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私自拍打拓印南京城牆磚 管理部門將追究其責任

視頻顯示男子正在拓印城牆磚上的銘文
南京明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而城牆上大量明城磚的銘文至今清晰完整,記錄了城磚燒造的產地、工匠、負責人等,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然而,近日網友發布視頻爆料,有人攜帶工具私自在南京城牆上拓印城磚銘文,對文物本身造成了破壞。
一邊捶拓城磚,一邊吹噓拓得完整
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一名男子在南京城牆上將一張長方形拓印紙貼附在城磚上,不停地在捶打著紙面,將銘文拓印在紙上。面對其他游客的詢問,該男子自顧自繼續操作還驕傲地吹噓道,就連博物館裡的都不一定能找到這麼完整的銘文磚,做出這麼完整的拓片。
南京明城牆作為明代護衛京師的城垣,營建時實施嚴格的質量監督體系,明城磚上的銘文記錄了城磚產地所在的府州縣、燒磚工匠和各級質檢負責人的姓名,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探究城牆營建歷史、跨越650多年“對話”的重要載體。因此,南京的明城磚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是研究的重點對象。
法律規定:個人不得擅自拓印文物
對於網友的視頻爆料,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男子是以普通游客身份進入城牆景區的,但其私自拓印的行為違反了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屬於違法行為。目前中心還未找到具體人員,但將把相關情況向南京市文化綜合執法總隊反映,追究該人員責任。
“個人不得擅自對文物進行拓印。”這位工作人員介紹,2011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文物復制拓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復制、拓印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2015年4月正式實施的地方法規《南京城牆保護條例》第十九條也明確規定:城牆的城磚、條石、內包夯土、門楣、碑石、擂石及古建構件等屬文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城牆上的城磚銘文不得擅自拓印。
延伸閱讀
拓印對文物有影響,有嚴格限制和監管
記者了解到,拓印技術歷史悠久,原本是一種印刷方式,后廣泛用於對石刻、青銅器等文物表面文字、紋飾進行復制。珍貴文物的拓片本身也被視為珍品,受到藏家和文物愛好者的追捧。但近年來,隨著文物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文物拓印被納入嚴格的限制和監管。
“根本原因在於拓印會對文物本身造成影響。例如捶拓這個動作,或輕或重都屬於擊打文物本體。再如拓印中使用的墨汁顏料也會滲透到文物表面。”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例如作為南京城牆本體的城磚經過了650多年的風吹日晒,如果大家都來拓印,就會損傷城磚本體。”
目前,中心對城磚銘文的研究主要通過數字化採集的方式。2018年至2022年,中心實施了南京城牆本體磚文信息採集項目,通過空間勘測定位、圖像採集與處理技術,為多達17萬塊城磚銘文信息建立了永久“檔案庫”。
研學活動中可用城磚復制品制作銘文拓片
對於此次有人在南京城牆上拓印城磚銘文的行為,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大家關注南京城牆及其歷史文脈,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希望通過合法、合理的方式。
該工作人員介紹,南京城牆對拍照是開放的,城牆磚上銘文完全可以通過拍照記錄下來,這種方式比傳統的拓印更加便利,也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害。在南京,有很多文物愛好者專題拍攝城牆磚銘文,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發現。
此外,中心專門為研學活動制作了明城牆玻璃鋼材質的復制件。青少年可以使用這些明城牆復制品體驗傳統拓印技術,在這些活動中動手制作城磚銘文拓片。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城牆全線的巡查,一旦發現類似行為及時監督和勸導。同時我們也呼吁廣大市民游客,南京城牆是南京最大的文化遺產,我們對城牆應當多一些關愛、少一些索取。”(張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