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蘇州相城高新區:以“智”提“質” 校地合作共筑產業科創高地

2023年08月07日18:4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大樓效果圖。相高新供圖

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大樓效果圖。相高新供圖

2023年4月,魏橋(蘇州)輕量化研究院開業﹔7月,華為天工實驗室在蘇州相城高新區揭牌……隨著新一批研究院所落地,蘇州相城高新區(元和街道)以“智”提“質”,通過推動科教資源與產業變革深度融合,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提升城市創新能級。

“高新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前沿陣地。”相城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元和街道書記朱建榮表示,當前,該區正通過不斷推進校地、園企合作,以新技術孵化新產業,以新模式引領新發展,讓高校院所成為相城高新區最活躍的創新動能。

打通“產學研用”鏈條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度”

“和傳統電動輪椅不同,我們的智能康復助行車可以通過內置意圖感知算法,判斷用戶想法,自行判斷上下坡或轉向,並及時提供動力、阻力和輔助,真正做到車隨人動,操作自如。”蘇州海熙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治國一邊演示公司新研發的智能康復助行車,一邊介紹道。

這是自2022年8月,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產學研合作簽約儀式在相城高新區舉行后,相城高新區與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開展校地合作,協同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的生動案例。“我們通過打造‘研究所+公司’的技術服務和產業集群模式,讓實驗室的科技創新成果從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永輝說,截至目前,該院已培育成立7家研究所及1家研究中心,並積極推動注冊科技成果轉化公司6家,海熙智能醫療正是其中之一。

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以及相城科技領軍人才項目支持,海熙智能醫療不僅在智能康復助行車取得進展,針對哮喘、慢肺阻患者研發的哮喘智能輔助給藥技術也已實現新突破。“第一代樣機有望年內出爐,這項技術也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海熙智能醫療創始人張治國說。

相城高新區相城高新區科技人才局局長、元和街道黨工委委員吳雪華說,作為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的承載地,他們通過支持研究院不斷健全產學研協同攻關機制,構建多元集合的創新生態,從而實現河海大學科研優勢與蘇州的產業環境優勢疊加、雙向賦能。

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平康路實驗基地。相高新供圖

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平康路實驗基地。相高新供圖

校地“雙向奔赴” 按下創新生態構建“加速鍵”

若非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蘇州城北陽澄湖因出產大閘蟹而揚名。近年來,陽澄湖從“養殖湖”整治為“生態湖”,如何治理陽澄湖水,成了相城的環保重點之一。

“在治理陽澄湖中,依托研究院平台,我們也為陽澄湖定向培養小球藻,有效解決了陽澄湖1號水產加工養殖廢水資源化利用難題。”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永輝說。

除了項目支持,2022年4月,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載體啟動建設,得知幾個核心團隊缺乏試驗場地時,相城高新還專門將位於平康路7號的廠房改造成“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平康路實驗基地”,並在一個多月內,完成設計、整修、改造建設的整個流程,讓團隊設備及時入駐﹔此外,相城高新區還高標准建設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為研究院的人才團隊提供優質房源﹔發布相城高新區科技領軍人才計劃,為研究院人才創新創業提供研發辦公用房、子女入學等政策扶持……

地方的支持,加快了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的發展步伐。自2022年與蘇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已先后獲評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成功申請專利13項,並與19家企事業單位簽署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7家高科技企業共建聯合研發中心,15家工程行業相關單位共建壩道工程醫院蘇州分院。

此外,通過創新高效靈活的專碩培養模式,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也形成人才培養與科技成果轉化融通發展的新機制,在蘇州地區已建設河海大學研究生實踐基地33個,累計培養研究生350人次。“相城的青年人才政策十分貼心,為年輕人創造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如果可以,我希望在元和定居發展,更深刻地感受這座江南水鄉的獨特魅力。”即將畢業的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研究生金陸雅說。(管樂)

(責編:張瀚天、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