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以人大作出重大事項決定形式 讓1974萬老年人“在學習中享老”

今天(9月26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上審議了《關於促進老年學習的決定(草案)》。這標志著,我省成為全國首個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形式促進老年學習的省份。其背后,展現了我省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讓“學習是最好的養老”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推動江蘇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江蘇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截至2022年末,江蘇常住人口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有1974萬人,佔常住人口的23.18%,預計2025年佔比將超過26%,2030年佔比將超過30%,江蘇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促進老年學習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的迫切需要,以更好地促進老年人的全面發展和潛能實現。
《決定(草案)》通篇突出“老年學習”,而非強調傳統意義上的“老年教育”。“學習”,更強調人作為個體,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一種生存狀態,是個體自我成長、自我實現的重要渠道和方式,體現了老年人的主觀能動性,更適合老年人所處人生階段的特點,也更能夠動員包括社區、家庭、企事業等各方面主體的參與積極性,有助於形成強大合力。
記者注意到,《決定(草案)》從把握總體要求、健全服務體系、擴大資源供給、建設友好型社會、加強組織實施等五個方面對促進老年學習作出明確規定,將我省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加以固化,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明確持續健全促進老年學習的服務體系,健全完善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老年教育體系。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江涌說:“引導老年大學、社區教育機構、各類學校、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場所積極為老年人提供學習服務﹔進一步擴大老年學習資源供給,包括建立老年學習資源開發機制和購買服務機制,通過遴選、制作、整合、推薦、引進等方式,豐富老年學習資源,豐富老年學習內容和方式﹔加快數字資源建設,保障農村低收入和特殊老年人享有平等學習機會的。”
掃碼乘公交、網上操作生活繳費……越來越多的數字化體驗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也給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前增添了一道無形的障礙。《決定(草案)》推動信息技術融入老年學習全過程,引導老年人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式學習。通過征集、學習者自主構建、購買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量身打造一批亟需的數字化學習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採取發放學習券等方式,優先惠及農村老年人和低收入老年人,讓其自主選擇學習機構和學習課程。關注獨居、失聰、失明、失能等特殊老年群體,採取選送教師、配送學習資源等方式,保障各類老年人平等享有學習機會。
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在審議意見中建議,針對加快建設促進老年學習的友好型社會,還需注重老年人力資源開發,鼓勵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為有勞動意願的老年人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創業指導服務,積極宣傳和引導健康低齡老年人就業。大力發展老年志願服務,支持老年人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基層民主監督,積極發揮余熱。
(江蘇新聞廣播/劉正則 攝影/曹偉 編輯/汪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