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小區18層高樓外牆突然脫落 一對母子險被砸中

視頻顯示事發時,女子立即抱起孩子
被砸變形的汽車車頂
掉落的牆體
一塊長1米多、寬30多厘米的碩大外牆磚從居民樓18樓脫落砸下,“嘭”地一聲砸在一輛私家車車頂,正准備開車門上車的一對母子距此僅咫尺之遙!幸虧,該女子反應快,迅速抱著孩子奔逃閃避進大樓內,躲過一劫。這是發生在揚州一小區的驚險一幕。9月5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了事故現場。
驚險一幕 幸被“擋”了一下,不然砸下來的力道更大
據了解,驚險一幕發生在揚州明發尚筑小區1幢1單元樓下,該幢樓共23層。記者看到,數十平方米的樓下空地已經設置了圍欄,拉上了警戒繩。偶見進出的居民一溜小跑、護著頭部迅疾通過。小區居民顧先生告訴記者,險情發生在9月2日中午,事發時1單元樓下沒有其他人,隻有這對母子,“當時非常危險,這塊外牆磚是從18樓掉下來的,幸虧被晾衣架擋了一下,要不然砸下來的力道更大。帶孩子准備上車的媽媽反應很快,趕緊摟抱住兒子躲進大樓裡了。就差那麼一點點,就砸到人了。”
還有小區業主說,他們小區外牆磚脫落,已經不是頭一回了。就在去年夏天,有一次刮大風的時候,掉下來的更多。當時有十幾輛汽車被砸壞,萬幸的是,因為風太大,人都沒有出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后果。“我們現在的訴求就是能不能對所有樓房的外牆磚都徹徹底底地檢查,該換的換,該加固的加固,要不然我們從樓下走都是心拎拎的,哪個也說不清楚,什麼時候會有牆磚從頭頂上掉下來。”一位業主說。
有熟悉當事人的業主告訴記者,當事人回憶稱,2日中午帶娃准備開車門時,突然聽到“轟”一聲,她趕緊帶兒子跑進樓棟,后來知道是18層的外牆磚掉了,砸到了下面的晾衣架后,把她的車頂砸凹了,損失不小。
物業說法 去年也發生類似事件,小區“不老不新”讓人惱
明發尚筑小區深藍物業工作人員稱,該事故系樓房外牆磚老舊,風化后脫落。掉下來的外牆磚長1米多,寬30多厘米。險情發生后,物業保安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並向社區、小區所在的經濟開發區以及住建局進行了報告。同時緊急排險,處置沒有完全脫落的磚塊,檢查掉落的外牆磚上下左右是否還有磚塊鬆動等險情。屬地運東派出所民警也趕到現場,進行協調處理。目前施工維修方案正在研究,等最終方案出台后就進行施工。對於業主的車損,物業認為屬於意外,已經在商議如何處置。
“去年8月份我們小區也有過一次外牆磚脫落的情況,比這次嚴重得多。當時的風特別大,掉下來10幾塊,10幾輛車被砸壞。小區6號居民樓屋頂都被大風掀翻了。”該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去年的險情發生后,物業動用公共維修基金,對外牆脫落部位進行了維修,都是清理干淨碎磚部位,先做防水,再刷上真石漆。維修基金是業主購房的時候交的。
記者了解到,明發尚筑小區交付已經12年。“我們現在很苦惱,12年的小區說新不新,說舊不舊。如果是達到了20年時間的老小區,政府會統一改造維修。我們想徹底修好,消除安全隱患,但維修基金根本做不到。”物業負責人稱6日物業會在事發單元一樓頂部加裝遮擋頂棚。住建部門工作人員稱,事發小區為建成十幾年的老小區,已督促物業盡快排查險情。
律師觀點 受害人可向“鄰居”主張賠償,物業應盡責
北京市隆安(揚州)律師事務所高錦嶺律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依據《民法典》第1253條規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挂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証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瓷磚附著於外牆,應視為外牆的組成部分,屬於該幢業主的共有部分。業主是所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作為案涉小區的物業管理公司,對小區共有部分有審慎管理義務、有義務及時排查,發現問題應該提醒業主防范人身財產安全,消除安全隱患。如果物業公司未能盡到管理責任,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作為受害人,其汽車被砸有財產損失,既可以向該幢樓的業主,也可以向物業公司主張侵權賠償責任。如果物業公司不能証明其已盡到了安全管理的義務,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高錦嶺律師表示,該案例中另一個重要問題,外牆面脫落由誰維修?這需要區分情況來看:如果外牆未過質保期,維修費用應由開發商承擔﹔如果過了質保期,出現外牆瓷磚脫落,應當由業主承擔,或者通過啟動公共維修基金來維修。
“需要提醒物業公司的是,物業公司負有日常管理責任,要定期排查小區內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外牆瓷磚有脫落的風險時,要及時提醒業主,比如張貼告示、設置安全警戒線等。物業應及時啟動維修,來保証居民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高錦嶺律師說。(陳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