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江蘇儀征: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建好鄉村振興“示范區”

2023年11月23日16:31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省儀征市聚力穩產保供、農村人居、要素強農等重點工作,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建好鄉村振興“示范區”。

聆聽一線聲音

“水稻收割后通過稻草還田增加肥力有什麼技巧?今年秋播選擇什麼良種?”近日來,儀征市不少農業專業的黨員干部、人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蹲點式、跟蹤式、體驗式調研,竭盡所能為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排憂解難,推廣各項防控技術,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經過田間測產,今年儀征水稻畝產有望超過665公斤,產量高的田塊畝產達到750公斤以上。

鄉村振興,關鍵要解決農民增收,實現農村富裕。儀征市用好“四下基層”等做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開展訪一個村組、進一個車間、入一次網格、到一個窗口等“四個一”微調研,採取“四不兩直”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的地方實地察看、進行座談、詳察細問、解剖“麻雀”,切實摸清實情。

走訪調研發現需求,上門服務解決需求。針對農民、致富帶頭人等技術缺口,儀征市組織專業技術型黨員干部、技術骨干等成立農機科技志願者服務隊。“今天他們來到田頭指導我們如何進行農機具保養,降低損耗,延長使用壽命,這些知識非常有用,相當於幫我們降低了生產成本”,儀征壯禾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金偉對上門服務的儀征農機科技志願者服務隊贊不絕口。秋收期間,53名志願者全員出動,深入田間地頭,對全市1500台農機具進行全面檢修,全程跟蹤並提供技術指導,排除故障,杜絕農機具“帶病作業”,實現收割、烘干等全面機械化。

解決一線問題

“種植效益高不高,農業專家技術指導確實很重要,今年我們拿出200畝地專門進行‘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在每畝收獲800斤玉米情況下,可增收200斤大豆。”儀征市月塘鎮種植戶張世清最近心裡樂開了花。“村裡的干部剛開始向我們推廣這個新型種植模式時,我們還有顧慮,后來市裡和鎮裡的農業技術專家到我們村舉辦專題培訓班,還到田頭給我們面對面進行技術指導,增強了我們信心。”

奔著問題去、盯著難題改、向著實效求,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針對收集上來的問題,儀征市建立“逐項調度、逐項銷號”的制度,從人才、資金、政策等層面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問題“發現一起、跟辦一起、化解一起”,以問題化解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目前,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已推廣到9個鎮,種植面積達到1900畝。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垃圾清運不及時、污水處理措施不夠健全、居民參與度不夠高”等問題,儀征市深化村庄清潔行動,通過園區鎮互查、無人機抓拍、“紅黑榜”通報等多渠道,建立環境督查“立體網”,通過印發倡議書、文明家庭評比和積分制等形式,形成基層干部帶頭、群眾集體參與,全力建設美麗鄉村的良好局面。

匯聚一線智慧

“我們發展高效農業促增收,小麥和菊花輪種,每年增收約15萬元。”“我們培育特色林下種植赤鬆茸項目,今年採收鮮菇超6萬斤,銷售額超60萬元,帶動100多位村民家門口就業。”……近日,儀征市劉集鎮舉辦“百雁爭鋒——村集體經濟發展”擂台賽,村支書上台晒家底、亮絕活、談強村富民舉措,評委辛辣點評、現場打分,掀起一場鄉村振興頭腦風暴。

儀征市將學習“千萬工程”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必修課,通過書記領學、黨員研學、群眾跟學,以學促干,走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市委出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干部激勵辦法》,建立村集體項目增收分紅機制,每年從村集體經營淨收益中拿出20%的比例,用於激勵為村集體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村干部,最高20萬元。舉辦“百雁爭鋒”村集體經濟發展擂台賽,提拔5名實績優、思路清、群眾公認度高的村書記進入鎮領導班子,進一步鮮明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導向。

在開展擂台競逐的同時,儀征市還注重統籌協調,打破各村行政區劃界限,市鎮設立3000萬元共富基金,將各村分散的資金和資源集中起來,抱團發展村級經濟。劉集鎮設立倉房村、夏窯村等中藥材種植集中抱團點6個,種植中藥材白芷合計365畝,村均增收近20萬元。月塘鎮4個村抱團建設聯合共富工坊,打造茶葉制作、銷售、品嘗特色一條街,發展壯大“綠楊春茶”品牌茶葉,形成以茶葉種植、加工、銷售、文旅為一體的融合發展模式。(儀征市委主題教育辦公室)

(責編:耿志超、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