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稅費服務“小支點”激活民企發展“新動能”

“以后辦稅繳費不用兩地跑了,太省心了。”南京騰亞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管鄒同光喜笑顏開,南京騰亞實業集團旗下兩家公司目前已入駐寧馬新型功能區。一體化稅費服務中心的揭牌成立,將極大節省納稅人繳費人的時間和路費,切實增強江寧、博望兩地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近日,南京市江寧區稅務局——馬鞍山市博望區稅務局一體化稅費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助力跨區域訴求快速響應、跨區域業務即時辦理。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南京稅務部門以政策落實的快馬“加”鞭,助力民營企業“減”負上陣,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乘”勢而進。
聚焦稅惠落實“小切口”,滿足創新發展“大需求”
“多虧了稅務部門精准推送‘紅利賬單’,我們在今年7月申報二季度企業所得稅時提前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2083萬元,我們將這筆稅收優惠及時投入到公司下沉平台的網絡建設以及農村商貿物流系統的搭建中,有效鞏固了企業在農村商貿領域的龍頭地位。”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張琴表示因提早兌現的政策紅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贏得先機。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支持科技創新的有效政策抓手,2023年,該政策進一步優化,南京稅務部門從推動政策直達快享的“小切口”出發,做好個性化、智慧化宣介輔導,滿足民企研發創新需求。
“稅務干部關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輔導,精准切中了我們的需求!”南京觀海微電子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陳燕笑稱,在南京市浦口區稅務局“老中青”政策服務團隊接續加力輔導下,該公司2023年以來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440萬元。
“過去,生產模式高度依賴手工操作,產品品質不一,生產效率也低,‘智轉數改’后,車間數控自動化設備應用率達到7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了50%。”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顧美華介紹道,企業近兩年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億多元。
優化辦稅繳費“小細節”,做好服務升級“大文章”
為了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辦稅繳費服務,南京稅務部門充分考慮民營企業辦稅特點和實際需求,快速響應處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這次專題培訓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讓我們倍感溫暖。”南京安正軟件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財務人員吳女士豎起大拇指點贊道,該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相較於一般民營企業而言報稅更復雜,如何精准高效申報一直是困擾吳女士的“心病”。
近日,南京市鼓樓區稅務局與科技局聯合舉辦2024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培訓會,針對申報要求高、專業性強的70戶高新技術企業“開小灶”輔導涉稅申報。
護航民企不停步,暖心服務“不打烊”。“我們是外地在寧的施工企業,財務由總部統一核算管理,每月的稅款預繳都要專程來南京的稅務大廳辦理,很麻煩。稅務部門的辦稅繳費“一站通”手冊提到,電子稅務局已經具備了網上申報預繳稅款的功能,並附有異地預繳稅款的具體辦稅操作指引,非常方便快捷。南通新華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第三項目管理公司財務負責人姜維對“一站通”操作指引很是滿意。
提高的是效率,拉近的是人心。無獨有偶,江蘇展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的財務總監朱先生攥著稅務部門發放的“稅收服務專員聯系卡”稱贊道:“一卡在手,辦稅無憂。卡上服務事項清晰明了,稅務專員還為企業推送了一攬子的稅收優惠政策,並進行了細致的講解輔導,今年我們享受了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約1000萬元!”
創新紓難解困“小妙招”,繪就一體發展“大藍圖”
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跨省要素流通和經濟業務往來日趨頻繁,長三角跨省企業群體不斷壯大,跨區域的涉稅事項越來越常見。
自2021年4月《江寧博望政務服務一體化“跨省通辦”合作協議》簽訂以來,南京市江寧區稅務局與馬鞍山博望區稅務局主動對接,聯手建設了跨區域稅費服務室、稅費爭議調解室,並打造了業務辦理“雲稅廳”。兩局對一些進廳高頻辦理事項實現線上辦理互通、線下資料互傳,統一“變更稅務登記”等3項簡易涉稅事項辦理流程。
下一步,南京稅務部門將持續聚焦民營企業發展需求,落實好各項稅費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用心用情助力民營企業在創新理念中重塑動能、在創新模式中重塑變革、在創新路徑中重塑賽道。(寧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