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徐州銅山區:產村融合 文明風勁

楊維瓊
2023年07月23日08:04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夏黑先上市,接著是陽光玫瑰,國慶節后還能賣上最后一茬,加上游船等項目,今年估計能有200萬元毛收入。”7月中旬,劉暢的葡萄園開始進入今年的採摘季,一連多日他都住在葡萄園旁邊的簡易房裡。

劉暢是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萬千返鄉創業者中的一員。7年前,一直在市區打工的他回到家鄉柳泉鎮北村村承包下80多畝土地種植葡萄,帶動了全村200多人就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銅山區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在注重產業發展、用好數字賦能的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鄉村社會治理,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

劉暢在葡萄園裡修穗。人民網 楊維瓊攝

產村融合

談起劉暢承包的葡萄園,北村村黨委書記劉廣鐸還想起來一個小細節。2014年,村兩委到山東菏澤參觀牡丹園,回來就拿出流轉的100畝土地准備做葡萄園和牡丹園。“但是一開始沒有人願意承包,直到2016年跟劉暢簽了合同。”劉廣鐸說。

“我跟書記是一拍即合。”劉暢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村人,他18歲外出打工,決定回鄉包地種葡萄后,他還特地參加了葡萄種植的培訓。如今,除了葡萄園,他還購買了游船,等到了晚上他又變身網絡主播,銷售當地水產和雜糧,每年光直播就有近50萬元的銷售額。農忙時,村民們來他的葡萄園打零工,一天也能有約200元收入。

北村村位於微山湖畔,三面青山一面碧湖。2014年以來,該村“把鄉村當景點建設”,先后建設了水寨、沙灘、游船、漁家樂等項目,去年又追加投資建起月季園、梅花谷、蜜桃園、百果園、觀景台。“以前外出的村民絕大多數都回來了,全村300多戶1000多人從事旅游相關行業。”劉廣鐸說,目前村裡有11戶村民發展農家樂,5戶做民宿,40多戶買了游船,另外若干戶從事小商品售賣,每年旅游收入近8000萬元。

在銅山,各項穩崗紓困、創業扶持政策得到落實,每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的培育對象就達2500人以上﹔當地還注重發揮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作用,吸納農民群眾參與。其中,農文旅結合的卡爾斯草莓園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能年吸納游客量200萬人次,可帶動就業1000多個崗位﹔2022年引進的江蘇中研益農項目建成后可年繁育100多個新品種、實驗示范2000多個番茄新材料組合,將彌補該區蔬菜種苗研發短板,延長蔬菜生產產業鏈。

徐州市副市長、銅山區委書記龔維芳說,銅山區地理位置呈“C”型圍繞主城區,要緊抓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戰略機遇,加速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以城郊型都市現代農業為主體的鄉村產業體系。

目前,銅山區已逐步形成設施茄果類蔬菜、特色大蒜等10個超10億元產業集群,培育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0家,組建糧食、優質果品、休閑觀光3類家庭農場聯盟,全區80%以上的農戶逐步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生產鏈條中,2022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635元。

大許鎮數字電商產業園直播基地。人民網 楊維瓊攝

數字賦能

6月25日晚,重慶的李女士刷抖音時看到一家賣貓砂的直播忍不住點了進去,最后下單了好幾個不同種類的貓砂。“他們家貓砂種類多,還有荔枝味、薰衣草味等小眾口味,價格也不貴。”她說。

李女士通過直播下的單,隨即轉到了位於銅山區大許鎮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廠家——江蘇正浩寵物用品有限公司的系統上。看到新訂單,公司客服徐曉寅先通過聊天窗口給李女士發送了訂單詳情,待確認后又迅速把訂單轉發給運營人員。此時,在直播間后方的工廠裡,分揀工李阿姨開始分揀、包裝、核對貼碼,10分鐘后,李女士訂購的貓砂打包完畢,隻待第二天一早快遞員上門取件發貨。

“‘直播電商+供應鏈平台+倉儲物流+培訓實訓基地+眾創空間’一體化,是我們探索電商生態體系發展的新模式。”大許鎮數字經濟產業園黨支部書記袁強介紹,這是徐州市第一個數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直播主題產業園,現已建成直播間58個,培育直播活躍個人1000人。

“我們還依托中國郵政、供銷社及徐州電商協會等供應鏈體系,整合了上千個品類。”袁強說,搭建電商直播技能提升平台、農產品展銷平台、交流合作平台,結合線下場館增強體驗效果,產業園正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引導當地新農人創新創業。

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銅山區已經建設了1個智慧農業園區、3個數字農場(牧場、漁場),創建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1個、市級2個,形成了房村樂器配件、茅村多肉植物、大許蜂蜜制品、三堡板材家具、棠張蠶絲制品等10個規模電商專業鎮。

銅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建中表示,下一步,還將積極對接“蘇農雲”和“蘇鄉雲”數字化平台,依托農村各類服務站點,構建“互聯網+農村綜合服務網絡”,加快信息服務延伸到村、精准到戶。

潘樓村“十星級文明戶”公示欄。人民網 楊維瓊攝

文明風勁

6月29日早上8點多,潘樓村郭大爺就打著傘來到村口的顯示屏前,等著看村裡“七一”表彰大會的直播。原來,他家獲評了2022年度村裡“十星級文明戶”,兒子即將上台接受表彰。

“十星級文明戶”評比,是潘樓村鄉風文明建設的關鍵一招。張衍剛還記得1997年他剛當選潘樓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集體負債累累,村裡還經常出現打架罵街的情況。后來,村兩委下決心改變現狀,對衛生、誠信、公益、敬老等10個方面開展評比活動,如果某個方面沒有評上,就以圓圈代替﹔如果都評上了,就給這戶的大門挂上“十星級文明戶”的牌子。

如今,潘樓村黨群服務中心對面,一面50米長的文化牆上,不僅有村務信息、村規民約,還有他們堅持了25年的“十星級文明戶”評比公示欄。“七一”建黨節前,村裡剛貼上了2022年度“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結果,全村有500多戶上榜。

“第一年評比隻有4戶評上,一些人不以為然。”村裡71歲的老黨員周脈營說,隨著時間推移,大家對“十星級文明戶”的認同感越來越強,“看著別人家戴大紅花站在台上領獎,門口挂著亮閃閃的光榮牌,不少人都暗自在心裡較勁,下一年一定要拿到十顆星”。在當地,這項榮譽甚至成為不少人家嫁娶的參考標准之一。

鄉風文明,久久為功,如今的潘樓村處處新氣象。泥土路變柏油路,住房變成小別墅,村裡還安裝了數字可視化平台。“200多個攝像頭,對村裡的文明發展和安全治理都加了一道保險。”潘樓村黨總支副書記吳遠遠還記起一件事:去年6月的一天,她下班后騎車回家,路上忽然下起大雨,經過一片麥田時看到很多人在冒雨搶收麥子,“一問才知道,除了戶主,其他都是自動來幫忙的鄉親”。

近年來,銅山區統籌推進文明創建、文明實踐和文明培育,創成了北村村和潘樓村兩個“全國文明村”。銅山區文明辦副主任鐘永莉介紹,當地還將新建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2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同時繼續深入開展“銅山模范”“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力爭區級以上文明村佔比超過65%。

(責編:黃竹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