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勇闖創新“無人區” 為未來產業開路

2023年11月30日07:10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在黑龍江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形成新質生產力,關鍵在於科技創新。江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指示,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本報今起推出“點燃科創引擎 培育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聚焦支撐我省未來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最新成果,剖析產業前沿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未來技術學院、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等科創樣本,展現全省各地培育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探索實踐。

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依靠創新驅動是關鍵。今年以來,我省推動產業科技創新動作頻頻:密集出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積極布局新賽道、新領域,持續實施產業前瞻與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以新技術激發新動能,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科技內涵、夯實技術底座。

實施“前瞻”科技項目,

為未來產業開路

江蘇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11月21日,在南京大學舉行的江蘇發展高層論壇第39次會議上,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提出,新質生產力本質上是以“算力”為代表的新質態生產力,建議以產業鏈、產業集群方式推進“智改數轉網聯”,促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近日走進蘇州市相城區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陸軍領銜的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就坐落於此。2021年12月落地蘇州,2022年8月開始搭建實驗室,短短一年多時間,該創新中心攻克量子計算機的全套技術、工程難題,目前已經完成26比特量子計算機的研發。

“數字經濟時代,得算力者得天下。”陸軍表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化。信息化、智能化將引領人類社會發展,在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要通過電子量子技術打造數字經濟新基建,推動計量革命、計算革命、產業革命。“我們要將基礎理論研究和產業結合起來,通過科技創新打造未來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

創新中心實驗室內,10多名年輕科研人員正在3台量子計算機旁進行設備調試和運算。在陸軍的帶領下,創新中心承擔了省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關鍵技術項目”,面向100+比特量子計算機雲服務平台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產業前瞻與關鍵技術項目”是省科技廳為盡早實現新領域、新賽道的技術突破,提前布局組織實施的研發項目,今年以來已啟動實施89項。其中,在新興產業技術領域,圍繞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攻關方向,重點加強工業母機、高性能碳纖維等關鍵技術研發﹔在未來產業技術領域,瞄准第三代半導體、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來網絡、元宇宙等攻關方向,重點開展人工智能模型算法、超導量子計算機、6G通信等前沿技術研發布局。

“量子科技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要方向。”陸軍認為,量子技術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下一步要加快關鍵技術研發與核心產品研制,推動基礎理論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我國要加入世界第一方陣,並積極探索‘無人區’”。目前,創新中心正依托中國電科成熟完備的工業體系,全產業鏈同步研發,努力推動我國量子科技產業走在世界前列。

發力前沿基礎研究,

加快產出重大原創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依托的是新科技,落腳點是新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要突出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超前研究未來科技,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省政府近日印發《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優先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氫能、新型儲能等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類人機器人、先進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來產業,明確構建“10+X”未來產業體系。

發展未來產業,江蘇有著良好的科技創新基礎。全省有15所高校擁有未來產業相關學科38個,超過75家重點研發平台開展未來產業相關技術研發和重大項目攻關。我省自2019年起啟動實施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遴選省內頂尖科學家領銜,圍繞光子芯片、硅基異質集成芯片、新一代人工智能、蛋白質功能設計、活細胞藥物等前沿領域,先后部署50個左右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目前,中國藥科大學王廣基院士、東南大學崔鐵軍院士等科學家牽頭的項目取得較大進展。

前不久,東南大學顧忠澤教授團隊與國內頭部企業強強聯合,發布全球首個人體器官芯片醫藥大模型,助力新藥研發。這是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人工智能與器官芯片融合的新藥設計與篩選”的重要成果之一。

什麼是“器官芯片”?在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顧忠澤拿起一塊巴掌大小的高分子材料向記者介紹:“我們借助3D打印、納米加工等技術,蓋出模擬人體環境的‘小房間’,將人體細胞注入其中重建微小的‘心肝腎肺’。這套‘數字生命模型’系統可以預測人體對藥物或外界不同刺激產生的反應,替代動物、人體實驗,縮短藥物、醫療器械研發時間。”

“前沿項目至少需要5到10年去布局,就像我們的器官芯片,經過10年培育孵化才終於開花結果。”顧忠澤介紹,作為一項變革性生物醫學技術,器官芯片的概念自2010年被提出后,便受到世界廣泛關注,諸多研究機構和企業競相參與研發。目前,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在肝臟芯片、心臟芯片、血管芯片等方面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研究。顧忠澤團隊研發的人工血管芯片,已用於神舟十五號空間在軌實驗,這是國際上首例人工血管組織芯片研究。

加強“無人區”創新,

著力攻克未來技術

圍繞未來產業重點領域,江蘇探索建設“應用基礎研究特區”,同時加快培育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項目。目前,省科技廳等部門聯合印發《江蘇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我們正在積極申報江蘇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項目,一體化推進‘量子—電子混合算力網’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江蘇做優做大做強算力產業。”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高級專家程啟月教授介紹,量子並行計算的優越性,可以解決經典計算難以解決的、復雜的算力問題,未來有望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加速器”,比如用量子計算機模擬新材料的原子分子運動,提升新材料研發速度﹔用量子計算機賦能人工智能,提高機器學習效率﹔等等。目前,創新中心和蘇州銀行等達成合作,在金融計算、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開展應用場景探索﹔同時,聯合中國電科、中國移動成立“聯創+”量子計算實驗室,共建數智新基建“量子算力網”,推動量子計算逐步走向產業化。

離創新中心不遠的漕湖片區,正在規劃打造量子科技產業園,未來將吸引更多相關領域企業院所落戶。陸軍表示,依托中國電科集團長期以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系統布局,創新中心將扎根蘇州、立足江蘇,打造世界級量子科技產業集群,引領我國量子信息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必須要有‘新概念’出現,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不斷尋找新的科學技術突破口的過程。”顧忠澤坦言,未來產業在發展初期往往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回報周期較長,這就需要有長遠的眼光和耐心。“前沿項目短期內可能看不到產值,一旦形成變革性產業,就會掀起應用藍海。”

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攻堅前沿科技,助力未來產業發展。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介紹,未來產業決定產業未來,江蘇將圍繞通用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量子科技、未來網絡、合成生物、氫能與新型儲能、元宇宙等重點方向,加快實施一批國內尚未突破、應用前景廣闊、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前沿技術攻關項目,搶佔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編制未來產業技術路線圖和重大平台、戰略人才、重大項目“一圖三清單”,謀劃三年布局“5個100”行動,即100項前沿技術、100家示范企業、100個孵化載體、100個應用場景、100項標准規范。同時,積極推進概念驗証中心建設,強化前沿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價值發現和前端賦能,提升未來產業創新策源能力。(蔡姝雯 張宣 楊易臻 張琳)

(責編:黃竹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