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江蘇淮安:十萬問卷直面人民滿意教育

2023年11月20日13:12 | 來源:淮安市人大
小字號

教育,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供給,一頭連著每個孩子的命運和每個家庭的未來。抓教育就是抓發展,謀教育就是謀未來。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對教育公平的關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和強烈。為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殷切期盼,今年8月份以來,淮安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市開展“人民滿意教育評議”活動,市縣人大上下聯動、五級代表廣泛參與,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准”字當頭,聚焦教育精准把脈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淮安當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實踐課題。

淮安市人大常委會迅速傳達落實市委八屆六次全會關於加快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最新要求,積極探索人大監督工作新路徑,以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特別是“縣中振興”為導向,在全市范圍組織開展“培養‘四個自信’孩子,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問卷調查。

“您認為影響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您發現‘雙減’在實施中還存在哪些不足?”

“您覺得當前淮安教育還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

精准面向特定群體,此次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02659份,征求84729名學生家長、14462 名教師、400名校(園)長、2855名人大代表和213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工作者參與問卷調查,參與人數超12萬人,涉及具體問題和建議7032條。

一項項調查反饋的詳實數據,一件件群眾反映的鮮活事例,既為充分摸清全市教育現狀、更好回應群眾訴求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淮安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人大力量。

用好用足人代會平台,在9月份召開的淮安市九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全體市人大代表同樣收到了這份“培養‘四個自信’孩子,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調查問卷,正式拉開了本次人民滿意教育評議的序幕。

“這份調查問卷是對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次檢驗。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我將通過此次問卷來發現問題、查找不足,進一步提升個人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市人大代表、淮安區三堡中心小學教師龐其芳說。

“開展人民滿意教育評議,彰顯了我市對教育工作的重視,有助於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規范辦學行為、強化師德師風、提升教學質量,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全社會共同發力。”市人大代表、江蘇省清江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欣表示。

“深”字發力,聚焦問題傾聽民聲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把對策提實,淮安市人大常委會成立工作專班,常委會領導赴全市各縣區,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視察,召開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等多輪次座談會。各縣區人大常委會在評議專班指導下,廣泛征求當地群眾和人大代表對培養“四個自信”孩子,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基層最真實的情況,傾聽家長和一線教師的聲音。

“縣中發展與市直和周邊差距明顯”“ 學前教育受出生率下降影響顯現”“雙減改革仍然繞不開升學指揮棒”……在評議調研中,一個個教育現實問題被擺上了桌面。

通過對調查情況的匯總分析,群眾反映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以及“校外培訓、有償家教”等問題上。其中,有65629名受訪者認為淮安教育仍存在“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以及“擇校熱”問題,佔受訪者63.9%,是各個群體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

很多家長感嘆,從學前教育“公辦園”與“民辦園”的取舍,到義務教育“學區房”與“學區外”的糾結,能否上一所優質園、優質校,已經成為孩子將來能否獲得更好發展的基本要件,期盼真正把“上好學”、培育“好學校”作為民生大事來抓,緩解家長“擇校”焦慮。

縣中是一個地區教育的龍頭,辦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不再是單純的教育問題,更是關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我市多年來形成的主城區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縣域普遍薄弱現狀,以及在屬地招生同時仍然允許名校跨區“掐尖”招生,與群眾對教育優質均衡要求很難適應。

不少學生家長坦言,縣中長期“塌陷”已經對教育生態造成損害,希望政府回應期盼,加強優質師資引入機制,優化教師隊伍,辦好均衡有特色、公平有質量的高中教育,重塑縣中品牌,重拾百姓信心。

“校外培訓班少了、作業負擔輕了,睡眠、運動的時間增多了”“學校課堂教學更高效,作業設計更科學,課后服務水平質量更高”……“雙減”實施兩年來學生和家長的切身感受,展現出可喜成效,但也面臨著新挑戰。出於升學競爭目的,學科類培訓仍有巨大需求,有19157名家長表示仍存在違規組織學科類培訓情況,佔受訪家長31.7%。

校外培訓和補課對於這些機構和教師來說是“印鈔機”,對家長卻是“抽血機”,對社會更是“離心機”。不少家長呼吁政府應切實解決違規培訓、有償補課等教育亂象,減輕家庭的教育支出與家長精力負擔,還家長親子時光,還孩子快樂童年。

“實”字著眼,聚焦期盼推動振興

當前,淮安正以“縣中振興”為突破口,全力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如何運用?教育失衡的發展困局如何破解?縣中振興的美好願景如何實現?12萬名參與者是回答者,更是出題人。

淮安市人大常委會認真梳理全市學生家長、教師校長、人大代表和各界的意見和訴求,以300多頁的問卷調查為基礎,組織撰寫了《培養“四個自信”孩子,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淮安市“人民滿意教育評議”調查報告》。在總結人民群眾對於孩子“上好學”、老師“教好書”、學生“真減負”、縣中“真振興”的“四個期盼”同時,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結構、師資力量、雙減矛盾、縣中困境四大突出問題,逐條提出對策建議:

針對孩子“上好學”,評議提出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政主導,堅持保障托底,堅持全面育人,專題研究制約教育發展尤其是“縣中振興”突出問題,重點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針對教師“教好書”,評議提出要以發展為導向,建立覆蓋市直與縣區的校長教師常態化交流制度,配強管理團隊,強化師資建設,推動師資均衡,獎勵性績效向教學壓力大和業績突出的一線教師傾斜,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良好生態。

針對學生“真減負”,評議提出要以改革為動力,強化學校的教書育人主陣地作用,深化招生改革,深化辦學改革,深化雙減改革,在全市所有縣區實施統一招生政策,形成維系淮中品牌與推動“縣中振興”的“雙贏”格局。

針對縣中“真振興”,評議提出要以振興為目標,將提升學前和義務教育質量作為推動“縣中振興”的基礎和根本保障,夯實基礎教育,加強教研指導,提振縣中動力,支持引進名校資源合作辦學,推動縣中走高質量發展振興之路。

在此基礎上,淮安市人大常委會將扎實推進評議成果的轉化運用,著力做好評議“后半篇文章”。將評議中經過充分論証、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轉化為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辦法、政策制度,將評議意見以及問題清單交政府研究處理,推動政府及相關部門限期報告整改情況,做好評議意見落實。

淮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史志軍對此次“人民滿意教育評議”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人大能夠緊緊圍繞市委工作重心和人民群眾期盼開展監督,把當前教育存在的情況、人民群眾的期盼,發展薄弱的環節,都分析得非常透徹精准,並且提出從教育、教學、教研、教師多向並進、協同發力的建議,為市委決策提供了科學參考,體現了助力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為。

“開展評議的根本意義在於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希望通過此次教育評議,能夠堅定辦好人民教育的初心使命,深入教育推進各項改革,增強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擦亮‘學在淮安’品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淮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范更生表示。(唐川 王穎 楊尚 黃秋怡)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