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中國︱網上發布廳
“未來已來”——江蘇發力智能網聯汽車新賽道

自動駕駛的小巴士、送餐車、網約車、出租車……眼下,無人駕駛車輛正逐漸走進市民生活。當我們坐著“聰明的車”駛上“智慧的路”,曾經的科幻成為了現實。
在江蘇南京江心洲,無人駕駛小巴觀光車給人最大的體驗就是“穩”。隻要手機實時預約,選定起點和終點后,小巴就能自動規劃路線,直達目的地。那麼,安全穩定的無人駕駛背后有什麼樣的黑科技呢?
據無人駕駛工程師介紹,在測試路段,為保障安全,車輛會保持在30公裡的時速,並根據實時交通信息,自動完成跟車、轉彎、等候紅綠燈、通過路口等操作。車裡的安全員隻需關注突發情況,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即可。
此外,無人駕駛巴士車身配備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感知攝像頭等傳感設備,車內裝載的智慧大屏不僅可以顯示當前行駛的車道以及各個車道的車輛信息,實時車速、道路名稱、安全提示等信息也一應俱全。
在江蘇,南京、蘇州、無錫、南通等城市加速推進道路設施智能化升級,開放公共測試道路,擴大示范應用區域,投入600多輛自動駕駛小巴士、網約車、送餐車、零售車、清掃車、快遞車、港口運輸車,開展測試、示范和商用試運行。這些是江蘇智能網聯汽車在應用場景上的新突破,也是江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江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迅猛發展。據統計,2022年,全省汽車產業總產值達到1.22萬億元,集聚車聯網相關企業779家,產業營收達到1458.4億元,佔全國產值比重達到42%。預計到2027年,汽車產業總產值有望達到1.8萬億元,其中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產值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
據江蘇省工信廳信息基礎設施處處長姜永發介紹,江蘇以創建全國首個車聯網先導區為契機,將車聯網產業列入到全省“1650”產業體系。為持續推動產業發展,江蘇在全國率先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前不久,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還出台了《促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決定》,這是全國在這一領域的首部省級地方性法規。
在江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率目前已達到50%,高性能計算芯片、車載激光雷達、車載以太網關、動力域控制器、自動駕駛算法、仿真測試系統等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得到突破,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此外,產業鏈覆蓋度不斷增加,12個產業鏈環的81個關鍵產業節點中,江蘇產業鏈節點覆蓋率達到85.2%。
“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人們熟知的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將在試點路段合法上路,這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在姜永發看來,隨著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產業鏈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未來,“智慧的城”和“聰明的車”將催生無限可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