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60位華裔青少年回蘇“尋根問祖”

“三年了,我們終於帶著孩子們回來了!這裡有著太多讓我們感動的故事,太多讓我們流連忘返的時刻。”西班牙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教師昂蔚然在2023“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蘇無錫營閉營儀式上說。
今年7至8月,2023“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蘇營活動在南京啟動。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60位華裔青少年分赴南京等10個設區市尋根問祖,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江蘇發展的日新月異。
“第一是很漂亮,第二是知識增長很多。我很自豪當一個中國人。”來自迪拜的江蘇籍女孩蔣雨含雖然常回鄉探親,卻依然在此次夏令營中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南京。10天時間裡,蔣雨含和營員們一起感六朝古韻、尋金陵文脈,體驗中國象棋和非遺文化,參加舞龍、“舞空竹”等中國傳統游戲競賽活動,還交到了南京朋友。去新朋友家裡做客,開啟“友好家庭生活體驗”是蔣雨含和同學們最為難忘的一天,熱情的家庭氛圍和南京美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漫步園林、古街,制作花燈、桃花塢木刻年畫,游覽東方之門、體驗有軌電車……來自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的華裔青少年深入蘇州的大街小巷,感知婉約細膩的蘇式生活,體驗吳地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尋根的旅途上感受濃濃的鄉愁。“蘇州園林的自然之美讓我們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與智慧。在煙雨朦朧的小鎮中順流而下,那種美妙的體驗感會深深地留在記憶裡。”法中國際中文學校的陳奕銘和肖佳怡同學共同分享了自己的參營體會。他們表示,通過學習書法、刺繡與陶藝等特色課程,愛上了中華文化,這些文化的傳承是他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也是他們的使命。
尋張謇足跡、賞文物詩詞,品沈繡繪畫、學皮影剪紙,南通營獨具江海風韻,深受孩子們喜愛。“當我踏上唐閘古鎮的石板路,尋找著屬於南通的那篇曾經時,我仿佛與近代南通的締造者張謇先生展開了對話。”來自菲律賓的營員黃佳昕在日記中記錄。
有著“東海第一勝境”和“海內四大靈山”美譽的花果山,因《西游記》而名聞海內外。“以前看過電視劇《西游記》,今天來到大聖的老家體驗西游文化,我感到非常激動,更加體會到孫大聖積極進取、不折不撓、永不言敗的精神。”營員宋佳鈺說。
尋訪歷史名人、品嘗經典淮揚菜、暢游裡運河文化長廊,海外華裔青少年們在淮安這座千年古城尋到了華夏兒女最深層的基因記憶。“我最喜歡的地方是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我看見好多種經典淮安菜,那裡的豆腐湯和水果雕刻很有趣。”來自美國的營員Alex Fang對淮安美食格外感興趣。
用“中國功夫”傳播武術文化、詮釋龍城精神,營員們在常州營親身體會到“中國功夫”強身健體的功效。“在國醫書院,老師把脈說我內力虛,我還不相信,平時做一百個俯臥撐都不流汗,但我打太極拳五分鐘就累了,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揚州營優秀營員曹大為也同樣感受到了中華武術的神奇魅力。
“8天裡,我品嘗了無錫美食,體驗了泥人制作等非遺傳承,參觀了東林書院、惠山古鎮等人文景觀,體會了無錫文化的深厚底蘊,也領略了無錫都市的開放繁華。”“鹽城營的氛圍很溫馨,在這裡零距離接觸了精美的刺繡、驚險的雜技表演,還有鮮明特色的淮劇文化。”“在鎮江,曾經課堂上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滿眼風光北固樓’等都化為了具象。”……營員們紛紛感嘆,此次尋根之旅給他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要把學到的知識和見聞感受帶回去,分享給自己的家人朋友。
“時隔三年,線下夏令營的回歸比線上多了體驗感,線上營的保留讓更多華裔新生代參與其中,不同的方式,同一個初心,華裔青少年從中華文化中汲取的精神養分和家國情懷,將進一步促進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推動中國與世界的溝通與合作。”江蘇省僑聯副主席艾卉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