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啟東:向海圖強走在前 奮力沖刺“全年紅”
金秋十月,行走在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啟東高新區等地,到處是火熱的發展場景。向海圖強啟東疆,跨江融合共發展,聚力打造“滬蘇一體融合發展窗口城市”的江蘇啟東市正在為決勝“全年紅”奮力沖刺。
啟東呂四港碼頭。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啟東,既靠江靠海又緊靠上海,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重國家戰略在這裡交匯疊加,江蘇“1+3”重點功能區戰略布局也讓啟東融入到揚子江城市群、沿海經濟帶建設,上海“1+8”大都市圈聯動建設賦予啟東全球功能支撐性節點定位。今年9月底召開的首屆啟東發展大會,進一步明確“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積極構建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
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機遇,正加速轉化為啟東發展的強勁動能。過去幾年間,啟東經濟總量連跨4個百億台階。2022年,當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1億元,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3位﹔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35.6億元,增長7%,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記者從啟東市發改委獲悉,十余年來,啟東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全力推進啟東對接上海新局面,努力建成跨江融合發展“新藍海”,把上海標准、上海步伐和上海優勢作為引領發展的標杆,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
2011年,啟東確立“領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發展戰略﹔2012年,提出打造“全面融入上海的新天地”的新定位﹔2013年,制定融入路徑、工作舉措和保障機制,在園區開發、物流、人才、農產品供銷對接、港口發展等9大領域實施專項行動計劃﹔2020年,制定《啟東深入對接浦東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接軌上海浦東工作指南﹔2021年,提出“對接浦東第一棒,百強年年進兩位”的全新定位。
如今,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啟東市明確強化多維融合,主動承接上海功能外溢,包括區域產業鏈、價值鏈分工協作,制造業集聚化、高端化、服務化、綠色化,與上海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合作,放大同城效應。
在積極構建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方面,啟東將以最大力度構筑新型孵化模式、積聚創業創新資源、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建立研發、孵化、前窗在上海,生產、轉化、后台在啟東的區域創新共同體,形成南北對稱、兩翼齊飛的發展高地。
振華重工啟東公司廠區。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篤定高質量發展
從千年前牧漁墾荒的鹽鹼沙洲到改革開放初期“金山銀山一擔挑”的糧棉故裡﹔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民營經濟生根發芽,到海洋經濟、電動工具、建筑業等聞名全國﹔從過去交通閉塞、天塹阻隔的“神經末梢”到如今向海圖強、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啟東市委書記楊中堅表示,邁向新征程,啟東將以向海圖強走在前、跨江融合做示范的擔當作為,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推進啟東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作為南通統籌推進的大通州灣重要組成部分,啟東呂四港被列為一類開放口岸,呂四港區航道已正式通航,1個10萬噸級LNG液化碼頭、2個5萬噸級綜合海運碼頭、2個10萬噸級通用碼頭和2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也已投入使用。
首屆啟東發展大會召開次日,呂四港經濟開發區東港區衛華海洋重工一期項目正式投產,此項目是2022年江蘇省重大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年產港口機械及海工高端裝備600余台(套)。一期項目已於去年3月開工建設,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將於2024年全面竣工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港口機械及海工高端裝備產值20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超2000個,利稅總額超20億元。
塔吊林立,船隻穿梭。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所在的沿江岸線,十多年前還是一片荒灘,現在成了聞名全國的海工船舶類園區。上海振華重工啟東公司廠區碼頭邊,一艘大型海上風電安裝平台新近剛剛驗收交付。據該公司副總經理陳新華介紹,適應南通市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制造業集群的發展要求,公司發力海洋工程領域,產品主要有挖泥船、海上風電及海上特種工程裝備等。
為確保項目早開工、早投產,啟東高新區專門成立項目推進小組,堅持“代辦幫辦”制度和“零距離”溝通制度,為每個項目建立微信群,及時協調解決臨時用地、施工現場用電等問題,對項目備案、審圖、土地証、工程規劃許可証、施工許可証等全程幫辦協辦。
在衛華海洋重工項目投資方衛華集團董事長韓紅安看來,啟東江海岸線資源優越,有海岸線108公裡、江岸線70公裡,這是啟東的“硬實力”﹔以營商環境之優,謀項目建設之快,讓企業佔據C位,這是啟東的“軟實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