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最大人工水庫四年整治迎來蝶變 綜合治理讓水庫恢復“活力”

2023年11月13日07:10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受訪者供圖

江蘇,最具神韻、最為靈動的是水。這篇“水文章”裡,水庫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一環,主要作用於生活供水、防洪防澇、農業灌溉、水力發電以及改善生態等。據了解,江蘇現有注冊登記水庫950余座。

石梁河水庫作為江蘇省最大的人工水庫,生態意義和經濟意義重大而深遠。面對多年來非法採砂、無序養殖導致的生態環境惡化,2019年,石梁河水庫整治行動開始﹔今年,石梁河水庫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全面完成。

4年過去,石梁河水庫現在“變”成了什麼樣?11月9日—10日,記者走訪了石梁河水庫。

生態“欠賬”:

石梁河水庫“生病了”

雖已立冬,但石梁河水庫依然有著別樣的韻味。站在連雲港市石梁河水庫大壩邊上放眼望去,庫區裡一片金沙碧水、藍天倒映,不少水鳥也在岸邊棲息,整個庫區已經變成了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態公園……一幅天與地、人與水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映入人們眼帘。

很難想象,今日的這一片美景,昔日卻是一片無序、破敗、混亂的景象。

過去,石梁河水庫裡到處都是採砂船、亂七八糟的養魚網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事。“水面上全都是船和網箱,岸邊都是‘砂山’,空氣中彌漫著柴油的味道,甚至連水中的魚,吃起來也是滿嘴的柴油味。”今年78歲的陳建鄉是東海縣石梁河鎮劉金村退休教師,也是石梁河水庫歷史變遷的見証者,過去的這番場景,“痛心”是他最大的感受。

石梁河水庫地處江蘇、山東兩省交界處,是江蘇省最大的人工水庫,也是沂沭泗流域洪水東調入海的最便捷通道,水庫不但承泄上游洪水,而且具有調洪蓄水的作用,滿足下游90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需求。“上游的水帶來了很多的砂子,這些砂子質量非常好,是修建基礎設施很好的原材料。”連雲港市石梁河水庫管理處副主任張聖文告訴記者,水庫的這些砂子被不少人“盯”上了。

在暴利驅動下,從80年代起,不少人聞“砂”起舞,各種非法採砂船趨之若鹜來到這裡“撈錢”,甚至引發社會問題﹔此外,庫區周邊村庄土地資源貧乏,最少的一個村人均耕地不足0.16畝,村民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紛紛在庫區裡投下了密密麻麻的網箱來養魚……

“少數人通過採砂、養殖等相關生產經營活動導致庫區周邊鎮村道路損壞嚴重,交通事故頻發,大氣、水體遭到嚴重污染,生態環境惡化,水庫水資源保障和防洪保安能力明顯下降,社會矛盾多發頻發,周邊群眾反映強烈。”張聖文表示,生態被破壞,而且大多數人並沒有因此變富。

“石梁河水庫傾注了我們很深的感情。”陳建鄉的感受,當地村民也有同感。石梁河水庫早在1958年就開工修建了,當地老一輩村民很多參與了修建,修建期間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石梁河水庫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張聖文感嘆道。

2018年6月,石梁河水庫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列為重點督察整改事項﹔2019年1月,江蘇省水利廳致連雲港市政府《關於石梁河水庫砂石資源開採意見的函》提出“七個不開採”的要求,水利部淮委對無序網箱養殖提出了限期清理的明確時間﹔社會各界要求整治的呼聲也十分高漲……對石梁河水庫進行全面綜合治理已經勢在必行。

2019年,連雲港正式打響了石梁河水庫“保衛戰”。

壯士斷腕:

綜合治理讓水庫恢復“活力”

2019年,為創新開展生態修復,深入推進幸福河湖建設,連雲港市委市政府依托河長制的全面推行,建立連雲港市石梁河水庫保護開發聯席會議制度,開始對石梁河水庫實施全面綜合治理,非法採砂治理攻堅戰、“兩違”整治攻堅戰、網箱清理攻堅戰、“三無”漁船清理攻堅戰這四大攻堅戰相繼打響。

這場“保衛戰”打得異常艱難。“不少採砂船由黑惡勢力所把控,他們用了很多手段來阻止。”連雲港市水政監察支隊支隊長范運濤介紹,在治理初期,黑惡勢力對抗工作人員阻止對非法採砂船進行拆除,甚至連執法人員的生命都受到了他們的威脅,“‘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一點都不夸張。”

對此,以范運濤為代表的執法人員並沒有氣餒,他用“壯士斷腕”4個字表達出了治理的決心。2019年3月市政府成立專班,進行了歷時8個月的採砂綜合治理。“面對黑惡勢力,我們聯合公安機關予以堅決掃除﹔面對非法採砂的群眾,我們上門宣傳法律,耐心勸導說服。”范運濤表示,在掃除了黑惡勢力的同時,還清退砂場106座,拆除洗砂機214台,拆解採運砂船1805艘,恢復灘地360萬平方米,一舉結束30多年非法採砂。

以東海縣石梁河鎮王埠村的王葉坤為例,他在工作人員的勸導下成功轉型,是治理無序採砂的一個縮影。他2017年下水的一艘新船,在2019年綜合整治期間仍想繼續採砂,相關部門對他進行多次勸說引導教育,向他反復闡明石梁河水庫生態治理的決心。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非法的,便配合工作人員對船舶進行了拆除,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之后成立了國有採砂公司,每立方採砂收入中提取10元作為鄉村振興引導資金,為群眾謀福利。”張聖文說。

對“三無”漁船和非法網箱治理也很難,個別群眾一開始不理解。“我們發動鄉鎮干部駐村工作,入戶宣傳,逐家解決,採取轉業、安置等各種措施﹔同時,還成立助賣小組,積極聯系周邊市場,幫助群眾解決售魚難題,盡最大努力來保障群眾的權益,減少群眾的損失。”范運濤說。

贛榆區班庄鎮歡墩埠村網箱養殖戶滕學磊就是“轉型”的代表。“治理之前,我有300多個網箱,但魚的品質很差,還有柴油味,其他養殖戶無序競爭,再加上魚販子壓價,並沒掙多少錢。”滕學磊告訴記者,最初他以為不讓養魚了,心裡很抵觸。

然而,政府對他進行宣講和引導,對網箱養殖進行了有序管理。庫區水質改善了,魚的品質提高了,同時還成立了合作社保護了自身利益,魚的品牌效益出來了,現在石梁河大魚遠近馳名,供不應求,收入不降反升。現在滕學磊一共有200個網箱,“我現在每年收入有10多萬元。”

“由於養殖戶需要自行投喂餌料,導致水體惡化。”張聖文介紹,2021年1月,相關部門縣區聯合行動清理網箱,整個網箱清理僅用4個月時間,銷號庫區無序網箱10.5萬隻,恢復水面415萬平方米,清理涉漁“三無”船舶3771艘,水庫滯留涉漁“三無”船舶實現動態清零﹔還根據養殖戶的需求、特長,積極幫助養殖戶再就業,水質也從過去的劣Ⅴ類變為現在的Ⅲ類水。

生態“富”民:

好風景孕育新經濟

“治水與發展偕行,讓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實現人水和諧,才是對‘兩山’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忠實踐行。”連雲港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葛延波表示。連雲港通過實施“生態修復、碧水暢流、道路通達、鄉村建設、文旅融合”五大工程50項任務,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構筑發展新優勢,努力實現“一湖好水、一尾好魚、一幅美景、一片祥和”的高質量發展目標。今年8月份,石梁河水庫高分通過水利部淮委幸福河湖建設驗收。

自石梁河水庫生態修復一、二期工程啟動以來,已累計完成投入6億元,生態復綠380萬平方米﹔ 55公裡環湖防汛搶險道路建成貫通﹔完成新沭河、石門頭河、西朱范河、朱范河4條入庫河口整治,恢復河口濕地110萬平方米﹔完成17個截污治污示范村建設﹔珍稀鳥類、魚類種群數量明顯增加﹔清水進城沿線主要河流新沭河、薔薇河、東鹽河等水質均達到Ⅲ類,全市國省考斷面水質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將石梁河水“北引南調”,為市臨港產業區提供應急水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效應已經顯現。

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石梁河水庫從過去的“地雷庫”變成今天的“錢袋子”。水庫治理的“前半篇文章”書寫已接近尾聲,生態“富”民高質量發展的“后半篇文章”已經全面啟動——

端上生態“金飯碗”。“漁業養殖推行‘生態散養+生態高效養殖+標准化養殖’‘國有企業+鄉鎮合作社+農戶’養殖新模式,讓周邊群眾共享漁業發展的增值收益。”連雲港市交通集團副總經理王兵介紹。目前,石梁河水庫庫區成立了以周邊鎮村、國有企業、管理單位黨組織為主體的黨建聯盟,共同推進鄉村振興,啟動9450畝標准化水產養殖區,“石梁河大魚”初步形成了生態有機魚品牌,形成了富民支柱新產業,並依托水庫的生態資源,東海縣、贛榆區積極發展農業採摘、房車基地等建設,因地制宜壯大庫區“美麗經濟”,帶動周邊群眾走上綠色致富之路。

打好旅游“特色牌”。石梁河水庫先后舉辦清水進城啟動儀式和“連雲港市第二屆海陵湖文化旅游節”啟動儀式,陸續開展龍舟賽、美食文化節、“連天下”精品農產品展銷和起魚表演。此外,分別在“谷雨”“端午”“小暑”“秋分”“冬至”等不同時節舉辦文旅活動,漁人碼頭、親子園等景點向游人開放,市縣均已開通石梁河水庫旅游專線……石梁河水庫正成為周邊旅游新熱點。

贏得群眾“好口碑”。連雲港市石梁河水庫保護開發聯席會議負責人尹飛介紹,在石梁河水庫整治行動前,數次對群眾宣講政策,聽取訴求﹔水庫整治后,根據養殖戶的需求、特長,積極幫助養殖戶再就業。成立國有企業採砂,年開採量約200萬立方米,每立方米採砂收入中提取10元,作為鄉村振興引導資金,2021年、2022年分別達到1404萬元、1250萬元。

“捧得金山來、留得青山在”。連雲港市委黨校馬列教研室講師柴靜認為,石梁河水庫治理表明,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統籌當前與長遠,注重協調整體與部分,既考慮環境治理的問題,又考慮群眾生活的問題,既考慮保護修復的問題,又考慮合理開發的問題,拓寬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轉化通道,讓好環境成為好產品,好風景變為新經濟。(姚政宇 許海燕)

(責編:黃竹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