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家長質疑淮安小學一年級課外讀本現不良引導內容 校長:不能用成人眼光看待孩子世界

2023年10月09日16:03 |
小字號

鼓勵孩子多喝汽水是為了回收易拉罐?要經常給老師倒開水……近日,淮安小學部分家長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有事找紫牛”欄目(025—96096)反映稱,該校一年級課外讀本上有許多不良引導內容,尤其是讀本中男主人公在打預防針時面對“穿著白色制服的護士小姐時,為了表現男生勇氣,勇敢地脫下褲子,把屁股高高地翹著”,讓家長看起來有點不舒服。針對家長反映該讀本中有不良引導內容,淮安小學周武校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任何一本書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

家長:小學一年級課外讀本現不良引導內容?

國慶小長假期間,記者在淮安市新華書店三樓少兒櫃購買了家長所說的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1年級鮮事多》課外讀本,這是一本由台灣作家王淑芬所著的“君偉上小學”系列,主要講述的是男生“君偉”在小學期間校園生活故事,其中《1年級鮮事多》共52000字,截至目前已是第45次印刷。

家長質疑的部分不良引導內容

記者注意到,淮安小學部分家長反映該讀本有不良引導的內容主要體現在“打預防針”、“資源回收”、“三人一組”、“大姊姊教《論語》”等章節。比如在“打預防針”章節中有這樣的描述:“一看到穿白色制服的護士小姐,又有兩個女生哭了……但是為了表達男生的勇氣,我還是勇敢地自動脫下褲子,轉過去,把屁股高高地翹著,女生們都尖叫起來”﹔在“資源回收”章節中,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空罐子賣而鼓勵他們多喝汽水﹔“大姊姊教《論語》”則有這樣的描述:“隻隻喂隻隻,不隻喂不隻,四隻也”“有盆子遠方來,不易熱乎”“鞋兒時洗之,不易夜乎”,大姊姊教錯了有什麼關系,反正她不是教我們做壞事等等。

學生家長張先生告訴記者,該課外讀本是淮安小學一年級開學之后學校指定的,而且指定為期末考核的內容。但是他在與孩子一起讀該讀本時,總覺得怪怪的。比如,打預防針章節,刻意提到了說穿著白色制服的護士小姐,直接說護士不行嗎?然后因為主角是男生,所以他就很勇敢地脫下了褲子,撅起了屁股。張先生覺得7歲的小孩特別容易模仿這些動作,之后他將這本書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發現讀本裡多次提到要給老師倒開水,但是現實生活中,家長教育7歲小孩,盡量不要去碰開水,因為很危險。

校長:不能用成人眼光看待孩子世界

“更離奇的是,讀本中,以回收資源為幌子,還大肆鼓勵孩子多喝汽水。”張先生說,也許是他想得太多,但是當他把相關內容私下發給其他家長時,部分家長也覺得有些內容不妥。那麼,《1年級鮮事多》這本課外讀本裡面到底是否存在如張先生所說的不良引導內容?

家長質疑的部分不良引導內容

《1年級鮮事多》這本課外讀本學校已讀了三四年,還第一次聽說有家長投訴裡面有一絲不良引導內容,在淮安小學,該校周武校長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從他了解的情況來看,學校的孩子老師都很喜歡這本課外讀本。

這是一本由淮安市教育局“廣閱讀”工作領導小組推薦閱讀書目,周武校長稱,他本人也看了這本書,感覺蠻好的,沒覺得有啥問題,進入學校的書目都要由老師研討、推薦,首先要保証讀本中價值觀不能有問題,況且,學校教科室主任家孩子也在讀這本課外讀本,也沒有聽說有什麼不良內容引導。

“任何一本書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周武校長說,在提高學生閱讀素養時,不能放大當中的一些問題,該課外讀本所寫的都是孩子一年級的生活、學習經驗,在現實生活中有指導作用。而且,學生在閱讀時,老師同讀,如果讀本有問題,老師也會發現,因為老師的價值觀不會有問題。

專家觀點:不能讓兒童在模棱兩可、似是而非中迷失方向

淮陰師范學院一位長期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專家指出,優秀的課外讀物不僅能啟迪智慧、開拓視野,還可以培根鑄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學階段處於人生成長的“拔節孕穗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學習模仿能力較強,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小學生課外讀物的管理,是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也是廣大家長的煩心事。

家長質疑的部分不良引導內容

兒童成長具有階段性,兒童讀物創設的故事發展脈絡、人物成長事件均應做好正確示范,使得兒童在閱讀過程中情不自禁地加以模仿,向正確的事件與方法學習,獲得面對困難與挑戰時的解決問題的本領。而不是單純地以錯誤的方法與步驟來“告誡”兒童,如“為了資源回收而多喝汽水”、讀《論語》時的“隻隻喂隻隻,不隻喂不隻,四隻也”等。

兒童是兒童,具有天真性,兒童讀物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活動環節、人物語言等均應以正向引導,兒童的天真性決定了其最擅長的是模仿,以其所見即為所“正”。正向引導是為兒童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發展而奠基,為其不斷累積正確的成長元素。而不是讓兒童在模棱兩可、似是而非中迷失方向,如“如果考試時也能三個人寫一張考卷”“同學家長進班級也要懷疑其是不是壞人”等。

這名專家同時指出,學生從書裡面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價值觀導向,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紀裡很容易受到各種文化的侵襲,書籍質量應由政府、出版社、家長、學校四方面共同把控。(朱鼎兆 )

來源:揚子晚報

(責編:黃竹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