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人才與產業“無縫對接” 南京市集成電路校地融合發展大會在浦口舉辦

圖為大會現場。浦口高新區供圖
11月18日,南京市“走進高校·共謀發展”系列活動——走進南京郵電大學專場活動舉行。當天,南京市集成電路校地融合發展大會在浦口區召開,該活動旨在搭建產學研用合作橋梁,進一步優化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加速構建“校地”“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南京市——南京郵電大學校地合作座談會是此次活動的首個環節。會上,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黎輝表示,南京郵電大學與浦口共建南郵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創了產教才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學院直接建在產業園區,實現人才與產業的“無縫對接”。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郭宇鋒介紹,今年3月,該校與浦口區政府簽約共建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產教融合學院)和射頻集成與微組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浦口分實驗室,努力構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希望通過此次大會,將大學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教育優勢和南京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緊密結合起來,深化行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他說。
據了解,近年來,浦口區聚焦集成電路產業,優化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能級、構建產業生態,這一產業已成為該區增長速度最快、工業佔比最多、新引進項目集聚度最高、未來發展潛力最大的產業之一。
高能級的產業發展釋放出大量人才需求,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快速迭代更新也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支撐。近年來,浦口區積極開展校地、校企、區域之間的人才交流培養,吸納高校人才落地園區創新創業、就業,持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尤其是浦口高新區,當前其已與南京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20余所高校開展合作,以產業鏈為核心、校地融合為抓手,推動人才“量身定制”,實現校地企三方共贏。
今年9月,400余名研究生正式入學位於浦口高新區的南京郵電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怡欽是該學院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在園區,我們可以經常接觸到企業,了解企業所需要的技能,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前幾天,我們去了浦口區的一家集成電路企業,參觀了實驗室和車間。”談及與傳統學習模式的區別,他感嘆,“在這裡,離企業更近、產業更近,我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更清晰了。”
大會現場。浦口高新區供圖
此次大會上,浦口區被授予紫金山產才融合(集成電路)示范基地、浦口區校地聯合人才培育中心稱號。同時,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人才儲備基地、江蘇省集成電路學會封測專委會、南京市集成電路封測人才培養共同體正式揭牌,南京郵電大學與南京鼎華智能系統有限公司等8家浦口企業共同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
近年來,浦口區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不斷加強創新主體培育,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活動中,“芯成果”集成電路成果交易平台上線啟用。作為全國首家針對集成電路領域成果交易的專業平台,它將為企業提供核心功能全流程服務。
南京集成電路校地融合聯盟成立。浦口高新區供圖
當天,由南京郵電大學、浦口區人民政府牽頭,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國家芯火平台(南京、合肥、杭州)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多家單位聯合發起的南京集成電路校地融合聯盟揭牌成立。未來,該聯盟將吸引更多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加入。(肖思思 唐君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