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拒絕“內卷” 長三角協同創新攜手繪就創新好風景

2023年11月23日07:20 | 來源:江蘇經濟報
小字號

  上個月,長三角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門共同發布10項“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協同創新典型實踐案例”,一批創新舉措和成果閃耀登場。不久前, 最新出爐的《2023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發展研究報告》顯示,長三角區域2023百強機構在發明總量、發明質量、影響力、協同創新、全球化五個維度綜合表現全面提升。眼下,協同創新正成為撬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之一。“協同創新是趨勢所在,不僅體現在地區間、主體間,更體現在技術間、產業間。” 江蘇省科技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表示,長三角協同創新,帶來的是更多創新成本的降低,更多技術的擴散,最大程度避免創新“內卷”。

  分工協作,創新駛入快車道

  2019年啟動建設,2021年完成點火調試,不久前,CTF#1燃燒室試驗平台成功開展燃氣輪機燃燒室天然氣摻氫試驗……在江蘇中科能源動力研究中心,推動先進燃氣輪機自主創新的腳步正不斷加速。

  我國燃氣輪機行業與國際領先水平相差至少15-20年,要趕超領先水平必須有世界一流的燃氣輪機研究設施。在此背景下,一項由中國科學院統籌、江蘇中科能源動力研究中心和上海浦東先進能源動力研究中心共同參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項目啟動建設。

  規模大、指標高、系統復雜,項目多數試驗台和核心部件的設計、研制在國內都屬於“無人區”。於是,上海、江蘇兩地參建單位立足各自優勢,分別圍繞壓氣機、燃燒室、透平等關鍵部件,分工互補,高效協同。同時,上海電氣、國家能源集團電科院、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等多家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也圍繞相關課題積極展開產學研合作。邊建設、邊調試、邊運行,項目組相繼攻克了氣動熱力、燃燒、傳熱、材料、結構、強度、控制等多專業強耦合難題,完成了試驗台的方案和工程設計,目前各試驗台已經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項目建成后,將填補我國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空白,為我國燃氣輪機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開發提供先進的研發試驗平台、合作交流平台和開放共享平台。

  立足各自優勢分工協作,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共同體在長三角崛起,助推創新駛入快車道。在無錫,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牽頭,聯合無錫中微騰芯電子有限公司等8家長三角乃至我國在該領域具有領先技術優勢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組成科技創新共同體,打造的“高速大容量存儲器檢測公共服務平台”正成為不少企業的堅實依靠,助力存儲器從研發走向應用。項目啟動建設兩年多來,已先后突破10余項測試方法與技術,建立了涵蓋功能、性能和可靠性三大方面評測指標體系,累計為40余家企業提供超過160次的測試服務,加速相關產品從研發到應用落地。“成員單位覆蓋了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系統應用、標准制定等產業鏈細分領域。它們深耕領域多年,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為平台添磚加瓦。” 無錫中微騰芯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凱虹表示。

  共建共享,“聯”出產業新未來

  在無錫蠡湖之畔,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大樓裡,“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閃爍著盈盈綠光,吸引著人們一探神奇的超算世界。“超算是科技與企業創新設計的必備基礎,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超算的‘玻璃房子’時代已成過去,如今算力需求持續攀升,我們應抓住發展機遇,既要把超算用好,更要注重超算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說,借鑒互聯網的發展經驗和成功做法,中心正從追求性能驅動向追求應用實效驅動轉變,推動超算邁進新階段。“以互聯網思維運營超算,構建互聯網化的算力運營和服務體系,變提供超算算力為提供超算應用服務,這將帶來超算互聯網在應用模式上的巨大變化,不僅為國家實驗室等大型研究機構提供超大算力支撐,也將為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提供有益探索和先行示范。”

  去年2月,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和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合作研發“超算互聯網系統集成與服務平台構建及應用”項目,共同推進技術開發和超算互聯標准研制。“超算互聯網通過制定資源接入、共享、交易等規范,構建具備資源共享與交易能力的公益性資源平台,將來自各級超算中心、雲計算企業、科研機構等不同來源的算力、數據、軟件、應用等抽象為統一的超算資源並整合到一起,為科研、生產、生活等提供高效專業的超級計算服務,實現超算算力的互聯互通與有效整合。” 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研發工程師葉躍進介紹,“未來,超算互聯網有望實現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之間每秒千億字節的高速網絡互聯互通,聚合每秒幾百億億次的運算能力。同時,也有望降低超算應用的復雜性,降低超算軟硬件適配優化的難度與成本,讓算力像電力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賦能千行萬業。”

  據悉,到今年年底,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將完成對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的算力聚合並試運行。

  共建共享,產業加速蝶變。上海嘉定聚焦智能傳感,江蘇無錫發揮先進封裝優勢,浙江杭州致力新型存儲,安徽合肥突出高端計算……由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正致力推進平台實現設備升級和技術延伸,突破“感存算一體化”領域核心技術。據悉,項目自共建以來,已吸納長三角區域13家優質核心企業參與,擁有10多個專業中試平台,整合四地中試設備超500台套,組織參與國家級重大項目10余個。平台的建設極大推動著無錫、上海、杭州、合肥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合作。

  促進落地,能級提升正當時

  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背后,長三角協同創新的經驗在不斷凝結,創新的征程越走越遠。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探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更高水平的合作模式正逢其時。

  “下一步,長三角協同創新要大力度推進應用場景的一體化部署,加速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在長三角率先實現概念落地、場景落地、產業化落地﹔推進創新共同體建設,支持區域內的龍頭企業、優勢學科資源和新型研發組織組建需求牽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靈活的創新共同體﹔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支持生物醫藥、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在張華看來,江蘇產業門類完備,科教力量強,應成為長三角協同創新的主要承載和引領示范區。

  今年4月,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安徽省科學技術廳聯合制定《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實施辦法(試行)》。辦法明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資金主要由中央關於引導、支持地方科技創新發展的資金進行安排,三省一市應共同加大投入,擴大長三角聯合攻關的資金規模,鼓勵長三角地市縣級共同投入。同時提出,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聚焦2-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區域協同解決的創新需求,分批布局、協同攻關,生物醫藥類可以裡程碑式分段推進。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圍繞重點產業培育、科技惠民示范等,自主布局聯合攻關。

  協同創新之下,長三角風景正好。(洪姝翌)

(責編:黃竹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