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長5.4% 江蘇外貿逆勢上揚“底氣”何在?

“終於增長了!”這是日前令省內無數外貿人為之振奮的消息。據南京海關統計,10月份,江蘇進出口4587.8億元,同比增長5.4%,為一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增速高於全國4.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917.6億元,增長2.2%﹔進口1670.2億元,增長11.7%。
今年以來,受各類因素影響,外貿增長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波詭雲譎的形勢,江蘇外貿何以克服重重阻礙、取得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未來又應如何鞏固企穩回升的態勢,爭取實現新的突破?
觸網升級 江蘇制造“出海”闖全球
作為發展速度快、帶動作用強、潛力巨大的新業態,跨境電商無疑是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今年前三季度,江蘇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5%。為外貿穩住回升態勢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
今年以來,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嶄露頭角。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池和儲能鋰電池生產的新能源企業——無錫薩科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火爆,今年前三季度光電儲類新能源產品出口已超4億元,同比增長超30%。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對於個體企業來說,應對變局的韌性顯得尤為重要。在察覺到傳統“訂單型”的商業模式已經普遍飽和、但新型數字貿易具備很強的創新活力和增長韌性后,公司將目光瞄准“跨境電商”這一賽道。“我們構建了自己的跨境電商獨立站。”公司市場部經理金惠說,轉型成功后,公司不局限於“鋪貨走量”,積極在海外布點,打造品牌經營客戶,做長期買賣。
無錫薩科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是江蘇眾多外貿企業“觸網升級”的縮影。無錫萬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現代家紡家居產品企業,作為“老三樣”企業,早在 2021年就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在無錫海關的輔導下,於今年年初順利通過了AEO高級認証,前三季度跨境電商B2B出口貨值達360萬美元。業務越做越大,品牌保護成了企業關注的問題。“我們的自有品牌‘SUNKET’在阿裡巴巴國際站上同品類排名第五,已經具備一定知名度。然而,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我們也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保護品牌。”在得知企業需求后,無錫海關組建專家團隊,進企業、做調研、送政策,指導企業在商標注冊之外進行知識產權海關備案,並提供侵權風險防范、海外維權協助等針對性指導,強化跨境電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護航品牌出海。
記者獲悉,為進一步積極擁抱全球消費行為的深刻變化,南京海關於近日推出10條支持江蘇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舉措,助推“跨境電商+產業帶”深度結合,推動傳統外貿和制造企業“觸網升級”,發展壯大本土平台企業和跨境電商企業。與此同時,進一步發揮政策疊加優勢,提出推動“跨境電商+保稅”功能疊加、支持“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融合發展、促進“跨境電商+國際物流”增量提效等舉措,為企業出海“闖世界”增添更多底氣。
飛馳不息 “鋼鐵駝隊”跑出加速度
在日益頻繁的貿易往來中,中歐(亞)班列這隻“鋼鐵駝隊”飛馳不息,為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有力支撐。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江蘇中歐(亞)班列共開行1854列、貨值262.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12.3%。
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之際,所載貨物品類也不斷豐富。11月16日,追覓創新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加足馬力,爭分奪秒趕訂單,一台台掃地機、吸塵器排列整齊,整裝待發。這批價值約700萬元的智能清潔設備將搭乘中歐班列,從蘇州啟程發往海外。“近年來,海外市場成為清潔電器品牌的新戰場,我們希望能將最新研發的產品第一時間送至消費者手中,讓更多人體驗到智能設備改變生活。”追覓科技關務經理周勝鑾介紹道,“中歐班列發車時間比較固定,運輸成本較空運低,比起常規的海運速度提升約20%。今年1-10月,我們通過中歐班列出口產品金額達到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3倍。”為助力智能家電暢銷海外,蘇州海關搭建關企溝通“直通車”,積極協調鐵路部門、班列公司保障企業出貨計劃,同時通過“兩步申報”“提前申報”“預約通關”等便利化措施,大幅縮短通關時間。
隨著中歐班列“朋友圈”持續擴大,更多企業搭乘中歐班列拓展國際市場。近日,一批總重500噸的硫酸銨化肥搭乘中歐班列,從江蘇海安鐵路物流基地內駛出,將經雲南磨憨鐵路口岸出境,預計9天左右運抵目的地老撾琅勃拉邦。“今年4月,南通(海安)至老撾琅勃拉邦的中歐班列開通,主要運輸貨物就是硫酸銨化肥,截至目前已出口化肥超5200噸,同時為周邊大型鋼鐵企業出口附屬產品提供了新的物流通道。”海安物流基地市場部經理陳小敏說。
“2020年5月,南通(海安)至越南河內線路首發,開行以來貨運總值超40億元。”南通海關駐海安辦事處監管科科長高曉清說,“我們成立了工作專班,結合南通及周邊企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積極推動‘鐵路快速通關’模式落地,設立綠色通道、優化監管流程,實行預約申報、查驗、放行,有效助力班列貨物‘快進快出’。”
向“新”而行 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欣喜之余也應看到,目前,全球貿易仍處於疲弱態勢,外貿增長依然面臨不小壓力。四季度已過半,沖刺全年目標之際,江蘇應如何鞏固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蔣昭乙認為,從外部環境來看,四季度全球經濟復蘇依然乏力,海外需求低迷,處在去庫存周期,疊加地緣政治沖突不確定性加大,不利於出口恢復。從內部看,很多企業面臨著供應鏈成本上升、合規性風險上升、供應鏈成本上升以及融資難等問題,這些都是制約包括江蘇在內的全國外貿增長的主要因素。不過,蔣昭乙認為,隨著穩外貿政策不斷落地,疊加RECP的紅利釋放,一定程度上將推動短期內出口復蘇。“預計四季度,江蘇外貿出口地區多元化趨勢不變。同時,‘新三樣’產品仍舊是出口產品的主力軍。”他認為,從國外來看,全球對新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新三樣”產品的國際市場需求仍很旺盛,因此,未來“新三樣”出口較為樂觀。隨著我國佔領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未來企業的海外生產也將逐步加強。
如何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徐清認為,要以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激發外貿新動能,持續加快海外倉建設,優化海外倉的全球布局,在歐洲、日韓、東盟等重點市場培育建設一批海外倉,創新“中歐班列+海外倉+跨境電商”模式,把江蘇打造成全球進出口貨物集聚地。結合江蘇工業制造企業多、但平台型企業少的實際情況,還應對標《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積極探索數字貿易發展路徑。(周凱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