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以數字金融“血脈”滋養實體經濟“肌體”

近日,郵儲銀行無錫市分行與無錫市惠山區錢橋街道簽約“數字人民幣示范鎮”合作,雙方圍繞滿足群眾日常支付和實體經濟需要,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這是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與地方政府開展數字人民幣下沉基層活動的一個具體事例,截至目前,該行已推進全省52個“數幣示范鎮”建設。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為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於發展數字金融重要部署,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抓住數字化發展浪潮,不斷提高金融科技應用水平,以數字金融“血脈”滋養實體經濟“肌體”,推動數字金融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系統“舒筋”,強壯產業鏈條
產業數字金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圍繞產業鏈主企業,通過銀企直聯系統輸出方式,為企業制定線上化、智能化、個性化化解決方案,提供資金融通、資本運作、支付結算、財富管理、智庫咨詢多種金融服務,解決產業鏈發展的痛點、難點。
在線供應鏈金融是該行一款創新產品,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利用應收賬款數據資料,該產品圍繞產業鏈應收賬款債權辦理國內保理業務,可全流程線上操作,實現“T+0”放款。該產品減少鏈主企業資金佔用,延伸鏈主企業信用,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截至2023年10月末,郵儲銀行已服務全省98家鏈主企業、158戶上下游中小企業,解決供應鏈融資需求超130億元。
數據“化瘀”,打通融資堵點
融資難、融資貴是影響小微主體發展的梗阻問題。郵儲銀行常州分行加強與當地人民銀行、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合作,推出針對個體工商戶的線上化信用融資模式,研發“常個貸”產品,降門檻、減流程、提速度。該產品利用常州市場監管局線上信用評價模型,內嵌郵儲銀行產業貸白名單,提高單戶額度上限。
依托常州市大數據管理中心,郵儲銀行通過數據迭代、模型交互,開展“地毯式”走訪,提供線下“靶向服務”,融資、增信相互促進,循環提升,降低銀行風控成本。產品今年上線4個月以來,已投放超200戶、7000余萬元,暢通了小微主體融資渠道。
場景“益氣”,暢通消費循環
新型消費具有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特點。消費場景打造有助於提振新型消費水平。郵儲銀行推行集約化運營,加快智慧商超、智慧餐飲、智慧校園、智慧食堂、智慧監管等智慧場景建設﹔抓好“一大一小”商圈建設,進軍品牌連鎖商戶、綜合體及專業市場,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
目前,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服務實體經濟,累計發放數幣信貸101億元,落地系統首筆公司貸款、小企業貸款數幣放款。賦能政務場景,落地國庫繳稅退稅、數幣繳納土拍資金、在線非稅繳納等數幣場景,改善營商環境。參與“蘇新消費節”活動,發放數幣支付優惠券,建設線上數幣支付場景,為居民消費創造良好環境。
平台“活血”,釋放金融活力
為解決農業有效數據不足、農民缺乏有效抵質押物和金融風險意識等問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加快農村金融數字化建設,研發手機端“村村通”走訪系統,開展“整村授信”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信用村1.7萬余個,基本實現全省行政村覆蓋。
郵儲銀行還依托“蘇農雲”平台、產權交易平台和農業保險信息,創新推出涉農純信用線上產品“蘇農雲”郵農E貸,業務全流程線上化,單筆貸款信用額度最高50萬元,最快30分鐘可實現放款,大幅提升客戶體驗。2023年1月上線以來,郵農E貸業務已結余2萬筆、金額50億元,取得了初步成效。
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負責人表示,將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大勢,爭當數字金融先行者,以數字化轉型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高質量金融供給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