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種田買到“毒肥料”?宿遷多位農戶秧苗死亡恐顆粒無收

2023年10月17日11:04 |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小字號

  眼下正值農忙秋收時節,但宿遷市的多位農戶卻向江蘇新聞廣播新聞熱線025—84658888反映稱,自家農田裡的水稻秧苗大面積枯萎、死亡,或是沒有結出稻穗,這一季節可能要顆粒無收了。經相關部門檢測后,農戶們認為,秧苗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之前播撒的肥料“有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播撒肥料后秧苗死亡

  農戶擔心影響下一季作物

種田買到“毒肥料”? 多位農戶秧苗死亡恐顆粒無收

  (部分農田使用肥料后秧苗死亡)

  近日,記者在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和平村的稻田旁看到,收割機已經進入部分農田開始收割作業,金黃的稻穗長勢喜人。然而,包括村民趙先生在內的多位農戶卻望著自家稻田發愁,秧苗枯黃萎縮,甚至出現大面積倒伏和死亡。

  趙先生回憶說,今年6月秧苗移栽時,經熟人介紹,他和同村的其他農戶共同購買了一批肥料。但幾次播撒后,庄稼出現異常:“我們用他的肥料后,好多都是光長秧不長穗,而且好多還是死苗,還有倒伏。別人家沒用他的肥料,是正常的長勢,很明顯就長得不一樣。”

種田買到“毒肥料”? 多位農戶秧苗死亡恐顆粒無收

  趙先生告訴記者,自家有8畝多稻田因此受到影響,包括投入成本、人工損失超過2萬元。發現問題后,農戶們已經向當地農業部門反映,並向警方報案。另外,農戶們還擔憂肥料可能給農田土壤帶來持續損害,影響接下來的收成。

  “我們擔心下一季播種小麥受影響了,希望有關部門關注到老百姓田地沒有收成,能找到賣肥料的廠家,彌補我們一點損失”,趙先生表示。

  生產廠家:

  肥料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

  應當找經銷商追問索賠

種田買到“毒肥料”? 多位農戶秧苗死亡恐顆粒無收

  外包裝信息顯示,這批肥料名為“螯合金銨”,生產廠家為青島科贏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傳稱可以改善土壤,提供作物抗旱、抗病、抗倒伏等能力。

  記者隨即聯系了肥料的生產廠家——青島科贏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情況,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該公司確實在生產“螯合金銨”肥料,但此前從未接到過相關投訴,也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農戶應該找經銷商進行追問索賠:“我們正常做的這個肥料都沒有問題,我也不能說這就是我公司的東西。這個東西你從哪裡買的,你自己找經銷商去。”

  隨后,記者還多次嘗試電話聯系當時進村售賣肥料的經銷商,但截至發稿前,對方始終沒有接通回應。

  關廟鎮農村工作局:

  檢測發現肥料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建議找有資質的實體店購買肥料

  和平村農田秧苗死亡是否和使用肥料存在關聯?

種田買到“毒肥料”? 多位農戶秧苗死亡恐顆粒無收

  (圖為當地農業部門檢測報告)

  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農村工作局負責人王正立表示,接到農戶反映問題后,已立即向宿豫區農業部門上報。農業技術人員實地檢測並出具報告,報告顯示——“苗期僵苗、死苗主要原因為基肥投入品產生有毒有害物質”。但關於該批肥料是否對今后農作物生長存在持續傷害,暫時無法判定。

  另外,王正立還透露,由於農戶投保的農業保險是針對自然災害,而此次秧苗死亡是人為造成的事故,從政策講不屬於農業保險的范疇之內。“現在農業部門也在協調這事情,等於說從人性化的角度,能不能補貼一點”。

種田買到“毒肥料”? 多位農戶秧苗死亡恐顆粒無收

  廣大農戶應該如何購買放心有保障的農資產品?王正立告訴記者,農業部門調查發現,市面上類似的水稻肥料價格通常為一包100多元,而和平村農戶購買的這批“螯合金銨”肥降價了近一半。王正立建議,首先農戶應當摒棄貪小便宜的思想,散賣的肥料包裝上缺少商標或是相關鑒定字樣,應當找有資質的實體店鋪購買肥料。

  此外,記者還聯系了宿遷市公安局宿豫分局關廟派出所,相關經辦人員透露,警方已經進行立案處理,正在辦理當中,也建議相關農戶走法律訴訟途徑。

  律師說法:

  如証實存在因果關系

  可能涉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種田買到“毒肥料”? 多位農戶秧苗死亡恐顆粒無收

  江蘇蘇源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東分析認為,如果秧苗的死亡和肥料的使用確實証實存在因果關系,且該批肥料經檢驗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准,生產方的行為可能涉及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在金額超過5萬元的情況下,可能會構成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生產化肥的直接責任人有可能被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並處罰金”。

  目前,相關農戶應當如何維護個人權益?楊東律師建議,農戶報案后,應當積極提供相應的証據,証明秧苗受損與化肥存在關系。在公安或者有關部門介入后,也可以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損失。(陳軍)

(責編:黃竹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