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江蘇宜興:做強做優鄉村特色產業
《人民日報》 2023年11月18日 第 06 版 版面截圖
原標題:江蘇省宜興市——做強做優鄉村特色產業(鄉村行 看振興)
竹林隨風搖曳,清澗山間流淌。冬日下午,江蘇省宜興市湖公式鎮洑西村,村民易和生從房前屋后的烏飯樹薅下3斤樹葉,榨出綠中帶紫、清香扑鼻的汁液,泡進糯米中。靜待一晚,蒸熟晾干,就成了黑亮亮的江南特色烏米飯。
“一斤烏米飯賣5元。”58歲的易和生種了半輩子稻米、板栗和毛筍,因缺乏銷路,收入隻夠糊口。直到村裡民宿發展起來,他才“種啥都掙錢”。烏米飯剛做好,就端上了同村黃亞雲開的民宿的餐桌。
地處天目山余脈,開礦山賣石頭曾經是湖公式鎮的主要產業。在琉璃瓦廠工作的黃亞雲用“炮聲隆隆、灰塵漫天”形容當年場景。隨著宜興市啟動宜南山區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工作,當地礦山宕口、石灰窯、琉璃瓦廠等300多家企業陸續關停淘汰。
那時30歲出頭的黃亞雲不甘就此失業,她發揮燒菜特長,租下廢棄廠房開起村裡第一家農家樂。“生態治理后的綠水青山,一定會吸引游客。”
游客越來越多,她向村裡打報告,先自建了16個房間,再租賃村集體閑置資源,增加18個房間。2014年,農家樂發展成民宿,3年前又升級為度假酒店。
“村裡給了我很多幫助,也聘我做旅游顧問,希望我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從動員在自家民宿端盤子看吧台的熊玉霞開始,黃亞雲手把手地教鄉親們開民宿、搞採摘。
洑西村的民宿有一個共同點——吧台旁的醒目位置,都有展示櫃幫老鄉帶貨:百合、板栗、筍干、烏米飯,方便游客購買。
“民宿發展了,農副產品也不愁銷路。”易和生逐年擴大承包規模,目前種烏飯樹2畝、楊梅林30畝,年收入10萬元。
村黨總支書記曹志華介紹,鎮上出台鄉村旅游扶持政策,每增加一張床位,補貼750元﹔村裡也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美化,並成立旅游合作社和民宿協會,引導民宿差異化發展、種植戶特色化經營。
目前,洑西村的145家民宿及農家樂,像散落在青山綠水間的一顆顆珍珠,用美景美食、農事體驗、品質度假串起了農旅融合的產業鏈。每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旅游產值1.5億元,全村4500多人中有1/3從事民宿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4.5萬元。在洑西村帶動下,“民宿村”逐步輻射湖公式鎮9個村、茶場、社區,助力1萬多農民增收。
“推動產業振興,我們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宜興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萬年青介紹,突出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地域特點,創新頭雁引領、聯農帶農機制,發展富民產業集群,做強做優鄉村特色產業,讓更多農民從中獲益。
夜裡10點,站在丁蜀鎮西望村主街上向兩邊望,幾乎家家戶戶燈火通明……
“直播間的伙伴們,我們村做紫砂壺已有近400年歷史。現在展示的貼花工藝,是我母親的拿手絕活……”走進村民范旅葉家中的工作室,他將鏡頭對准正裝飾茶壺的母親錢俊亞。隻見一根泥條被搓扁、嵌進壺身,一枚竹刀刻出細節,不一會兒,“個”字形竹葉圖案就在壺上“貼牢”,贏得粉絲連連點贊。
“雖說村裡人人會做壺,但以前都是小作坊,做一把壺隻能賣三五十元﹔現在工藝提升,做壺能賣到五六百元。如今,我家都蓋起小別墅了。”結束直播,錢俊亞拿出兩個壺說:左邊的舊壺,蓋子都對不上﹔右邊的新壺,嚴絲合縫,壺嘴和壺把都保持水平,兼具實用性與美感。
技藝突飛猛進,錢俊亞坦言是因為近年來參加了10多次村裡紫砂合作社組織的培訓班,由西望村黨總支書記、高級工藝美術師范澤鋒等免費授課。
“立足鄉土資源紫砂泥,將原本低端的家庭作坊培育成從原材料加工到制坯、燒制、銷售的產業鏈條,讓村民在產業鏈上找到崗位。”范澤鋒說。近年來,紫砂合作社請來工藝美術師,向村民們傳授制壺技藝,每年培訓50次,累計培訓2萬人次﹔每年舉辦展覽、比賽,提升市場知名度。目前,全村近七成村民從事紫砂壺產業,還吸引不少大學生返鄉創業。
“依托本地優勢特色產業,挖掘農業多重功能,開發鄉村多種價值,打造產業多種形態,宜興積極探索開拓共同富裕實現路徑。今年前三季度,宜興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1萬元,增幅為6.3%。”萬年青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