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

南京雨花台區:以主題教育成效助推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記者 顧姝姝
2023年12月27日09:31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12月初,東軟威特曼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負責人季小冬收到一條手機短信,通過雨花台區“及時雨”政策直達平台,該公司申報的2023年度南京市生命健康科技專項資金60萬元到賬了。“沒想到資金到賬這麼快!”季小冬表示,“我們將用這筆資金採購設備和原材料,繼續推進項目研發。”

用好“家門口”的紅色資源,在革命歷史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深入一線調研,為各領域發展的科學決策找到“源頭活水”﹔探索數字技術在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深度運用,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京市雨花台區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全區75家參學單位、1001個黨組織、2.5萬名黨員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主題教育成果正漸漸凝聚成當地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雨花台區級領導干部和軟件谷領導干部重溫雨花英烈事跡。雨花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雨花台區級領導干部和軟件谷領導干部重溫雨花英烈事跡。雨花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用好“家門口”紅色資源 搭建多層次學習體系

雨花台烈士陵園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集中殉難地,雨花台區政府與其僅一路之隔。在這個以烈士陵園所在地命名的城區,雨花英烈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身上的磷,僅能做四盒洋火。我願我的磷發出更多的熱和光,我希望它燃燒起來,燒掉古老的中國,誕生一個新中國。”這是雨花英烈惲代英犧牲前說的一段話,這一幕場景被雨花台區打造成沉浸式黨課。10月中旬,該區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區級領導干部和中國(南京)軟件谷管委會領導干部在雨花台烈士陵園上了這堂黨課,身臨其境重溫雨花英烈的偉大事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為了用好用活雨花英烈精神這本教科書,雨花台區深入開展“英雄支部”創建,用英烈的名字命名先進基層黨組織,鼓勵黨員干部學英雄、做英雄,激發干事創業為民服務的熱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為滿足“三新”黨員多元化學習需求,雨花台區探索搭建多層次學習體系,結合“三新”領域群體特點,組織駐外送學、區域聯學、雲端共學等。雨花台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依托“雨花紅谷”“紅色方向盤”“微立方·數治蜂巢”等黨建平台和陣地,創設寧小蜂驛站“專題讀書角”、雲上黨支部學習專欄等載體,靈活開展送學、送課、雲宣講等312場次,覆蓋企業黨員、快遞小哥、物流司機黨員等 2400 余人次。

每天一大早,江蘇滿運黨委運滿滿紅色方向盤(南京)雲上黨支部委員任崢茹來到公司后,第一件事就是在13個雲上黨支部黨員微信群裡推送了主題教育專欄資料。這種“在線學習”的形式,打破了時間地點限制,方便雲上黨支部內的貨車司機黨員靈活安排時間學習。

“貨車司機常年奔波在高速公路上,沒有時間參加線下集中學習,雲上黨支部的主題教育學習專欄為我們解決了運輸與學習無法兼顧的困難。”運滿滿紅色方向盤(南京)雲上黨支部黨員司機時昌化說。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雨花台區打出了“組合拳”。借助“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文化名家進鐵心”等載體資源,該區打造主題教育輪訓培訓“全景課堂”。同時,由70余支理論宣講隊伍組成“雨理同行”理論宣講團,為基層提供了一系列有高度、接地氣的“理論宣講套餐”。

調研把脈 為科學決策引入源頭活水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12月15日,一場調研成果交流會在雨花台區召開,區委常委將各自調研的課題進行分享。“我們開展課題調研情況集中交流,是為了集思廣益、積蓄合力,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的實際行動。”雨花台區委書記張連春提出。

張連春牽頭對“科學把握人口變化趨勢,抓牢雨花持續發展根本大計”這一課題開展專題調研。“截至2022年底,全區常住人口62.35萬人,相比於十年前增長了23%,尤其是集聚了36.5萬軟件產業從業人員。”他提出,盡管如此,仍要清醒地看到,全區還存在制約人口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比如在產業方面,主導產業軟件信息服務業支撐人口增長的空間有待進一步拓寬,城市建設和民生保障上仍有不足。

如何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經過多方調研,張連春提出,以“願意生”“引得進”“留得住”“過得好”為導向,不斷強化引人留人各類要素保障,比如出台適合雨花的生育支持措施,推動公益性托育進園區、進社區,減輕家庭教育焦慮和經濟負擔﹔深入挖掘雨花歷史文化資源,加快雨花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等載體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讓居民更有歸屬感、更具幸福感。

要留住人,蓬勃發展的產業是關鍵要素之一。雨花台區是全國知名的千億級軟件產業基地,這一產業的產值在南京市和江蘇省的佔比分別達到35%和近20%。經過多年發展,當地集聚涉軟企業約4000家。這些科創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如何以科創金融改革賦能企業創新發展?2022年11月,人民銀行等八部委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雨花台區搶抓機遇,提出爭創“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先行區”。

“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先行區”如何建?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借鑒。科創企業和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企業融資需求與銀行金融產品匹配度低、傳統抵押擔保貸款審批周期長......這些痛點如何破解?雨花台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方毅帶隊調研。

李方毅提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綜合性科創金融服務平台,一方面,打造24萬平方米的“數字金融城”產業園和科創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元宇宙線上平台,構建線上線下“銀企聯動平台”﹔另一方面,運用區塊鏈、大數據技術搭建科創企業成長性評價等模型,為企業精准畫像,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進而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度。目前,該區已對2400多家科創企業進行精准畫像,形成了第一批白名單企業。

據統計,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雨花台區市管及以上領導干部已開展走訪調研289次,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39篇,推動解決問題77個。此外,該區75家參學單位確定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課題150個,形成推廣措施、整改舉措515項。

數字賦能 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如何把軟件產業優勢轉化為服務效能?雨花台區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打造“及時雨”政策直達平台,旨在實現“讓政策找人、讓資金直達”的目標。“為了解決企業反映集中的政策散、流程繁、到賬難等問題,我們推出了精准推送、主動服務的‘秒觸發’政策服務體系。”雨花台區發改委副主任鄭強介紹,截至目前,該區“及時雨”政策直達平台累計填報兌現政策303項,惠及企業11631家次,直達資金13.45億元。

立足“開門搞教育”,雨花台區積極拓展聯系群眾的“數字通道”。10月19日,該區居民李先生通過“及時雨”民聲直達平台反映,向陽雅居18棟201左后方的蘇果超市上面圍牆沒有護欄,要求加高護欄,防止兒童跌落。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板橋社區收到留言后,立即擬定圍欄加高計劃,10月23日就安裝完成。

數據顯示,通過推廣“及時雨”民聲直達平台和“網上信訪代理”做法,雨花台區“屏對屏”“鍵對鍵”“面對面”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憑借“先解決問題再說”等機制化解問題370余條。

在軟件產業向數字經濟全面躍升的雨花台區,“數字+”效應走向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深層次寬領域。“我們要從網格化鐵腳板的走訪向數據引導、數字賦能轉變。”張連春提出,有序實施智慧治理數字賦能計劃,扎實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探索創新“黨建+基層治理”的數字版楓橋經驗。

“自從小區電梯裡安裝了智能感知系統,不讓電動車上樓,我心裡踏實了不少。”家住雨花台區長虹路社區的李女士介紹,“我一年前入住小區,樓前樓后都有電動車停放區,小區還設置了公共充電樁,但仍有個別電動車上樓的現象。我們小區都是33層的高層建筑,一旦電動車上樓充電引發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居民口中的“智能感知系統”是雨花台區在長虹路社區試點打造的“及時雨”數字社區平台的一個鏡頭。基於區感知融合平台監控資源,整合公安雪亮工程,對接城市公共區域監控,不到1平方公裡的社區遍布城市之“眼”。實時回傳的視頻畫面,經平台AI算法分析,第一時間研判出潛在風險。在試點小區,智能攝像頭一旦“感知”到消防通道違停、電動車“闖”入單元樓等,將自動觸發預警,並推送給小區物業點對點解決。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雨花台區以深耕“及時雨”系列平台為引領,探索民聲直達、政策找人、源頭治理等數字“組合拳”,推動數字技術在惠民暖企優治理等領域深度運用,探索符合雨花特點的數字化新路徑。

(責編:張程、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