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學者參與揭開1.4萬年前南極冰蓋退縮之謎

2023年11月21日07:07 |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小字號

  日前,中外科學家共同合作,揭示了南極冰蓋冰下融水的釋放和冰蓋退縮、海平面上升之間的直接聯系,為預測未來南極冰蓋可能的變化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

  地質記錄表明,南極冰蓋在末次冰消期,也就是約1.8萬年至1.1萬年前曾存在幾次快速的退縮過程,可能與冰下融水排放導致的冰蓋失穩有關。然而,由於缺乏直接的地質証據,冰下融水排放與南極冰蓋快速退縮之間的聯系尚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濤與合作者,將冰蓋附近的海水鈾同位素組成作為記錄冰下融水釋放的潛在指標。而一種生活在水深200米以下的珊瑚類群——深海珊瑚,為他們提供了研究線索。通過測量南大洋德雷克海峽深海珊瑚樣品的年齡和鈾同位素組成,研究團隊獲得了末次冰消期以來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鈾同位素演化記錄。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濤說:“我們通過對比已有的地質記錄,發現可能是當時上涌流的溫度以及強度的加強,導致了冰蓋的不穩定性,從而促使了底部融水的釋放、冰蓋的退縮。”

  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們認為,冰蓋退縮帶來的融水不僅會導致海平面升高,還會影響海氣交換,改變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對全球碳循環有明顯影響。

  李濤說:“我們現在正處於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海水的溫度其實也在慢慢升高的,從而導致我們在末次冰消期看到的類似現象在未來的南極洲可能會發生。”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周忱 張健 陳超 夏敬棟 編輯/張萌)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編:黃竹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