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定點幫扶提質效 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活動現場。建行江蘇省分行供圖
“我在家鄉看到中國空間站了。”近日,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聯合江蘇省希望工程辦公室、紫金山天文台等,將“裕農學堂”開進了濱海縣韜奮希望小學,為孩子們送去了一堂實境天文課。
技術幫扶助力產業振興,“一對一”捐贈幫扶資金,送學、送課進鄉村……近年來,建行江蘇省分行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優勢,聚焦陝西安康、江蘇濱海兩個定點幫扶地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圍繞“五大振興”,踐行新金融行動,不斷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質效,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書寫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組合拳”發力,土特產插上“金翅膀”
“這顆產自安康的碧根果,運用的是常州的技術,它的營業價值是核桃的四倍,歡迎大家品嘗選購。”在建行江蘇省分行大樓內,銷售人員正在向過往的人們推介手中的碧根果。
提起這顆小小的碧根果,還有一段和安康結緣的故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安康素有種植山核桃的傳統。但由於傳統種植水平低,山核桃挂果少,有時山核桃銷售價格還抵不上種植成本,不少村民干脆放棄種植外出打工。
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証,去年底,建行總行駐安康幫扶工作組引入蘇陝協作企業——常州市金土地農牧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安康財梁社區投資建設“碧根果種植項目”,成立安康梁碧源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碧根果農業現代園區。僅一年時間,安康市就種植碧根果樹15000畝。來自江蘇的碧根果在安康落地,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金果”。
為讓更多大山深處的特色產品走出安康,建行江蘇省分行構建了“線上+線下”的消費幫扶體系,依托善融商務平台、“建行生活”APP,豐富消費場景,拓寬農戶銷路。截至目前,該行借助善融商務平台共購買和幫銷“一區三縣”農產品467.6萬元,集中採購茶葉31.09萬元。
青山疊翠,茶果飄香。安康的特色農產品借助建行平台,紛紛從田間地頭走上江蘇百姓的餐桌。特色農產品變身市民喜歡的“香餑餑”,山區農戶的腰包也一天天鼓起來。
引“活水”灌溉,特色產業遍地開花
寒冬時節,在安康市紫陽縣的茶場裡,茶農們正在忙著給茶園做“冬季保養”。紫陽縣種茶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大的天然富硒區,茶產業已經成為當地富民強縣的首位產業,12萬茶農也因茶走上了致富路。
小茶變成大產業,背后離不開建行江蘇省分行金融活水的“灌溉”。過去,紫陽縣受區位條件、發展基礎、經濟水平等多重因素影響,茶產業發展存在規模小、布局散、鏈條短等問題。
建行江蘇省分行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組織企業客戶調研等方式,從資金、資源上下功夫,支持安康做大做強富硒茶、魔芋、核桃、生豬等鄉村特色產業﹔圍繞富硒產品、文旅、中藥等特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幫助安康打造產業龍頭品牌﹔舉辦安康產業招商引資對接會,邀請當地政府及企業負責人赴省外企業開展合作對接。截至目前,當地由建行江蘇省分行落地的項目及幫扶資金達180萬元。
金融活水“澆灌”出特色產業遍地開花。在千裡之外的江蘇鹽城濱海縣,整齊劃一的高標准農田,平整通暢的道路溝渠,成為冬日鹽阜大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高標准農田建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建行江蘇省分行持續加大信貸投入支持力度,支持濱海高標准農田建設和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圍繞優質稻麥、綠色蔬菜、特色水產、規模畜禽、現代種業、鄉村休閑旅游和農業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綜合運用總行“集體三資”系列產品以及線上信用類貸款產品,加大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建行濱海支行累計為濱海地區新增投放涉農貸款近20億元。
黨建引領,共富路越拓越寬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定點幫扶的對象面更廣、要求更高、任務更艱巨。
今年8月,建行濱海支行黨委攜同濱海縣果林村支部黨員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主題黨日活動,接受革命精神洗禮,凝聚奮進力量。
通過不定期與定點幫扶的安康、濱海果林村開展黨建共建,共謀振興思路,共商發展舉措。建行江蘇省分行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定點幫扶工作,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尋求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著力構建黨建聯動促幫扶工作新格局。
“田間課堂”“線上培訓”破解難題,助農增收。今年以來,建行江蘇省分行通過邀請轄內產業專家走進田間或線上指導的方式,對安康“一區三縣”、濱海果林村的涉農從業者開展現場培訓和指導,把專業培訓送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戶、種養殖戶等涉農群體提升種植、養殖水平。
此外,該行還充分發揮鄉村講習所、“裕農學堂”、道德講堂等各類陣地作用,聯合各方力量,積極組織開展“鄉村振興 幸福之路”系列培訓,促進信息交流和產業對接,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