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樓市新政:購買120平及以上商品住房不再審核購房資格
9月11日,蘇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市委市政府於9月8日印發的《關於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進行解讀,其中針對“促進房地產和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提出,購買120平方米及以上商品住房不再審核購房資格。
此次蘇州出台的30條政策措施,包括提振和促進消費、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房地產和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大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優化服務保障舉措8個方面,共30條。具體措施如下:
提振和促進消費
(一)釋放城鄉消費潛力
財政安排資金支持開展汽車促消費專項活動。
構建“購、影、禮、宴、住、游”婚慶核心產業體系,持續擴大婚慶實體消費。
加強直播電商人才引育,壯大直播電商產業生態,優化直播電商發展環境。
推廣新型零售、數字人民幣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帶動全市消費能級提升。
(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完善充換電服務網絡,推廣共享充電模式。
鼓勵機關公務、公交、出租、郵政、環衛等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優先採購新能源汽車。鼓勵推動新能源車在渣土運輸行業中應用。
(三)豐富文旅體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辦好蘇州文旅消費季百項活動,新增百項非遺消費品牌和新產品,推動元宇宙賦能文旅場景。
鼓勵引進和舉辦大型賽事、演唱會。
發放不低於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文旅體惠民補貼,引導和擴大文旅體休閑消費。
推動電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對舉辦的賽事、龍頭骨干企業、原創產品研發及優秀專業人才等給予相應資金獎勵補助扶持。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制定促進全市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建立健全鼓勵民間投資長效工作機制和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持續強化民間投資項目招引。
(五)大力促進產業投資
通過產業基金模式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具有前瞻性的未來產業提供充足資金來源。
加強產業創新集群和新興服務業細分領域重點項目引育。
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持續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
(六)加強項目要素保障
出台進一步保障服務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3年計劃新開工25個省級重大項目、195個市級重點項目9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16個近三年省重大項目中新投產制造業項目12月底實現投產達效。
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更多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為項目資本金。
促進房地產和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
(七)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優先保障和解決更多剛需住房需求人群,新市民、青年人、新就業人群、常住人口購房與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適用同等政策。
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於購買120平方米及以上商品住房不再進行購房資格審核。
綜合採取購房補貼、房票安置、團購等方式,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落實降低首套房、二套房執行首付比例和首套房、二套房貸款利率,居民個人換購住房個稅優惠,個人首套房“認房不認貸”等政策。
(八)穩定房地產投資
綜合運用優質優價、容積率激勵、鼓勵建設多樣化類型住宅產品等措施,支持房地產企業開發高品質住宅。
商品房項目在健康平穩前提下,根據項目需求可依法按照科學合理的面積劃分原則,申請預售許可。
引導房地產企業由住宅開發為主向城市更新、住房租賃、集中建設、物流倉儲和養老健康等領域延伸。
(九)引導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支持智能建造試點項目申報國家及省優質工程獎,對智能建造試點項目相關實施單位及主要負責人在信用分、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
對經蘇州市及以上認定的首台(套)建造裝備給予獎勵,對於智能建造產業基地、示范項目等予以資金、規劃、用地等方面的支持。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十)推進外貿穩中提質
財政安排資金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爭取訂單、推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等方面予以支持。
廣泛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重點展會,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的展位費和大型展品回運費給予補貼。
鼓勵跨境電商企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支持跨境電商 供應鏈服務企業加速海外倉布局建設。
(十一)更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資
常態化組織開展“走出去”招商活動,推動各地赴境外開展項目洽談和客商邀請。
支持鼓勵跨國公司在蘇州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銷售中心、採購中心、結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各類功能性機構。
支持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規定給予獎勵。
(十二)提高出入境和居留許可便利度
允許外資研發中心邀請的 需要多次臨時入境的外籍人員,向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換發入境有效期不超過1年 停留期不超過180天的多次簽証。
大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十三)攻堅關鍵核心技術
全方位服務保障蘇州實驗室加快建設。
加快組織實施市前沿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30項,積極爭取獲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5項,力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技術。
支持創新聯合體開展全鏈條創新,確保2023年底建設培育創新聯合體100家。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開展算力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單個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十四)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
組織實施蘇州市概念驗証中心建設項目5個以上,安排市撥經費500萬元以上,對新建的概念驗証中心給予最高100萬元建設資助。
持續放大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等平台功能,主動承接國家部委項目資源,加強先進技術創新協同、供需精准對接。
加快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對技術轉移輸出方、吸納方、中介方給予最高50萬元獎補,力爭2023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950億元。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創新力度
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鼓勵上市企業再融資,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再貸款撬動作用,建立完善科技型企業名錄庫,鼓勵銀行機構向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特別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發放利率優惠的中長期貸款。
擴大“蘇科貸”“蘇信貸”等信貸投放規模和覆蓋面,推動完善“科貸通-產業創新集群貸”,遴選形成“創新集群重點支持企業榜單”,為入榜企業提供“科貸通”創新集合信貸。
引導和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支持科技型企業等市場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
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
(十六)加快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推動“省生物醫藥30條”和市“生物醫藥十二條”政策落地落實。
支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研發,對在國內開展,並在本市轉化的一類創新藥、二類改良型新藥,按照臨床試驗!期、II期、III期不同階段,根據實際研發投入一定比例給予最高3000萬元支持。
(十七)推動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家電、家具、建材(家紡)、家裝(設計)、家居銷售等重點領域,加快培育更多家居龍頭企業,打造“專精特新”和“小巨人”家居制造企業,引育總部型家居企業。
鼓勵家居企業推進定制化 集成化融合發展,提供多樣化家居整體解決方案。
(十八)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加快培育壯大海纜及海洋通信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及海工裝備制造業等十大海洋產業,引育一批具備一定產業基礎並有較好發展前景和成長空間的海洋產業特色園區、海洋創新平台、重點海洋企業。
研究設立蘇州市海洋經濟投資基金。
重點聚焦海底探測與傳輸方向支持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2億元的經費支持。
(十九)支持平台經濟和總部經濟發展
支持頭部平台企業、研發型企業等在我市設立研發中心,力爭獲批江蘇省研發型企業20家以上,對首次被認定為江蘇省研發型企業的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
鼓勵支持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推廣應用優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產品服務。
積極發展會展經濟,培育更多優秀會展品牌。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著力引進央企第二總部、優質民營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銷售中心、結算中心等功能性總部,支持現有總部企業通過資本運營、並購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
打造一批高產出樓宇、專業特色樓宇等載體,梳理形成老舊商務樓宇改造項目儲備庫,對符合條件的改造項目按照規定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30%、最高300萬元的支持。
(二十)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聚焦前沿新材料、光子芯片與光器件、元宇宙、氫能、數字金融等未來產業重點領域,突破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未來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主導產業有效銜接、互相促進、協同發展新格局。
遴選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園區、鏈主企業、創新平台、標杆項目、關鍵技術、應用場景,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二十一)保障高質量充分就業
鼓勵市屬企業充分挖掘就業崗位,緩解“就業難”問題。
對招用2023屆及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並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及以上的企業,按照每人1500元的標准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實施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
開展“名企送優崗”助力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組織不少於15家企業提供不少於450個崗位用於幫扶本市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
(二十二)優化人口落戶政策
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切實落實戶籍新政,分類實施市區積分落戶和四縣市放開落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暢通便利積分落戶渠道,精簡優化積分項目,縮短審批周期,降低人才落戶門檻,全力提供寬鬆優質的落戶服務。
(二十三)健全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加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力度,吸引專業社會力量持續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及時兌現養老機構床位建設、運營補貼、養老護理員特崗補貼、養老從業人員入職獎勵等政策,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
(二十四)有序推動公共資源開放共享
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黨政機關停車場、活動場地、庭院綠地、環境衛生設施等資源對外開放共享。鼓勵各地有序開放城市公共空間,支持具備條件的市場主體開展商業外擺、戶外展銷等活動。
優化服務保障舉措
(二十五)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零售、倉儲行業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暫免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執行期限延續到2023年12月31日。
按照國家規定的最高限額(定額)標准執行重點群體、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為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全面落實國家和省新出台以及延續優化完善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
(二十六)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
發揮支小支農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能,積極運用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力爭2023年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工具資金7.5億元,撬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增普惠小微貸款500億元。
充分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作用,力爭全年平台撮合融資規模達到1200億元。
落實支持中小企業政府採購政策,400萬元以上的貨物、服務和工程採購項目,預留預算總額的4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採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於60%。
推出“蘇小福”品牌,支持各地聯合打造品牌矩陣,建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為小微市場主體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二十七)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優化企業家大走訪、企業家座談會、民營企業反映訴求辦理等機制,及時有效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深入實施新一代民營企業家培養“新領航”計劃,探索建立市級層面優秀民營企業家培育宣傳機制,促進民營經濟代際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二十八)推進包容審慎監管
聚焦“無事不擾”,創新監管模式,建立優質企業“白名單”制度,提高監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積極探索在安全生產、食品安全、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領域運用信息技術實施非現場監管。
(二十九)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深化“蘇周到”等城市移動端與“蘇服辦”對接,大力推進政務服務全流程網辦。
高質量打造“蘇商通”服務平台,重點推進行政給付等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務“免申即享”工作,融合“政策計算器”與“蘇商通”,為企業提供高質量定制化服務。
探索“AI+政務服務”建設,推動智能預填、智能預審、智能審批。
依托12345企業服務熱線,提升“一企來”企業服務和“尚賢”人才服務能力,為企業和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跨區域的24小時“不打烊”咨詢投訴服務。
(三)強化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障
依法平等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
健全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機制,優化完善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子機制,加大中小微企業破產程序實踐探索,促進中小微企業重整挽救。
建設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台、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加強知識產權運營和全鏈條保護。
以上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各項政策措施除有明確規定時限或者另有規定以外,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綜合蘇州發布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