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爭當金融“主力軍”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9月底,總投資超500億元、融資規模200億元的滬寧沿江高速鐵路開通運營。作為該項目簽約金額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以下簡稱“江蘇中行”)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圍繞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多個維度,將機制引領、區域協同、產品創新等“握指成拳”,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推力。
“一體化”系上“金融紐帶”
交通一體化是區域一體化的“先導”。近年來,江蘇中行積極支持長三角地區綜合立體交通建設和發展,以金融力量“夯基鋪路”,推動路網交通打破“界限”,讓長三角三省一市擁抱得“更緊密”。
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作為省內多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銀團貸款的參與行之一,江蘇中行協調多方面力量,將信貸資源向省內軌道交通項目傾斜。公路建設方面,該行圍繞國家及江蘇省“十四五”規劃相關要求,重點支持京滬高速改擴建、江陰第二過江通道、龍潭過江通道、連宿高速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截至11月末,該行重點交通行業授信余額達642億元。
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江蘇中行優化區域授信政策,提升跨區域合作,持續加大與長三角區域內兄弟分行和同業的聯動和銀團合作力度,對跨區域的重點客戶提供授信支持。今年1—11月,該行共牽頭銀團數量181個,項目金額約2065億元。
此外,該行積極落實總行工作要求,結合江蘇省政府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相關實施方案,制定《江蘇省分行關於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行動方案》,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營商環境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制定“二十條”行動措施,服務和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科技創新裝上“金融引擎”
加強科技創新,金融是“潤滑劑”與“加速器”。 植根長三角區域,江蘇中行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和競爭力,不斷完善針對性、綜合化服務方案,致力推動“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和良性循環。截至11月末,該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412億元,較年初新增594億元,增幅73%。
強健“雙翼”,“貸”領科創企業展翅高飛。江蘇中行搭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一翼依托公司金融條線,協調集團內綜合經營資源,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另一翼依托普惠金融“N模式”,提升對於普惠類科創企業的服務能力。在園區、科技資源聚集地,該行建成13家 “科技銀行”,提升線下服務科技企業的能力。
科技型企業具有輕資產、成長快等科技屬性,亟待特色化金融產品滿足其融資需求。江蘇中行推出“蘇科貸”“中銀知貸通”“中銀高企貸”等系列產品,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金融服務。目前,該行提供金融服務的高企、高企培育庫企業及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超15000家,累計授信金額達1218.5億元。
不僅聚焦“個體需求”,更注重“鏈式發力”。江蘇中行發布“金融強鏈”行動實施方案,首批選取13條產業鏈,組建包含業務、產品、授信等條線骨干的工作專班,形成“一鏈一方案”,提升全行制造業專業能力和服務質效。專項出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制定支持制造業十八條措施,深耕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做好重大項目融資保障。截至11月末,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2416億元,較年初新增637億元,增速36%﹔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27億元,較年初新增351億元,增速52%。
“綠智造”助推“生態優先”
今年5月31日,江蘇中行與中銀金租聯動,成功為省內某海洋工程公司落地3億元售后回租業務,首筆投放5000萬元。
共筑綠色美麗長三角,江蘇中行是參與者與助推者。近年來,該行致力打造“綠智造”品牌,在“綠色制造”“智能智造”“高端智造”三方面持續為先進制造企業“供血”,為“綠智造”領域的優質企業提供穩定授信支持,以金融服務的“含綠量”增輝長三角區域產業綠色發展的“含金量”。 截至11月末,該行綠色信貸余額2686億元,較年初新增966億元,增幅56%。
在綠色能源電力方面,該行順應國家能源結構調整趨勢,加大對風電、光電等綠色能源項目的支持力度,先后與多家電力集團簽署合計3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已順利獲批省內首個零碳電廠項目,創新落地雙授信聯動融資業務。
此外,該行還為三峽集團的響水長江風力發電、大豐風電、國信集團濱海港發電、中核集團田灣核電站等清潔能源項目合計新投放貸款21.27億元。今年以來,該行繼續加大華能江蘇公司、中核田灣核電7、8號機組、三峽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等重點項目的投放。截至11月末,該行綠色能源電力項目授信余額達328億元。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篇大文章”。江蘇中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緊跟政策部署與總行要求,聚力當好金融賦能的“奮楫者”、開放協同的“推動者”、創新服務的“先行者”,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駛向更廣闊藍海蓄滿“金融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