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在即 “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駛來

2023年07月31日07:36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滬寧沿江高鐵頻頻傳來好消息!近日,隨著綜合檢測列車完成拉通試驗,各項測試數據表明軌道、供電、接觸網等多個系統符合標准,測試指標得到充分驗証,標志著滬寧沿江高鐵聯調聯試取得重要進展。此前,滬寧沿江高鐵在前期逐級提速聯調聯試的基礎上進行最高測試速度等級提速試驗,試驗列車順利跑出385公裡每小時的試驗目標速度值。

根據計劃,滬寧沿江高鐵8月轉入運行試驗階段,經驗收合格並通過安全評估后,9月具備開通運營條件。滬寧沿江高鐵的建成運營將成為“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的裡程碑。

客流旺盛,滬寧線迎來“超強輔助”

“京滬線高鐵太火爆了,車票真難買。”“感覺搶個京滬線高鐵票,比搶演唱會門票還緊張。”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都表示,節假日,京滬高鐵票“一票難求”。

南京大學學生潘玉琪告訴記者,7月初,她和同伴組團去北京走訪學習的時候,十幾個人蹲著點等開票的那一刻搶票,結果團隊內沒人搶到票,隻能慢慢等候補車票,有的同學隻能改乘飛機前往北京。

目前,南京至上海間高鐵出行主要靠京滬高速鐵路和滬寧城際鐵路。兩條線在滬寧間貫穿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等6個城市,沿線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商旅客流需求充分。

《江蘇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旅客出行需求持續攀升,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不斷增強,預計到2035年,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速約3.0%。鐵路、民航、小汽車出行佔比持續提升。揚子江城市群內部中短途城際出行呈現頻次高、類型多等特點,南京、蘇錫常、徐州三大都市圈通勤出行及南北跨江出行需求顯著增長。

數據是最直觀的體現,2022全年京滬高鐵本線列車運送旅客1722.6萬人次。2023年1月,京滬高鐵全線列車累計開行數量超過1.4萬列,累計運送旅客超過1200萬人次,已接近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京滬高鐵曾每天發送列車多達568列,最短發車間隔隻有4分鐘,逼近京滬高鐵最小列車追蹤間隔3分鐘的設計。

今年以來,伴隨著經濟復蘇,旅客出行需求迅速恢復,對高鐵客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今年上半年,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逾3.7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超200萬人次。

作為滬寧通道的第二條城際鐵路,滬寧沿江高鐵將承擔沿線與滬寧間的城際客流,有效疏通調解現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運力飽和的困難,滿足持續增長的旅客出行需求。“滬寧沿江高鐵的開通,能夠更好地實現各個交通方式的合理分工,這是規模效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在規律。”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院長曾剛說。

此外,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后,沿線金壇、武進、江陰等地將打破不通高速鐵路的歷史,還將加強長三角各城市群的連接,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作’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詞。通過這條高鐵,長期制約江蘇省長江沿岸這些城市發展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瓶頸能得到很大的緩解。”曾剛認為,該線路有利於推動沿線產業、科技、人文資源等合作,生態保護和生態服務建設也能通過合作有更多的實現方式。

一根“項鏈”,串成蘇南發展“快車道”

自古以來,交通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引領作用。

滬寧沿江高鐵正線全長278.53公裡,該線路起自南京南站,經南京市、鎮江市、常州市、無錫市、蘇州市,至太倉站,通過滬蘇通鐵路接入上海鐵路樞紐。全線共設南京南、句容、金壇、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8個車站,串起了4個全國十強縣,將大大加強蘇南強縣與國內中心城市的聯系,為沿線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成為鑲嵌在蘇南大地上一條璀璨的“珍珠項鏈”,進一步推進句容、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等全國百強縣融入“滬寧1小時高鐵圈”,對完善區域快速鐵路網、促進蘇南沿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途經的8個車站中,句容、金壇、武進、江陰為新建車站,高鐵通車后,該4地也將告別不通高速鐵路的歷史。

“句容站站房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蓋為鋼網架結構,屋面採用三層疊級設計。站房內外裝設計深度融合了茅山、秦淮河、寶華玉蘭、福字等眾多句容當地文化特色,豐富了空間細節,傳承句容地域文化,成為高鐵沿線的又一標志性建筑物。”中鐵二十四局滬寧沿江高鐵句容站站房項目經理邱福祥說。

滬寧沿江高鐵試驗列車以385公裡每小時的試驗目標速度值通過句容站時,中鐵二十四局滬寧沿江高鐵一分部項目黨支部書記蔣曉峰非常激動,“9月通車后,從句容站出發,14分鐘即可到達南京南站,句容將深度融入‘滬寧1小時高鐵圈’。現在,距離通車之日越來越近,我們和沿線群眾一樣滿懷期待!”

在2023中國縣域GDP百強榜單上,江陰市位列第二,長期以來與昆山、張家港、常熟並稱“蘇南四小龍”,但卻是“四小龍”裡唯一不通高鐵的城市。滬寧沿江高鐵的開通將結束江陰無鐵路客運站的歷史,帶領江陰一舉進入高鐵時代。

“江陰站建筑面積達4.2萬平方米,是滬寧沿江高鐵沿線面積最大的新建站房,建成后的江陰站將實現高鐵、城市軌道、公路客運、公交、出租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和‘零距離’換乘。”中鐵建工江陰站項目總工周科華說,在最近的高鐵規劃中,江陰還將躍升為高鐵樞紐城市,未來南北走向的鹽泰錫常宜鐵路將接入江陰,與東西走向的滬寧沿江高鐵在此交會,江陰將成為長江邊新的“十字路口”。

滬寧沿江高鐵將讓沿線城市享受到高鐵時代帶來的新機會,促進人口和產業集聚,推動產業鏈發展,創造市場需求。“高鐵與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質量是非常好的相互促進關系。相信這條高鐵通車后,沿線城市對人口和投資的吸引力會增加,企業落地發展,又能反過來支撐高鐵提高效益。”曾剛說。

“滬寧沿江高鐵能夠更好提升城市能級,使許多投資、創業、發展的人才,更多選擇來到常州金壇。”北電愛思特(江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書記傅東翔對滬寧沿江高鐵的開通表示非常期待,“交通便利帶動客流和業務交流,能提升房產價值,為企業的地域增值,也便於地方企業向外投資。”

長江不僅僅是運輸上的黃金水道,更是資源上的黃金寶庫。“滬寧沿江高鐵能讓長江水資源、景觀資源、生態資源發揮更大價值,並發揮對外部的輻射帶動作用。”曾剛指出,句容位於南京都市圈核心區,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有良好的載體承接南京制造業產業鏈的外溢資源。近三年來,隨著寧句城際軌道交通的開通和滬寧沿江高鐵的即將運行,句容“融入南京”的步伐得到進一步加快。在健康產業方面,句容擁有南京周邊乃至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最高端的康緣頤養中心,也正在打造腦卒中全國康復中心。今后句容可進一步借助長江水資源等多重優勢,加強與其他城市的聯系,推動相關健康產業的資源整合,形成優勢互補發展格局。

高鐵加密,“軌道上的江蘇”呼嘯而來

滬寧沿江高鐵是形成以南京為核心的“七縱六橫,一核九向”綜合運輸通道布局中的重要一橫,將有力支撐“123出行交通圈”(1小時都市圈通勤、2小時暢行江蘇、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建設,助力江蘇省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低碳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

“對於滬寧沿江高鐵未來的發展,需要考慮多種交通方式的銜接和融通,以及通車以后要做好規劃,在各地有特色地引進產業和人才資源。”曾剛表示,滬寧沿江高鐵是長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骨干線路,與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共同構成長三角地區向西輻射的高鐵大動脈,將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在未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線路分布如何與區域發展戰略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何建設聯動互補的交通運輸體系,仍是未完的答卷。

鐵路是綜合交通建設的主戰場。“十三五”時期江蘇省新增高速鐵路1356公裡,目前全省高速鐵路裡程2218公裡,由“十二五”末全國第14位躍升至全國前列,12個設區市通高鐵,縣(市)覆蓋率65%,“軌道上的江蘇”高鐵主骨架基本形成。

加快構建現代化鐵路基礎設施體系,需要鐵路建設展示更大作為。近年來,我省鐵路建設持續保持加速奔跑的態勢,鐵路建設項目投資逐年遞增,鄭徐高鐵、徐鹽高鐵、連徐高鐵等11條鐵路投入運營,打通了沿海、陸橋及中軸高鐵通道,實現了全省干線鐵路成環成網,貫通蘇北、蘇中、蘇南的鹽泰錫常宜鐵路、緊密連接了泰州市和常州市的常泰鐵路正在按計劃推進前期工作。

目前江蘇到全球經貿往來最密切的20個國家已實現一日聯通﹔全國36個主要城市已提前實現半日通達﹔省內設區市之間相互聯通一共有78對路徑路線,其中68對已實現2小時通達,未來寧淮鐵路、滬渝蓉沿江高鐵等建成后,將全面實現2小時暢行江蘇全省、各設區市1.5小時抵達南京的目標。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吳永宏表示,對照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和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下一步將全面加快滬渝蓉沿江高鐵(北沿江)、寧淮城際、通蘇嘉甬鐵路等在建項目進度,早日建成“軌道上的江蘇”。(梅劍飛 許願 吳雨航)

(責編:李靜曄、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