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揚州:強鏈補鏈延鏈 蹚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2023年09月23日19:02 |
小字號

9月22日,揚州國展中心,第十六屆國際汽車輕量化大會圓滿落幕。

這是近三年來,國內規模最大、交流最深入、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汽車輕量化展會:70多家汽車企業、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業、600多位國內外頂級專家齊聚揚州﹔2000多人參會、4000多人觀展,兩場分論壇,共發布100多份專業技術報告……把脈行業未來,破解發展瓶頸。

“揚州是個好地方。”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稱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今天,追求“好上加好、越來越好”的揚州,因這場盛會而為世界矚目。

汽車產業,全球工業“王冠”上的“明珠”﹔輕量化,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揚州連續四屆舉辦如此高規格的國際化盛會,展現出一座城市在發展中敢字當頭、創字為先的“頭馬”擔當。

何為“頭馬”擔當?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日前在做客央視《對話》欄目時指出,就是要走在前、做示范,負責“探路”、負責“引領”、負責“守護”,確保“馬群”安全。

就在9天前,揚州召開了全市產業科創名城建設推進會,重磅出台《加快建設制造強市行動方案》,聚焦6大主導產業集群和13條新興產業鏈。

“613”,不僅是一串數字,更生動詮釋著一座城市的產業體系、發展理念之變。

借勢成事,爭做汽車產業新賽道上的“頭馬”

本屆大會,“揚州軍團”集體出征,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900多平方米的揚企展位前,吸引了一大批客商觀展洽談,揚州車企紛紛亮出自己的看家產品:上汽大眾儀征分公司組織了4款車型亮相,這將是企業未來搶佔市場的“利器”﹔中集通華展出的半挂車模具,整車採用全鋁輕量化結構,不僅大大提升了運營經濟性還延長了使用壽命﹔亞普股份展出的高壓油箱、創新加油管,均採用特殊材料,可以承載更高壓力﹔東升汽車展出了底盤穩定杆、復合穩定杆、駕駛艙穩定杆等最新產品……

展會上,揚州有86家企業亮相,創下歷年之最。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說,多年來,揚州人始終有一個夢想,就是打造具有地標意義的汽車名城。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揚州將堅持整車升級和零部件專精特新“兩手抓”,加快推動汽車產業由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

輕量化,是在保証汽車安全、性能和成本前提下,應用新設計、新材料、新技術實現汽車整體減重,推進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技術路線。

時間撥回到2019年,揚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意識到,汽車產業作為揚州傳統支柱產業,不能守更不能等,必須借輕量化之大勢,讓揚州汽車產業站在最前沿、搶佔新賽道。千方百計將國際汽車輕量化大會引入揚州,便成了“關鍵一招”。

“2019年,汽車輕量化大會首次在揚州舉辦,這也是自2007年創辦以來,大會首次與地方政府合作辦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張寧回憶。

揚州能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與汽車輕量化大會結緣,不僅是因其汽車產業有雄厚的發展基礎,還因這座城市有扶持產業發展和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以及對創新驅動發展的強烈渴盼。

借東風,“實力+熱情”引來國際化的行業大會﹔起長風,揚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順風提速。

賽道拓寬了——企業壯大了“朋友圈”,寶鋼、本鋼等材料企業,上汽、大眾等整車企業,諾貝麗斯、一浦萊斯等全球品牌零部件企業參會參展,揚州企業通過大會“會、展、賽、商”一體化平台,有力加強了與國內外頂級同行的技術與市場對接。

路徑更清晰了——回顧四屆大會,一場場學術報告技術研討,一次次思想碰撞經驗分享,加深了揚州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了解與認識,超前把握了汽車產業發展前沿技術。

伙伴走動更勤了——連續四屆大會,為各地建立汽車產業高端智庫、推動汽車產業鏈科學布局規劃、引進高端人才和技術成果搭建平台,讓揚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通道更多、平台更廣,一大批項目落地揚州,一大批尖端人才落戶揚州。

……

選准賽道、踩足油門。借力盛會,揚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全力奔跑,一組數據為証: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8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累計創成省級以上智能車間(工廠)36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78家……

以事造勢,揚州產業新體系既要一馬當先更要萬馬奔騰

“我們這款新型皮卡,採用先進電動四驅技術提升動力性能、輕量化設計優化車身結構,延長了續航裡程。”江淮輕型汽車展位前,江淮悍途EV四驅版電動皮卡吸引了一大批客商。

整車企業大放異彩,零部件企業也是精彩不斷。作為我國商用車穩定杆行業的龍頭企業,東升汽車是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國商用車穩定杆行業標准制定單位,國內市場份額達70%以上。展會上,東升汽車展出的一款輕量化導向臂產品,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採用彈簧扁鋼軋制鍛壓成型工藝,高強度歐標材料,輕量化設計,比同類產品輕20%,採用金屬-橡膠-金屬高強度襯套,疲勞試驗壽命高於100萬次。

亮相展會的揚州企業,無論是上汽大眾、揚州江淮,還是中集通華、東升汽車,無疑是揚州汽車產業中的“鏈主”和“頭馬”。

僅上汽大眾儀征分公司,從一個廠發展到一座汽車工業園,已有上百家企業為之配套,成長為全省三大乘用車產業基地之一。

多年來,正是這些“鏈主”和“頭馬”企業的“探路”、“引領”和“守護”,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成長,不斷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蹚出了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輕量化大會”為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吹響了“集結號”,強鏈補鏈延鏈,聲聲催征急。揚州新確立的“613”產業體系,明確聚焦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等6大主導產業集群,以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13條新興產業鏈,就是重新梳理思路,激發產業鏈“集聚效應”、“圈群效應”和“乘數效應”。

揚州市市長潘國強說,打造“613”產業體系,推進產業科創名城建設,是揚州在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中彰顯作為、貢獻力量的積極行動,也是揚州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破局突圍、重塑優勢的必由之路。

集聚主攻方向,集結各路英豪,集群提升能級。

看新能源產業。晶澳揚州總投資105億元、年產20GW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片一期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同步建設的二期進入主體施工,整個項目投產達效后,晶澳揚州年開票可超400億元,揚州也將成為晶澳集團在全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片項目生產基地。

看高端裝備產業。今年,造船業“揚帆遠航”,揚州中海運承接建造的700TEU電動集裝箱船,總長119.8米,型寬23.6米,型深9米,採用全電池動力推進,裝箱數、最大載貨量以及電池容量三項指標在同類型產品中均為世界第一﹔揚州“新大洋”為新加坡船東建造的支線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是我國建造的首艘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數據顯示,2022年,揚州造船完工量超過770萬載重噸,約佔江蘇的1/3、全國的1/7,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看新材料產業集群。作為揚州新材料產業的“鏈主”企業,總投資165億元的儀征化纖400萬噸/年高端綠色新材料一體化項目正在同步建設中,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實現再建一個“新儀化”的目標。隨著“鏈主”企業加快推進產業布局向綠色低碳轉型,生產經營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目前,全市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基本建成。

……

正是一個個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的“鏈主”企業,為揚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一座城市的發展質態,也在項目建設的突破中悄然換擋。而今,隨著“613”產業體系大幕開啟,揚州工業產業有了更高的目標:

到2025年,高端裝備產業集群開票超1500億元,打造全國領先的數控成型機床產業基地,培育長三角有影響力的航空研發制造基地﹔新能源產業集群開票超2000億元,建設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智慧發展和特色發展的新高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開票超1100億元,著力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布局,積極引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建設華東地區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

成事在人,“揚州馬夫”既“相馬”又“護馬”“賽馬”

這次盛會,設置了一系列分論壇。在研究生論壇上,來自揚州大學的碩士王麗登台進行學術報告,得到眾多專家的點贊。

“能在這樣的高端論壇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並與頂級專家學者交流,對我未來的學術研究有非常大的幫助。”王麗興奮地說,自己所作的報告題為《鎂鉍系合金微觀結構解析及強韌化機制》,渴望早日對接企業實現產業化。

學子“登堂”,揚州企業家也“入室”。管曉飛,先后參與創辦了兩家鋰電池新能源企業。“氫能儲氫系統輕量化設計論壇”上,管曉飛作了題為《氫燃料電池電堆輕量化探索》的演講,他說,企業與連續舉辦的國際化展會相伴相生。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通過四屆大會,揚州既“相馬”又“護馬”,更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賽馬”。

就在展會開幕當天,江都九龍人才公寓正式投用,137套房源,為九龍汽車等企業的人才提供具有國際化標准、品質高端、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的居住環境。

看似巧合,卻內含乾坤。這背后,是“好地方、事好辦”的政務服務品牌,是揚州持之以恆優化營商環境,爭當服務企業發展的“店小二”,塑造培育“頭馬”、守護“群馬”、比拼“賽馬”的“揚州馬夫品牌”。

為了從政策與制度上保障干部真抓實干、奮勇爭先,切實提升產業企業發展的軟環境,揚州推出了一攬子既有真情實意,又有真金白銀的“紅包雨”——

政策是“陽光”。圍繞“613”產業體系建設,揚州出台了《六大主導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晰發展重點,細化5個方面共14條重點舉措,明確加強統籌推進、開展專題服務、強化“三招三引”、深化政企互動等4個方面保障措施,實施“創新強基、轉型升級、招商強鏈、壯企強企、布局優化、治理創優”六大行動。圍繞打造“人人向往、人才薈萃”的“好地方”,出台“人才新政15條”,制定覆蓋科創、教育、衛生、技能、文化、鄉土、青年、航空、數字等9大類人才群體的16部實施細則。

金融是“活水”。為了給產業發展提供充足“水源”,揚州不斷放大產業基金撬動作用,發布了總規模約230億元的10支產業基金﹔強化信貸政策支持,未來5年使用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制造業企業不低於260億元,每年設置不低於1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新增上市過程性獎勵扶持,在原有政策基礎上,新增50萬元上市股改過程性資金扶持,對科創板、北交所和境外上市分別新增200萬元資金扶持﹔建立了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三方對接協作機制,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開展融資需求摸排,組織融資對接活動,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

服務是“氧氣”。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家最有發言權。為了精確掌握項目推進與企業發展的難題,揚州定期舉辦企業家“早茶會”,邀請企業家在輕鬆氛圍中,敞開心扉,講真話、說困難、提建議﹔企業需求收集后,每年以“2號文件”形式制定出台《揚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清單》,深化“一件事”“一張網”改革,打造全市“一網通辦”總入口,解決企業所急所難,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建立市重點企業政務服務專員工作機制,從涉企服務關聯度相對較高的38個揚州市級機關部門中,遴選150名副處職以上干部做重點企業“全天候客服”,協助企業辦理相關行政許可、落實兌現政策性獎勵和優惠﹔全面落實市級領導干部“帶頭干帶領干帶動干”工作機制,身先士卒帶頭干、以上率下帶領干、團結群眾帶動干,引領全市黨員干部以上率下傳遞責任壓力、狠抓工作落實。

一屆屆盛會,感知新時代產業跳動的脈搏﹔一項項政策,勾畫充滿希望、振奮人心的宏偉藍圖﹔一次次相約,開啟逐夢新征程的航程。(明濤 一言 默然 尚東)

來源:揚州日報-揚州網

(責編:周夢嬌、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