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大運河看中國丨探尋運河工業遺產保護的“常州樣本”
人民網常州8月22日電 (余樂)大運河常州段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一環,沿線聚集了戚機廠、戚電廠、大明廠、恆源暢廠等一批百年老廠,放眼江蘇甚至全國,工業遺產資源獨一無二。近日,“以河為媒——沿著大運河看中國”網上主題宣傳走進這座“工業明星城市”。來自中央、省屬、地方的20多家媒體記者,實地探尋運河工業遺產保護的“常州樣本”。
“運河兩岸,煙囪林立,廠房如織”,這是常州工業與運河交織的生動寫照。然而,上世紀90年代后,因產業結構調整,一批曾經輝煌的國企走入困境,大量的工業遺產空置、廢置。本世紀初,常州借助重新調整組合城市文化空間之際,著手將工業遺產轉型為文化產業,使其成為展示城市文化風貌的空間。
運河五號創意街區成了常州文化新碼頭。常州市委網信辦提供
位於常州市鐘樓三堡街的運河五號創意街區是首個由工業遺產改造和活態利用的文創園區。走進創意街區的大門,原毛紡織廠的大煙囪和一排排廠房矗立眼前。如今,煙囪裡已不再冒出黑煙,廠房內的機器不再轟轟作響,搖身一變成為創意商店、美術館以及紀念館。漸漸的,一個佔地3.6萬余平方米的“工業遺址公園”初見雛形。
古運河畔的一所老工廠。人民網 余樂攝
運河五號街區摒棄簡單的拆除、推翻,而是對廠區開展保護性修繕。過去的紡織機器被完整保留下來,成為供人參觀的時代印記﹔國營工廠時期工人的工作與生活被逐一陳列,講述屬於那個年代的奮進故事。
常州運河五號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部活動專員黃妍告訴人民網,經過十年的發展壯大,目前街區已吸引近90家文創類工作室和公司入駐,平均每年吸引70多萬名參觀游客,實現了從“古運河畔老工廠”到“常州文化新碼頭”的蛻變。
常州大運河工業遺產展覽館。人民網 余樂攝
坐落於大運河畔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廠區的戚機廠舊址,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廠區內完整保存了從上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的歷史建筑和老設備等工業遺存,是常州近代工業文明發展的見証者。為保護傳承利用好常州大運河工業文化遺產,給城市留下一抹“工業鄉愁”,常州大運河工業遺產展覽館在戚機廠舊址應“運”而生。
展覽館由戚機廠原動力車間改造而成,作為全國首個以“工業遺產”為主題的大運河展示館,它多層次、多元化展現了常州運河沿線豐富的工業遺產,成為大運河常州段工業文化的新地標。
280單缸柴油機。人民網 余樂攝
在展覽館內,原戚機廠工具公司黨支部書記張漢明介紹一台台老設備背后的故事,張漢明指著一台280單缸柴油機說:“1976年,國民經濟發展面臨著鐵路運輸動力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自主研發這台單杠柴油機,為我們后來鐵路事業的提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大運河工業遺產館通過這些無言的實物,向后輩展示幾代中國人民為中國鐵路工業和中國鐵路現代化做出的無私貢獻。”
常州百年工商傳奇。人民網 余樂攝
據了解,包括戚機廠、戚電廠、大明紗廠等百年企業在內,常州共有大運河工業遺產點38處。從2019年起,恆源暢廠、大明紗廠和戚機廠相繼被列為國家工業遺產,向人們展示著近代常州運河兩岸工商業的發展歷程,這片被激活的工業文明,也將讓常州工業的文脈和記憶得以傳承,成為人們觸摸歷史、尋找鄉愁的精神家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