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共論遺產保護利用之道 江蘇發布20世紀建筑遺產系列成果

2023年11月19日15:40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活動現場。蘇瀟煌攝

活動現場。蘇瀟煌攝

 11月18日上午,“光陰裡的建筑——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利用”學術對話暨江蘇20世紀建筑遺產系列成果發布活動在南京舉行。本次活動發布了《光陰裡的建筑——江蘇20世紀建筑遺產》繪本及系列視頻等“六個一”系列成果,《江蘇20世紀建筑遺產志》編撰工作也於當天正式啟動。該活動由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江蘇省文旅廳與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主辦。

江蘇擁有豐富而璀璨的20世紀建筑遺產,自2016年起已公布的8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中,江蘇共有66處入選,數量在全國位於前列。這些承載了中國近代百年滄桑巨變的20世紀建筑遺產,至今仍生動地活躍在城市中,構成了城市文化氣質的底色,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文化特質和民族情感,也成為城市活力再生和魅力彰顯的重要空間載體。

近年來,江蘇在城鄉建設中系統推進歷史文化保護實踐工作,江蘇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啟動省級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立法工作,組織起草《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決定》,預計年底將正式出台。同時,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與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同主辦的“江蘇·建筑文化講堂”走進中山陵音樂台、金陵兵工廠舊址等20世紀建筑遺產,以期讓更多的20世紀建筑遺產被公眾所認識、關注和喜愛。

“當前,江蘇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共同推動包括20世紀建筑遺產在內的城鄉歷史文化遺產融入城市更新行動、融入鄉村建設行動、融入區域特色發展、融入現代百姓生活。”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學鋒說。

在建筑遺產保護與利用學術對話環節,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高度肯定江蘇近年來在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他認為,江蘇的探索為全國提供了多元路徑,不僅讓建筑遺產成為深受社會大眾喜愛的日常空間,更通過一系列社會推廣活動,讓大眾加強對建筑遺產的價值認知。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周嵐分享了江蘇20世紀建筑遺產研究情況。她介紹,江蘇20世紀建筑遺產具有開近代風氣之先、代表性建筑遺產多、大師設計精品眾多、建筑遺產保護利用方式多元等特點。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南通,不僅保留了當時張謇建設的“七個全國第一”,包括全國第一個民營資本集團、民立師范學校、制造學校、公共博物館等,還在城市層面進一步深化與“中國近代第一城”相關聯的歷史遺產的調查研究、登記、公布,推進唐閘工業遺產申遺工作。(蘇瀟煌)

(責編:顧姝姝、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