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量化指標、33項任務 江蘇將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周夢嬌攝
人民網南京11月9日電 (周夢嬌)近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11月9日,人民網從“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行動方案”專場新聞發布會獲悉,江蘇圍繞“世界聚合力”的三個能力,提出到2025年的13個量化指標,重點開展八大行動、落實33項任務,包括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打造聯動東中西開放的區域樞紐、構建“支點+樞紐”的省內開放格局等。
“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是什麼?據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倪海清介紹,“世界聚合力”體現為三個能力,即對全球資源要素的集聚流動力、配置增值力和輻射帶動力﹔“雙向開放”體現為四個開放,即東西互濟、內外聯動、進出平衡、面向未來的開放新格局﹔“樞紐”體現為三個樞紐,即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樞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
《行動方案》提出,江蘇圍繞“世界聚合力”的三個能力,提出到2025年的13個量化指標。其中,“集聚流動力”用國內國際貿易額、雙向投資額、港口集裝箱通過能力、中歐班列開行量、全貨機通航點等5個量化指標來衡量﹔“配置增值力”用外資總部企業數、外資研發中心數、跨境電商佔比、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佔比等4個量化指標來衡量﹔“輻射帶動力”用世界級產業集群、本土跨國企業、公共海外倉、海外營銷網點等4個指標來衡量。
《行動方案》要求,重點開展八大行動、落實33項任務。包括開放布局優化行動、外貿創新發展攻堅行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強化高端平台建設行動、制度型開放引領行動、開放通道暢通行動、數字開放樞紐建設行動、國際交流合作深化行動等。其中,外貿創新發展攻堅行動主要包括鞏固拓展國際市場、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爭創進口貿易優勢、鼓勵發展綠色貿易、創新發展服務貿易、積極擴大數字貿易等6項任務。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行動主要包括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構筑外資高端要素集聚高地、深度參與全球分工合作、培育本土跨國公司等5項任務。
為保障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行動方案》提出四個強化,即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強化服務支撐、強化安全保障,確保江蘇省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工作能夠扎實有效推進。
據悉,在《行動方案》起草過程中,江蘇同步梳理了“十四五”以來已出台的與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關的政策文件和43個重大項目,在貿易強省建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高端平台載體建設、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開放通道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財稅金融等7個方面,進一步明確了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的全方位、立體化支撐。下一步,全省還將出台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新版外資總部政策等政策文件,進一步夯實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的政策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