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這次,江蘇最高規格“學習團”從廣東學到了什麼?

2023年10月19日07:05 | 來源:新華報業網
小字號

  君住珠三角,我在長三角。這兩日,兩個經濟大省的走動吸引了各方目光——

  10月16日至17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省長許昆林率江蘇省黨政代表團到廣東考察交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借鑒廣東先進經驗,推動蘇粵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邁進。

  翻開中國的經濟版圖,廣東、江蘇無疑是最受關注的兩個省份。去年,廣東和江蘇分別以12.91萬億元和12.29萬億元的GDP位居中國省級經濟體量前兩名,今年上半年,兩地經濟總量均首次突破6萬億元,持續發揮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江蘇與廣東都肩負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光榮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任務,對江蘇提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

  時至四季度,沖刺全年經濟目標進入關鍵期。此次考察交流,江蘇最高規格“學習團”都去了廣東哪裡?考察重點是什麼?又有哪些交流合作?

  先從此次的“考察路線圖”看起。

  作為制度創新策源地和改革開放試驗田,前海是被稱為“特區中的特區”。多年來,這裡已建成為大灣區“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此次代表團一行考察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豐富協同協調發展模式。前海國際人才港戰略定位為“以一域服務全局”,規劃“四港九中心八大業態”功能布局,打造未來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聚集地。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代表團一行來到的深圳國際仲裁院是粵港澳地區第一家仲裁機構,早在2013年就牽頭創建了粵港澳仲裁調解聯盟,集合粵港澳三地18家主要商事仲裁調解機構,創設“港澳調解+深圳仲裁+跨境執行”的跨境商事爭議解決模式,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機制對接、更好服務跨境商事主體發揮重要作用。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深圳河為界,分為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天然成為“深港合作橋頭堡”。合作區有著三大發展定位: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是一家國際化創新型機構,致力於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前沿研究與產業落地。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學三方共建的新型科研機構,多年來在推動行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結出碩果。“瞭望君”注意到,早在2017年,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就與蘇州工業園區在蘇州納米城共建“蘇州先進技術研究院”,實現珠三角和長三角間科技與企業、市場、資本的有機融合。

  鬆山湖材料實驗室是廣東省第一批省實驗室之一,布局有前沿科學研究、公共技術平台和大科學裝置、創新樣板工廠、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四大核心板塊。思謀信息科技公司成立於2019年末,成立一年多即成為智能制造與數智創新“獨角獸”企業,是一家具備“光”“機”“電”“算”“軟”全棧領先能力的標准軟硬一體化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

  廣汽埃安是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據《廣州日報》報道,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等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是廣東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的排頭兵。廣州無線電集團是一家以“高端高科技制造業、高端現代服務業”為戰略定位的多元化產業集團,打造了行業人工智能、無線通信導航、計量檢測服務、現代城市服務、調度指揮系統等優勢產業板塊。

  以“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江蘇、廣東既是競爭對手,更是雙方重要的學習對象和合作伙伴。

  “廣東服務國家戰略的擔當、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格局、矢志推進科技創新的定力、干部隊伍的高素質專業化,令我們十分欽佩。”信長星說,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他表示,江蘇將以廣東為榜樣,學習借鑒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文化強省、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深化兩地合作,在更多領域與廣東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共同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

  同為經濟大省、開放大省,江蘇和廣東都肩負著“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挑大梁”的重要職責,深化兩省互學互鑒、對接合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座談會上,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用5個“著眼”為兩省合作劃了重點——

  著眼更好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內在要求,推動兩省產業合作走深走實﹔著眼更好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推動兩省科技創新合作走深走實﹔著眼更好把握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時代命題,推動兩省改革開放合作走深走實﹔著眼更好把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豐富內涵,推動兩省文化建設合作走深走實﹔著眼更好把握廣大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推動兩省民生領域合作走深走實。

  “開放”和“創新”深嵌在蘇粵兩地的發展基因中,江蘇身處的長三角和廣東地處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回顧江蘇近期密集的考察學習行程,從香港、澳門考察再到廣東深入學習,江蘇“學習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學,全方位感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手筆、大氣勢、高水平。

  再將時間線拉長,同樣的密集考察還發生在今年3月。結束赴上海、浙江、安徽學習考察活動后,江蘇省黨政代表團在召開總結交流會時表示,為滬浙皖的奮進態勢、發展成效和拼搏干勁而感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從滬浙皖大手筆推進科技創新、產業轉型、改革開放等創新實踐中深受啟發,將潛心學習借鑒這些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更好地落實國家戰略、服務發展全局。

  明位勢而清醒、知不足而奮進,走出家門學習先進是向來謙虛好學的江蘇人的特質。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相信江蘇和廣東等經濟大省攜手並進、相互學習、學以致用,必將給本地區和全國經濟帶來蓬勃發展動力,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徐睿翔)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