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推動全社會治理 江蘇省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

2023年09月22日22:21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現場。魯茂亮攝

22日,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蘇州市召開。江蘇省副省長夏心旻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和省部署要求,建立全分類體系,落實源頭減量措施,加強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管理;打通全產業鏈條,整合回收市場,加強科技創新,提升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推動全社會治理,強化基層聯動,形成黨建引領、居委協調、物業參與、居民自治的工作格局;加強全方位宣傳,推動習慣養成,在全社會營造垃圾分類就是低碳生活新時尚的濃厚氛圍。要壓緊壓實各方責任, 加強政策支持,強化評估督導,確保垃圾分類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推進。

在蘇州市1992年建成的動遷老舊小區富康新村,與會人員看到,道路潔淨,車停有序秋雨中,小區內綠植茵茵。收集垃圾的清潔屋內,配備除臭設備、稱重系統、洗手池、烘手機等設施,居民有序前來投放垃圾,而垃圾分類督導員則對居民的垃圾投放進行分類督導。據悉,為啃下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能深入持久堅持下去這塊硬骨頭”,在楓橋街道黨工委和西津橋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富康新村採取“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工作模式,組建小區黨支部,成立黨小組,以“富康黨社之家”為陣地,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黨員帶動作表率、居民自覺參與共治理的良好氛圍,推動了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

夏心旻在蘇州市富康新村小區調研。蘇瀟煌攝

90年代,蘇州張家港市80萬把掃帚“掃”出了首批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干淨、整潔成為張家港的鮮明標識。張家港市副市長蔣鵬介紹說,目前張家港全市528個居民小區、900余家公共機構(公共場所)、126個行政村已實現分類投放設施全覆蓋。同時創新垃圾分類“網格化+鐵腳板+大數據”模式,因地制宜在206個小區開展過時投放精細化治理,通過增加中午時間段、延長原有時間段、全天候開放等形式,滿足市民過時投放需求,並納入文明創建網格化管理 。“全域+錯時”投放獲得百姓好評。

宿遷市圍繞擦亮江蘇生態大公園底色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構建了“設施完善、功能銜接、服務專業、常態長效”的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分類集中處理率達98%,資源化利用率達85% ,宿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海紅說。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來,江蘇省垃圾終端處置能力顯著增強。目前全省共有生活垃圾焚燒廠66座,日處理能力8.62萬噸,位居全國第二﹔廚余垃圾處理設施58座,日處理能力1.2萬噸,基本實現了縣以上城市處理全覆蓋。“設區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9.8%、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3.5%、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70.4%,提前兩年完成了住建部確定的’十四五’目標任務。”江蘇省住建廳廳長王學鋒說。(蘇瀟煌)

(責編:楊維瓊、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