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地向特殊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電費補貼 保障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近日寒潮來襲,特殊困難群眾尤需關心關愛。截至12月21日16時,江蘇各級民政部門累計入戶巡訪特殊困難群眾121.2萬人,實施臨時救助8307人,發放臨時救助金578.3萬元,發放防寒保暖物資5.5萬件﹔開展街面巡查2160次,救助人員434人次,發放防寒保暖物資648套。
江蘇多地民政部門還明確,向特殊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電費補貼,讓特殊困難群眾把空調取暖器開起來,保障安全溫暖過冬。
南京市把做好極端天氣下困難群眾保障作為當前重點任務抓緊抓實。該市民政、財政和供電等部門迅速行動,向全市3.12萬低保戶、0.95萬分散供養特困對象、0.26萬低保邊緣戶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發放一次性電費補貼,即在每月正常15度電費減免基礎上,另外一次性補貼65度,解決困難群眾舍不得開空調、取暖器等問題。南京民政部門還組織基層社工採取“敲門”“送暖”等形式,重點關注困難群體的健康狀況、生活狀況,解決生活困難,做好關心關愛服務。對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困難群眾,該市通過“先行救助”“急難救助”等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為給特殊困難群體筑牢“溫暖防線”,常州創新開展“冬暖夏涼”救助項目,為全市1.2萬戶低收入人口每戶贈送200度用電,支出近130萬元﹔“常有眾扶”微心願項目為全市1600余戶重點幫扶對象發放312台空調,其余發放小家電、生活用品、健康用品等愛心包,金額近130萬元。寒潮來襲,常州全面巡訪特殊困難群體,走訪各類民政服務對象17355戶、26500余人次,發放各類物資覆蓋近3000戶,為17戶無取暖設備困難家庭發放取暖設備,為困難家庭送上新鮮收割的蔬菜260余份,實施臨時救助18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約32萬元。常州民政部門還聯合住建部門對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開展專項排查“回頭看”行動,將動態新增的2戶D級、11戶C級危房整改到位。
12月18日,鹽城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和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工作情況。響水、濱海等縣(市、區)已落實城鄉低保對象、分散特困供養對象、低保邊緣家庭等特殊困難群體一次性用電65度。鹽城市民政局深入摸排困難群眾御寒情況,做到“家家訪、戶戶到、事事問”,已巡訪36705戶低保家庭、22694戶分散特困人員,轉移安置困難群眾32戶,16日以來,已實施臨時救助362人,發放臨時救助金36.9萬元,發放防寒保暖物資4402件。
無錫市及時開辟城市書房、快遞驛站、養老助餐點等場所,作為臨時避寒場所,讓有需要的群眾前往避寒應急。同時,無錫市民政部門迅速行動,加大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困境兒童、高齡空巢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日常巡訪頻次,做到“戶戶到”,對行動不便的特殊對象,發放日常生活用品及保暖御寒物資,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確保救助熱線24小時暢通。
為解決極端天氣老人就餐問題,泰州靖江市民政部門要求全市所有助餐點提前推送菜單,老人及子女可通過“靖晚美APP”、微信、電話等渠道訂餐,依托助老員開展送餐助餐服務,保障老人足不出戶就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溫暖過冬。近期,當地每日助餐量達300份左右。同時,老年人還可通過“靖晚美APP”預約助醫服務、助行服務、代辦服務。
為確保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安全過冬,鎮江市區依托福彩銷售點,設置十多個“流浪乞討人員臨時救助點”,及時提供救助指引、飲用水、臨時休息等服務,確保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工作人員還為拒絕救助人員留下愛心聯系卡,發放御寒物資,確保其平安過冬。12月16日以來,該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2人次﹔巡訪散居民政服務對象23006人,實施臨時救助267人,發放臨時救助金11.14萬元,發放防寒保暖物資1650件。
宿遷市民政局動員慈善組織開展送溫暖活動,為困難群眾贈送一批羽絨服、棉被、取暖電器等防寒物資,折價58.39萬元,受益群眾3000多人。(唐悅)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