州市市場監管局在檢查中發現,徐州市銅山區韻捷酒店在用的11台電梯即將到定期檢驗周期,卻仍未及時報檢。原來,作為個體工商戶的韻捷酒店經營情況不佳,企業盈利下降,流動資金不足,因此對電梯等設備的檢驗、維保意願不強。對此,相關部門按規定減半收取電梯定期檢驗費用5142.5元。“18條”提出,減半收取部分檢驗檢測費用。今年上半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為2390戶個體工商戶減免檢驗檢測費用234.46萬元。

營造良好生態,

讓個體工商戶“走得更遠”

7月11日,梅先生來到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行政審批局,申請辦理“武進區湖塘峰林旋轉小火鍋店”個體工商戶經營者變更事項。以往此類的“轉讓”需要以“注銷+新開”模式完成証照經營者變更,食品經營許可新辦需要重新進行現場勘查,且注銷和新開中間存在“真空期”,影響正常經營。

“沒想到,現在個體工商戶可以直接變更經營者,太方便了。”梅先生說。在窗口人員的細心指導下,他提交了申請材料。由於受讓后實際食品經營場所並未發生變化,經梅先生現場承諾,可免於現場勘驗,經聯辦聯審,他當場領取了變更后的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証。

此前,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轉讓店鋪、轉讓經營權的,不僅辦理環節多、時間長,而且一些店鋪的獨特字號和良好商譽也將隨注銷而消失,不利於打造“百年小店”。“18條”中明確,便利個體工商戶准入,個體工商戶直接變更經營者,允許延續原成立時間、字號。今年以來,江蘇優化審批服務,為2.3萬戶個體工商戶辦理了經營者變更登記。

曹女士是昆山陸家鎮有名的縫紉好手,曾經“流動作業”的她,最近搬進了社區免費提供的集中服務用房,和另一名伙伴一起,拿到了營業執照,成為了個體工商戶中的一員。

受多重因素影響,街頭巷尾從事“小修小補”的師傅們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不能辦理營業執照,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居民家裡的小物件壞了沒地方修……蘇州推出了個體工商戶社區集中登記的相關政策,通過釋放更多集中登記場所,幫助“小修補”從業者取得了“集體戶口”。截至目前,蘇州全市已設置38個集中登記點,有效緩解了個體工商戶“登記地址”難的問題。今年1—6月,蘇州個體工商戶新登記10.2萬戶,同比增長20.75%,其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個體戶新設9693戶,同比增長47.31%。

為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經濟健康發展,近日,蘇州市吳江區在全省率先創新設立個體工商戶服務中心。“以前,個體工商戶有問題也不知找誰咨詢,比如餐飲經營者經常遇到的煤氣罐以及壓力容器方面的問題,如果上網搜索,信息魚龍混雜,到服務中心,他們可以很快尋求到權威的解答,也確保了安全。”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處處長劉爭介紹,設立服務中心,目的就是為轄區內個體工商戶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受理個體工商戶反映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方便快捷的解決方法。

省市場監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省在冊個體工商戶1007.2萬戶,佔全省市場經營主體總量1445.7萬戶的69.7%,江蘇個體工商戶總量位居全國第一。上半年,個體工商戶恢復快速增長,江蘇新登記個體工商戶61.7萬戶,佔新設市場經營主體總量的65.9%,同比增長10.0%﹔部分新興和傳統服務業增速強勁,上半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住宿和餐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個體工商戶新設數量與2022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9.5%、49.9%、22.9%、13.5%。

支持扶優做強,

讓個體工商戶“展翅高飛”

不久前,在漣水縣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窗口,漣水張銀運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開心地領到了一張新營業執照,這也是江蘇首張直接變更登記的“個轉企”營業執照。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按照新的業務流程快速辦理,讓張銀運輸有限公司無縫銜接,從個體工商戶狀態直接進入企業模式運營。“無須先注銷再新辦,直接變更為企業,原統一信用代碼、注冊日期、經營范圍等工商信息全都保留下來了!”公司法定代表人說。

“個轉企”有利於經營主體拓展市場和發展空間,是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通過直接變更登記發放“個轉企”營業執照,突破傳統的“一銷一立”登記模式,讓個體工商戶原有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保持不變,並將“個轉企”后的原個體工商戶檔案合並保管,使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下所有登記檔案實現歸集延續,開業時間、相關許可証等也都可以順利延續銜接使用,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更加省心省力。

支持“個轉企”,各地亮點頻現。以常州市為例,常州對全市個體工商戶在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升級為法人企業的,給予“個轉企”財政獎勵,單個企業年度最高獎勵5萬元,政策於2023年正式執行。今年上半年,常州共有120余家個體工商戶完成“個轉企”登記。

個體工商戶量大面廣,情況復雜,利益訴求也多元化。個體工商戶中既有小本經營、養家糊口的“小商戶”,也有頗具規模、實力較強的“大個體”。如何實施精准幫扶?

近日,省市場監管局推出創新舉措,在11個縣(市、區)首批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准幫扶試點工作。“試點地區將按照統一標准,將個體工商戶分為‘生存型’‘成長型’和‘發展型’,分別採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省市場監管局登記指導處副處長李青鵬表示,結合各地實際,在分型基礎上加大對“名特優新”四類個體工商戶的選拔和培育力度,推動完善各項支持政策。以分型提供差異化幫扶,不斷提升個體工商戶的穩定經營能力,提高總體生存周期、活躍度和發展質量。

採訪中,部分個體工商戶也向記者細訴發展中的“不滿足”。“我們面包店開在商場裡,10點鐘才能營業。” 張康說,“面包店不遠處就是雨花軟件谷,裡面年輕白領多,面包也是他們比較喜歡的早餐類型之一,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提供早餐售賣點,哪怕隻有幾平方米,讓我們能夠早上售賣一兩個小時,攤薄成本、增加收入。”

王懷震在徐州邳州開超市,如今已經發展到有8家連鎖店,吸納就業200余人。“有的個體工商戶實力還是不錯的,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個體工商戶在企業和政府的採購平台上還沒有一席之地。”王懷震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在採購方面出台一些政策支持個體工商戶,讓“小門店”也能有大作為。(許海燕 徐夢超)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