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京127萬畝水稻陸續迎來收獲期 優質食味稻佔比超六成

2023年10月09日14:31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金秋時節,金陵大地稻谷飄香,127萬畝水稻陸續迎來收獲期。作為南方精耕細作的代表地區,南京地產水稻突出一個“香”字,其中優質食味稻米佔比超過64%,以南粳46、南粳5055、寧香粳9號等為代表的優質大米正成為“田間主流”。目前優質食味稻長勢總體較好,豐產在望。

  記者昨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目前我市種植的雜交水稻已收獲15%左右,預計本周結束可以完成80%﹔粳稻、糯稻預計10月下旬開始陸續收割。

  選優種,豐產豐收底氣足

  9月26日,南京糧食生產功能區之一——江寧湖熟現代農業示范園內,當地種植大戶倪清正蹲在逐漸變色的稻田裡,仔細觀察今年新種植的300畝水稻新品種軟玉7276的灌漿進程。隻見他用手指輕輕一捏稻殼,隨即笑著說:“顆顆飽滿緊實,再過不到一個月,它們就能成熟了。”

  軟玉7276是江寧區今年新推廣種植品種,屬半糯粳稻品種,由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選育,擁有品質優、口感好、抗性強等特性。除了上述優點,軟玉7276出米率也相對較高——其出米率比常規稻米高1%左右,按每畝常規稻米出米量500公斤計算,軟玉7276每畝可增收5公斤。

  作為種田“老把式”,倪清也是江寧最早一批試種南粳46的農戶。回憶當初,倪清坦言“鼓足了勇氣”。“最開始隻敢種500畝,怕賣不出去,現在1300畝全種南粳46,完全不愁賣,500克價格比普通稻谷價格高7毛錢左右。”

  品種選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大米好不好吃,更關系到大米的銷售價格。像倪清一樣的“種糧人”越來越意識到,隻有精選優質品種、精耕細作,才能種出優質稻谷,賣出好價錢。“都說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嚴格來說,是一粒‘良種’才能改變世界。”南京市種子管理站站長邢后銀介紹,近年來,南京積極推動優質水稻品種的推廣種植,目前主推水稻良種為南粳46、南粳5055、寧香粳9號、南粳5718等優良食味稻米品種。

  據統計,今年南京落實水稻種植面積127.81萬畝,其中優質食味稻米佔比超過64%,目前長勢總體較好,秋糧豐產在望。

  鑄品牌,訂單農業不愁銷

  昨天上午,高淳區東壩街道君偉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稻浪翻涌,一片豐收在望的美麗景象。看著田裡沉甸甸的稻穗,合作社理事長汪君偉笑逐顏開。“今年風調雨順,預計畝均產量達600公斤以上。更關鍵的是,這批大米訂單在手,銷路不愁!”

  銷路不愁,不僅因為稻米品質優良,更因為品牌加持。記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君偉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就以訂單農業的方式,種植“金陵味稻”系列產品,今年合作社4000多畝水稻在種植前已經與太平洋保險、南京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簽署了購銷合同,根本不愁銷路。“‘金陵味稻’品牌為我們的優質食味稻米積累了口碑,市場反響較好,因此簽訂協議的每500克客戶收購價比市場價高0.1元左右。”汪君偉說。

  “金陵味稻”是南京市優良食味稻米產業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對南京優良食味稻米種植、加工、市場等進行標准化、訂單化和品牌化整合,實施“品種、標准、投入品、收儲、加工、品牌”六統一,對稻谷質量有嚴格要求。

  “南京地區有傳統的稻米種植習慣和優勢,稻米文化底蘊深厚,品質、口感一直比較好,有著很好的口碑。但過去南京地產稻米品牌多而散,沒有形成品牌合力。”南京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2021年開始,全市以“金陵味稻”稻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抓手,通過訂單化、標准化種植優良食味水稻品種,不斷提升全市優質稻米品質和效益。目前,“金陵味稻”核心基地1.4萬畝全面實現訂單化種植,帶動其他優質稻米品種訂單約20萬畝。其中以“金陵味稻”為標識的各類地產優質食味大米產品已入駐206家蘇果超市及盒馬鮮生、北京華聯、金鷹超市等數十家實體門店,淘寶、蘇寧、京東等線上渠道亦能尋得其“身影”。

  延鏈條,農旅融合促增收

  眼下,位於溧水和鳳鎮龍頭水庫附近的明頭專業合作社2000多畝優質食味水稻綠中泛黃,“豐”景獨好,已經成為這兩年和鳳鎮金秋鄉村游的賣點之一。“這裡緊靠石臼湖,已經成為不少游客自駕的必經之地,大家欣賞完石臼湖的波光粼粼,會來這裡再看看田間的一片金黃。”和鳳鎮農服中心工作人員范國紅介紹。

  近年來,溧水將優質水稻全產業鏈與稻文化休閑觀光有機結合,不斷挖掘和鳳稻米文化,成功舉辦多屆稻米文化節,通過設置“稻田雅集”豐收市集、農耕文化展、直播帶貨、稻田長桌宴和稻田運動會等,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逛吃玩”,有力帶動當地村民增收。

  農旅融合是都市現代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圍繞“一粒米”全產業鏈做文章,南京深挖水稻文化價值,以農旅融合為抓手,推進研學旅游、農學實踐、自駕旅游等富有特色的新業態發展。

  這個國慶假期,六合三友湖村艾津稻園每天一早就熱鬧起來,工作人員郭霞和同事們帶著孩子們看稻田、打年糕、模擬操作無人植保機,田野裡的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以前農業生產有固定的農忙時,現在我們一年到頭都在忙!”近幾年,郭霞發現農業研學活動越來越熱,農業經營主體投身三產融合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明顯提升。她說,這幾年最多時他們一年接待游客2萬人次,有力帶動了周邊老百姓的餐飲業、住宿業發展。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將繼續夯實種植生產的基礎,以打造“金陵味稻”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牽引和強力抓手,加強良種良法、良技良機等集成推廣應用,結合“稻米文化節”“農業嘉年華”等節慶活動,不斷提升糧食種植畝均產出,帶動農業增效,實現農民增收。“我們希望最終打造出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緊的優質稻米全產業鏈,為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業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杜瑩 王懷艷 孔偉 劉全民)

(責編:黃竹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