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不打烊” 青春+非遺點亮江蘇之夜

穹廬月光絹柔,坊間燈火星明,告別忙碌的白晝,“夜生活”拉開帷幕。讀一本好書,赴一場青春之約﹔聽一曲民謠,與傳統文化同頻共振……今年入夏以來,江蘇各地依托基層宣傳文化陣地,積極開展夜間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探索新模式、尋求再創新,推動文明實踐在城鄉基層更“活”更“熱”。
暑期返鄉大學生做閱讀分享。人民網 張瀚天攝
青春力量引領
“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信仰的力量》,從中能夠探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基因,破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密碼……”8月13日晚,一場以“歸雁領航 閱讀‘悅’美”為主題的夜讀沙龍在無錫市錫山區映月鐘書房舉行,“文明閱讀領航員”、南京郵電大學學生孫佳婕作為返鄉大學生代表現場分享了讀書心得。
東北大學學生尤天宇是土生土長的錫山人,也是“歸雁”之一。“我喜歡讀書,這次有機會陪伴小朋友一起閱讀,非常有意義。”尤天宇期待通過自己的分享,能讓孩子們發自內心地喜歡上書本,並對未來的學習生活有所啟迪。
以青春力量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是江蘇省縱深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在基層走深走實的創新舉措。無錫市錫山區文明辦專職副主任陶筆蕾介紹,今年夏天,暑期返鄉大學生閱讀推廣活動在錫山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鐘書房、農家書屋全面展開。通過舉辦1場“歸雁領航”閱讀推廣啟動儀式、25場重點閱讀活動、N場閱讀導讀薦讀活動,錫山的返鄉大學生們打造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俱佳的書香文化假期。
在連雲港灌南縣,北陳集鎮的鄉村籃球賽(“村BA”)熱情高漲,田樓鎮青少年舞蹈展演精彩呈現﹔“正青春•青春我來說”主題活動宣講現場,15名大學生志願者用“青音”傳播“黨音”,用奮進展現青春模樣……今夏,灌南依托文明實踐陣地,打造“青年大講堂”等活動品牌,以青春力量開啟群眾文化生活“夜模式”。截至目前,灌南縣已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文化”系列活動百余場,累計參與群眾達5萬余人次,其中中小學生2萬余人次。
愛心夜市,夏夜裡的文明新風扑面而來。在惠山經開區惠南一社區小廣場上,愛心義賣會火熱進行,孩子們向散步市民吆喝售賣閑置書籍和玩具,據了解,本次義賣所得收入將捐贈給公益事業。長樂社區公益集市“專列”前,由青年醫護群體組成的愛心夜門診如期舉行,居民們可以在這裡免費量血壓、進行健康咨詢等。在華府庄園小區,年輕媽媽們跟隨“江蘇省優秀志願者”儲紅芬,一起感受鉤針編織的樂趣。“小集市”匯聚起“大文明”,一個個便民攤點前,由青年群體組成的“公益夜市”將更多愛心傳遞出去,服務群眾零距離。
“桃花塢木版年畫”非遺夜課堂。人民網 張瀚天攝
“非遺”同頻奏鳴
8月12日晚7點,蘇州市姑蘇區平江路上,燈火如晝,游人如織。作為蘇州夜間最火熱的街區,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之中,上演著傳統和時尚的協奏曲。
“用手腕的力量,順時針打圈,均勻刷上去。”平江路大儒巷38號內燈火通明,在非遺老師的指導下,一群少年兒童正在體驗“桃花塢木版年畫”制作。刷色、對版、拓印……隨著層層套印,一幅木版年畫“躍然”紙上。
這是“文明姑蘇幸福旅”的“非遺體驗夜”活動中的一幕。人民網了解到,始建於元代的大儒巷38號古建老宅經過修繕提升后,於今年4月重新對外開放,成為姑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服務的“新陣地”。
非遺展示體驗、非遺專題圖書館“鴻儒書房”、評彈、相聲等公益演出……姑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管負責人蔡敏介紹,今年入夏以來,當地結合古城歷史文化資源稟賦,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夜服務模式,打出一張張“非遺牌”,“開展了大約二三百場這樣的活動,共有幾千人次參與”。
火熱的夜晚,熱鬧的商業中心裡,“上元夏之夜”在南京市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廣場上演。主舞台上,秣陵街道鳳凰村村民帶來非遺民俗——章山王馬燈表演。隊員王克飛自豪地說,章山王馬燈是本地流傳了300多年的民間風俗,大伙兒非常樂意作為志願者參加文明實踐活動,把非遺文化傳播得更廣更遠。
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江蘇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蘇北大鼓、淮劇、揚劇等戲曲展演“蘇味”十足,糖畫、木雕、草編等非遺項目精彩紛呈……在鹽城大縱湖鎮,當地舉辦舞龍表演活動,情侶雙龍、荷花龍等一批造型獨特、創意新穎的項目將非遺文化與文明實踐有機融合,展現“舞龍之鄉”的獨特魅力。連雲港東海縣則深入挖掘本地少兒版畫、呂劇小戲、水晶創意等特色文化文藝資源,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納涼夜”活動,讓居民走出家門、走上舞台,享受多姿多彩的“夜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