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江蘇多地書記市長都在“串門”

歲末年終,宜走親訪友。
12月10日至11日,南京市黨政代表團赴蘇州、無錫、常州學習考察﹔
12月10日至11日,鹽城市黨政代表團先后赴連雲港市、南通市學習考察﹔
12月11日至12日,連雲港市政代表團來無錫、徐州考察學習﹔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嗎,最近“江蘇班”的同學們可謂行程滿滿、步履不停。江蘇各設區市主要領導互訪,是這些年來的“常規動作”,但這一次有些許不同尋常,帶來不少新看點。
取他人之長,辦好自己的事
對標先進,是一座城市向更高處攀登的“必修課”。此次各市之間的密集拜訪是一次“學真經”之行,從根本而言,是為了學先進、找不足、明思路,從而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質效和水平,更好轉化為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的擔當作為。
例如,在蘇州,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在座談中直言,更加直觀地感受了文化傳承的蘇州魅力、產業強市的蘇州實踐、園區建設的蘇州經驗、縣域經濟的蘇州樣本、勇爭一流的蘇州精神,“特別是蘇州干部群眾敢為人先的作風和干事創業的激情,讓我們收獲良多。”韓立明說。
南通濱江臨海,素有“江海門戶”之稱。據鹽阜大眾報消息,鹽城市黨政代表團在南通考察了小洋口風電母港、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等地,南通推動沿海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和突破重大項目的大手筆大氣魄讓鹽城代表團認真學習。
在無錫,連雲港黨政代表團在學習考察之外還召開連雲港(無錫)“1+N”蘇南聯動招商聯合推介會,推介會上, 18個產業項目簽約落地,涵蓋新材料、新能源、醫療、儲能裝備、低碳環保、電子信息等領域,總投資達211億元。
“鄰居”把經驗“送上門”,不少市委書記也表示“找到了差距”。
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在會談中說,南京一直在全省大局中挑重擔、走在前,是無錫學習的榜樣。特別是近年來以“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實踐中走在前列”的高站位、大格局、硬實力,在高質量發展上彰顯了省會的首位度。
近年來,連雲港牢固樹立“后發先至”目標追求,深入貫徹“打造標杆示范”重要指示,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不斷跑出“加速度”。作為毗鄰兄弟城市,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認為連雲港后發先至的發展成就、勇立潮頭的戰略視野、務實創新的拼搏精神,特別是工作中形成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經驗,都值得徐州深入學習、認真借鑒。
同題共答,辦好我們的事
再看此次“串門”與“被串門”的城市,不難找到兩者之間的一些特殊聯系——
比如,南京和蘇州是全省經濟版圖上的重要板塊,南京和常州都是寧杭生態經濟帶的重要城市,金壇、溧陽更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員﹔
無錫、連雲港是江蘇南北結對合作城市﹔
連雲港、南通與鹽城同為全省沿海板塊……
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大家共擔使命、同題共答。設區市黨政主要領導 “走出去”,既從鄰居看自家,找差距學真經,更是尋求與鄰居的優勢互補、共贏發展,深入思考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
未來大家將在哪些合作上發力?市委書記們提出期望。
南京蘇州希望深度融入全省“1+3”重點功能區布局,在產業科技創新、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服務全省雙向開放樞紐建設、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要素市場化改革等方面,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強、強鏈補鏈延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方面,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各揚所長,相互賦能,共同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南京無錫期待在科技協同創新上共贏成果,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共謀合作,在區域協調發展上共促融合,在太湖生態修復上共治聯保,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精神,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發揮經濟增長極、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作用。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盤棋上攜手落子布局,合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科技創新能級、構筑綠色發展標杆、爭當共同富裕示范。
南京常州則期待學常州之長、創南京之優,在共同打造創新高地、共同培育產業集群、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共同分享治理經驗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不斷拓展合作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更加緊密地攜起手來,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在創新資源對接、產業發展協同、綠色生態共治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對接與合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南北合作城市,在無錫連雲港之間,無錫將持續強化政策支持、人才支撐、資金保障,以南北共建園區為平台,以聯合招商中心為抓手,努力為兩市合作企業排憂解難、為各類合作項目做好服務,全方位助力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發展,攜手開創“東海名郡”與“工商名城”南北合作、協同發展新局面。連雲港將扎實做好南北結對共建大文章,更大范圍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對接,更廣領域促進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鞏固兩市精誠協作、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續寫南北“一家親”的華美樂章,為江蘇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鹽城連雲港將加強互學互鑒、深化對接合作,攜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在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中展現更大作為。
勠力同心,辦好大家的事
最后說說此次集中“串門”的時間點。正如韓立明在無錫所言,“此次這次考察正值年終收官、謀劃明年的關鍵時期。”
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了2024年經濟工作,強調“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
12月14日,江蘇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江蘇貫徹落實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關於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科學謀劃明年經濟工作目標任務,綱舉目張做好各項工作。
要切實肩負好“挑起大梁”的重大責任,知重負重、奮發有為,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要准確把握“穩”和“進”、“立”和“破”的辯証關系,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要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營造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激發干部群眾、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
如何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長遠而言,黨政代表團的密集互訪,可以在“小的”經濟單元內打破“梗阻”,讓“流動”變得更加充分高效,從而為暢通國內大循環貢獻江蘇力量。
若從近處著眼,則可以看到一層“激活”之意。各地黨政代表團的密集互訪無疑是地方經濟的穩中向好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一方面通過交流強化既有政策,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建立新的政策與聯絡。
比如,鹽城南通將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抓住用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蘇沿海發展等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強互學互鑒、深化對接合作,積極挖掘兩地自然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強化科技創新,共謀向海發展,不斷做大做強“藍色板塊”,共同為推動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徐州連雲港將以過去的無間合作為基礎,在情感上交流升溫、合作上交往升華、發展上交融升騰,完善從政府推動轉向社會民間的多領域、深層次對接合作機制,發揮各自比較優勢,一體用好平台資源,共建雙向開放高地,共促區域協同發展,共守綠色生態底色,共推公共服務融合,在“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中攜手並進、合作共贏。
記者注意到,“串門”結束后,江蘇班的小伙伴們也立刻進入“加速”狀態,力求以最大努力爭取更好結果。
12月13日,韓立明主持召開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和深化改革工作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更大力度縱深推進國企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推動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
12月13日,蘇州市委書記劉小濤會見了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於英濤一行。就在兩天前,12月11日,劉小濤會見了招商蛇口董事長蔣鐵峰一行,並共同見証招商蛇口、相城區、蘇州城投集團的合作簽約。“蘇州堅持數實融合、數智賦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革,更好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劉小濤表示,蘇州將一如既往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提供豐富應用場景,全力服務保障企業發展。
12月12日,鹽城市委書記周斌在鹽會見SK Ecoplant總裁朴卿一一行,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周斌表示,鹽城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所有來鹽投資企業創造更加優越的發展沃土,進一步推動與SK Ecoplant在綠色低碳領域深化合作,達成雙方攜手共進的良好局面。
在南通,12月13日,通州區璉升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暨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據悉,璉升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總投資70億元,分三期建設,一期預計2024年8月建成投產,整體項目預計2025年竣工運營。該項目的落戶將有力促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進一步做大做強南通新能源產業集群。而此次通州區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項目15個,總投資近150億元,涵蓋新能源、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多個領域。
……
從春天出發,向收獲進軍。2023年將盡,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未來的日子裡,期待“江蘇班”的小伙伴們繼續用汗水把“自己的事”“我們的事”“大家的事”干好干出彩,展現江蘇擔當,作出江蘇貢獻。(陳珺璐)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