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京:“真”字當頭一體推進 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王丹丹
2023年08月01日07:12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距離報名截止時間隻有1個小時了,公司有個員工的証書考試一直沒報上。”7月10日,江蘇南京市12345“親清·一企來”熱線企業服務專區接到一條求助,市人社局咨詢服務中心信息編輯科科長趙贏了解后,同步聯系相關科室,“從求助電話轉來,到企業員工成功報名,隻用了13分鐘。”

暢通民意渠道,走好黨的群眾路線﹔開展理論學習,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監督檢視整改,探索建立長效機制……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京深化“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第一批113家參加單位共確定969個調研選題,開展調研4658場次,梳理問題956個,堅持以真查實改的實際行動持續提升百姓獲得感。

4月13日,南京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會議明確,主題教育不劃階段、不分環節,各項重點措施要突出一個“真”字,做到融合貫通、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要下真功夫、硬功夫,調研要聽真話、察實情,檢視要突出真問題,整改要真解決問題”。

六合區農民在零差率農藥配供網點購買農藥。人民網 王丹丹攝

六合區農民在零差率農藥配供網點購買農藥。人民網 王丹丹攝

以學促干,解決急難愁盼

一大早,六合區新集鎮德仕零差率農藥配供網點負責人張德仕騎著車,帶著配好的農藥,送往種植大戶的承包田。“農藥到了哦,都是專櫃貨!”張德仕提到的“專櫃”,是南京市供銷社零差率農藥統一配供專櫃,專櫃針對農戶基本用藥需求,對193個農藥品種進行公開招標,以成本價賣給農戶。

“現在買農藥省心多了,價格實惠,用藥方便,還不用擔心質量問題。”種植大戶楊春雨看著送上門的農藥說,“有了專櫃,更有保障,服務也升級了,今年我還參加了好幾場網點組織的農技培訓。”

在南京市供銷集團為農服務公司信息化管理平台上,1個市級配供中心、5個區級配供站、155個基層配供網點清晰可見,全市涉農區域零差率農藥統一配供服務信息一覽無余。目前,南京市零差率農藥統一配供涉農街鎮網點覆蓋率達95%,累計銷售額達6000余萬元,其中高效低毒農藥品種佔比達到97%,有效降低農民用藥成本約30%。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針對調研走訪中收集的農民生產生活各類現實需求,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研究解決辦法。”南京市供銷社改革發展處處長任勇進介紹,“新近調研中發現,在零差率農藥推廣中區級配供站因農藥市場價波動存在風險,目前我們已和人保公司對接創新探索保險機制。”

以學促干是落實主題教育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主題教育期間,南京市供銷社結合黨建工作,在幫扶鄉村建設中調研解決農村發展急難愁盼問題。

走進冶山街道東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暑托班的孩子們正在空調房裡學習。暑假前夕,南京市供銷社在走訪中了解到社區用電難題,南京市供銷集團“紅心農”黨建聯盟多方籌措資金,僅用一個月時間就落地了屋頂光伏電站項目。

“目前該項目基本實現社區用電平衡,一年能節約電費近2萬元,多余的電還可以並入國家電網產生收益。”東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耿曉鳳說,轄區內“一老一小”人口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使用率高,用電需求大,光伏電站項目解決了長期用電問題。

以學促干,學為先導。南京市第一批主題教育參加單位領導班子已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1263次,舉辦讀書班443個,第一批113家參加單位共確定969個調研選題,開展調研4658場次。

南京市民在醫院刷臉進行醫保移動支付。人民網 王丹丹攝

南京市民在醫院刷臉進行醫保移動支付。人民網 王丹丹攝

傾聽民聲,走好群眾路線

就醫環節反復排隊耗時費力,醫保服務熱線接通率低,基層醫保信息化手段不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京市醫保局針對群眾反映的三甲醫院看病就醫難題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以學促干、攻堅克難”行動方案,先后6次邀請南京10余家三甲醫院座談調研,最終,醫保‘智捷付’平台順利上線試運行。

“我今天什麼都沒帶,刷個臉就把病看了,看病越來越方便了!”7月20日下午,在南京明基醫院耳鼻喉科診室,醫生初診后開了藥單,57歲的市民羅秀梅直接在診室機器刷臉進行醫保移動支付,避免了來回奔波繳費。

“南京醫保‘智捷付’平台創新醫保支付結算模式,優化醫保結算流程,實現將‘窗口排隊付’升級為‘掌上隨時付’,還創新實踐‘先診療后付費、住院免押金’的就醫服務新模式,改‘先交錢’為‘先看病’。”南京市醫保局局長刁仁昌介紹,目前全市共有22家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作為試點進行系統對接改造,其中8家已正式上線運行。截至7月20日,依托平台共完成移動支付醫保結算19023筆。

針對市民反映的醫保服務熱線12393“難打通”,訴求得不到及時解決的問題,南京市醫保局通過與“12345”銜接、制度會商、知識庫共享等措施,將熱線人工接通率提升至85%,服務滿意度達99%。

此外,為在主題教育中暢通訴求反映渠道,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南京市依托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聽語+”平台等,聯合開展網民建議征集和調研活動。

“我們邀請市民網友、網絡人士、專家學者等參與建言獻策,累計收到有效建議5000余條,把互聯網作為主題教育中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的重要渠道。”南京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潘濤介紹,南京專門制定任務分工方案,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主動和參與建言獻策的市民網友代表面對面,進行深入交流,把群眾意見建議的研究辦理落實到具體職能部門,推動“金點子”結出“金果子”。

近段時間以來,南京市暢通民意表達和反饋渠道,積極探索開展“民呼我為”“接訴即辦”等工作,深化“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著力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

南京市12345“親清·一企來”熱線企業服務專區。人民網 王丹丹攝

南京市12345“親清·一企來”熱線企業服務專區。人民網 王丹丹攝

檢視整改,探索長效機制

在南京市12345熱線中心,有一塊12345“親清·一企來”熱線企業服務專區。這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京市政務辦為全市企業提供專家專員、受理辦理、線上線下一體化集成式服務專區。

“企業涉及人社的工單較多,政策專業性較強,一些咨詢類訴求,形成工單派發會影響答復及時性。”趙贏介紹,“我們是第一家入駐專區的部門,有4位工作人員在現場辦公。成立專區后,咨詢類問題直接現場解答,涉及多部門協調的復雜問題,也會第一時間轉到工作群同步解決,減少了工單多次轉派的流程。”

目前,在“親清·一企來”熱線企業服務專區已有南京市人社局、醫保局、稅務局、市場監管局4家單位12名工作人員入駐辦公。南京市政務辦政務熱線管理處副處長曹陽介紹,上半年,“親清·一企來”熱線共受理涉企訴求6.5萬件,部門專區在線轉接解答訴求2786件,快速處置辦理涉企訴求1063件,綜合滿意率達100%。

針對該熱線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南京市政務辦組織開展12345熱線開放日活動,邀請19家市級部門和8家水電氣訊企業負責人近距離體驗熱線工作。曹陽介紹,活動中設置了讓部門負責人旁聽電話和回訪該部門辦理的工單的環節,“真實面對群眾的評價,讓不少部門印象深刻,也提高了他們對工單辦理的重視程度。”

作為扎實推進主題教育、對照問題清單開展“立查立改”的一項重要舉措,南京市委宣傳部開展12345工單“回頭看”工作,邀請相關市民進行座談交流,分析訴求成因、研究解決方案,對已辦結但網友評價為不滿意的12345工單進行再梳理再排查,發揚“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進行整改整治。

群眾滿意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准。南京市不斷深化“先解決問題再說”工作機制,真查實改解難題。截至目前,該市第一批參加單位已梳理問題956個,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以實際行動促發展、惠民生。

(責編:李靜曄、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