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蝶變 揚州“未來之城”破繭而出
騎車環繞“78環島旅游大道”,“七河八島”的美景盡收眼底,好生態讓江蘇揚州市民章櫟動了心,便在附近村落開了一家文藝書店。北京人宋鑫時常來店裡,翻翻新書、眺望河景,一杯咖啡的工夫愜意滿懷。回望在揚州的這三年,由他對接管理的國網智慧能源雙創科技園產業示范基地前不久已開園,“開園即滿園”的發展勢頭讓他躊躇滿志。
坐標指向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或在家門口找到“詩和遠方”,或在這裡實現事業與夢想,這是他們與一座新城的熱情相擁。他們眷戀於此的理由也如此簡單:生態美、科技新、產業旺。
這裡以生態和科技命名,它的故事要從十年前講起。2013年底,揚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在江廣融合區域建設81平方公裡的生態科技新城,定位為揚州的生態中心、交通中心、科創中心、新城市中心,賦予了打造“好地方”揚州現代化建設“最美窗口”的使命。
十年來,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先后投入400億元,高標准建設路網、管網、水網、綠網、智網,建成綠色公共空間700萬平方米,讓生態底色更加靚麗。十年來,當地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3%,新興產業創新鏈與產業鏈加速融合,“中國牙刷之都”“中國酒店用品之都”招牌煥發全新活力。十年蝶變,一座生態與科技交相輝映的“未來之城”破繭而出。
“七河八島”成為城市生態中心。 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供圖
生態美
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如果是乘高鐵,從揚州東站下車,一定會路過“煙花三月路”或是“春風十裡路”。隻聽地名,便能感受那裡的美好。
打開地圖可以看到,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地處1800平方公裡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先導區,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南水北調新運河在此“四水交匯”,坐擁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生態中心“七河八島”,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3張“國字號”名片享譽內外。
在外界看來,這裡猶如一塊璞玉,如何雕琢是出給管理者的一道“命題作文”。
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對“七河八島”區域實施“四控一禁”,是當地回答命題的創新之舉。十來年,當地先后投入120多億元,通過“拆、整、搬、建”組合拳,取締廢舊品集聚點200個,拆除汽車拆解市場、廢舊船隻134個,關閉“散亂污”企業120家,搬遷全域船廠、砂石廠39家,全面淘汰落后產能。同時,綜合整治48公裡岸線、10平方公裡區域環境,植樹造林5000畝。
水是生態的核心。當地按照“聚集水、留住水、涵養水”的柔性治水理念,制定出台《生態科技新城河道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通過截污納管、清淤疏浚、河岸綠化、生態修復、景觀打造等措施,持續推進小運河、工業園河、嵇陳河等黑臭河道整治,累計鋪設河道沿線污水主干管網15公裡。此外,當地還打造濱河生態環,充分利用濱水岸線資源,建設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三河六岸”公園等大型生態公園。
在太平河來一場賽艇競逐,或是沿著河畔暢快騎行,也可以邀約三五好友到棠梨灣露營派對……這十年,當地扮靚的不僅是生態底色,還有這座城市的生活色彩。
“每到新城一次,就會多愛一分。”用稻草編制杯墊,拾掇小院綠植,半邏小筑主理人章櫟正張羅著這幾天的文創活動,開店即將一年,她在金灣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樂享空間。240平方米、四進的宅院,被章櫟打造成了一家融合書店、咖啡館、文創產品於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也成了新的網紅打卡點,“是好的生態讓我選擇來此開店,也是好生態的加持,讓更多人到訪半邏小筑。”
生態是本色,綠色是底色。這十年來,萬福大橋、高鐵東站、揚州軟件園等地標建筑建成投用,勾勒出靚麗天際線﹔金灣路、78大道、韓萬河、小運河、鳳凰島公園、三河六岸公園等路網、水網、綠網體系持續完善,擦亮最美風景線﹔國際人才社區、深潛大運河中心、1912街區、健康驛站等城市配套相繼完善,“水、岸、綠、城”的新城生態畫卷已躍然呈現。
航拍國網智慧能源雙創科技園產業化示范基地。人民網 余樂攝
科技新
每半個月,少則兩趟多則五趟,上海人鄧佳明要往返於上海和揚州之間。作為江蘇愛加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研發人員,願意到揚州工作,更多考慮是從上海到公司的便利。
2020年12月11日,連淮揚鎮鐵路通車,揚州邁入“高鐵時代”,生態科技新城成為名副其實的揚州“第一門戶”。
“出了高鐵站就能看到公司大樓。”煙花三月路的東南側,鄧佳明供職的公司就在揚州軟件園內,入駐生態科技新城不到半年時間。
作為一家以大數據為支撐的互聯網醫療平台,愛加醫療最近在為泰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確實方便,省得在醫院排隊了。”通過社區醫院公眾號,居民王美芳查閱到了揚州市所有醫療機構的就診記錄、檢查報告等全部個人健康檔案數據,並在線上完成復診。
選擇新城,服務新城,還要以此為新的起點,把業務拓向長三角。這家公司志在必得,要在智慧醫療的賽道展現新作為。
同樣感受新城蓬勃發展的,還有國網智慧能源雙創科技園負責人宋鑫。作為助力揚州新型電力裝備行業“開花結果”的科創平台,兩年前,揚州市政府與國家電網攜手共建科技園,助推揚州科創名城建設。
“考察首個國網智慧能源雙創科技園落地哪座城市時,長三角范圍內不乏區位更優的城市,我們還是選擇了這裡。”宋鑫說,洽談期間正逢連淮揚鎮高鐵剛剛通車,離高鐵站不足1公裡的園區辦公大樓火熱建設中,新城還拿出500畝用地,用於產業化示范基地的建設,可謂誠意滿滿。
今年9月,國網智慧能源雙創科技園產業化示范基地竣工交付,45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實現了“開園即滿園”。江蘇瑞盈智拓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新能源並網監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從北京搬到這裡,既是看好園區的產業集聚效應,也是被熱情服務所打動。”公司副總經理張寧說。
由於遷址,企業需要重新申請CMA証書。生態科技新城專門派員到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專題匯報,協調開辟資質申請綠色通道。“不止這些,政府下一步還要幫助我們建設1000平方米的先進儲能系統檢測實驗室。”張寧補充道。
既有好的自然生態,又有優良的營商環境,生態科技新城發展勢頭強勁。這十年來,當地以“20平方公裡核心區、20年開發建設、20萬新人才集聚”為目標,持續打造成為揚州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研發總部集聚區。
具體來看,在發展布局上,當地著力構建“一區一谷三園多點”,即杭集高新區、中國航空谷、揚州軟件園、杭集南園、杭集北園,以及多個創新產業社區集群。在產業方向上,著力打造2+2+N科創產業集群,即“2”個基礎產業,高端日化、醫美健康﹔“2”個龍頭產業,航空科技、智慧能源﹔“N”條科創產業鏈,包括數字經濟、2.5產業和N個未來產業,構建契合新城特質的現代產業體系。
江淮之畔,一座“科創高地”正加速崛起。
三笑集團綠色智能工廠竣工投產。人民網 余樂攝
產業旺
高鐵揚州東站向南,杭集雙都大廈在加緊建設。未來,這裡又是一座新地標。
杭集,這個全國特色小鎮是全球最大的口腔護理用品和洗護用品產業基地。據統計,當地年產牙刷75億支,銷量佔國內市場的80%、國際市場的35%,酒店用品佔國內市場的65%、國際市場的30%,擁有“中國牙刷之都”“中國酒店用品之都”兩張“國字號”招牌。
“我們在十年前就開始了技改,也是受益者。”說這話的,是江蘇朵愛酒店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任善。杭盛科技園一期,這家公司所在地。南側裝卸區,打包好的酒店用品一摞摞裝上貨車,一天下來,出貨量要有4000件。
“今年首破億元大關,預計開票銷售1.5億元。”不到50人的公司,創造如此之高的業績,任善把這一切歸為企業發展的“加減法”:增加設備投入,做優產品質量,降低投訴率﹔拒接低於行業標准的產品訂單,自行上調產品標准等。這一番操作,不僅贏得了客戶口碑,也樹立了行業形象。
善做“加減法”的還有兩面針(江蘇)實業有限公司。“以往接訂單要人工拆分,如今線上接單后,直接在后台分解給各個崗位,72小時內就能發貨。”該公司總經理蘭進把智轉數改視成企業關鍵競爭力。
作為江蘇省酒店用品協會會長,蘭進常會保持危機感。即便工廠年產小牙膏20億支,做到了世界第一,他依舊想著如何新舊動能轉換讓企業更優更強。
到明年3月前,企業將對現有的50余條牙膏產線進行改造,提升產線數量的同時,要把產能帶上一個新台階。“不光我們自己,為我們做配套的300多家工廠也在智轉數改。”蘭進說,除了大宗原料,酒店用品的優質配套在杭集能夠一站式解決。
換句話說,這是產業興旺的“一呼百應”,也是生態科技新城發展的底氣。
進入12月,又有產業喜訊傳來:總投資10億元的三笑集團綠色智能工廠竣工投產。走進12萬平方米的智能化廠區,150台機器人同時揮舞著“手臂”為牙刷進行注塑注膠工作,生產場面科技范兒十足。據介紹,預計今明兩年,該企業的外貿出口將保持20%-30%增長。
十年一輪回,奮進交答卷。在這裡,傳統企業積極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牙刷、酒店用品產業全面向“6+2+2”醫美日化等高端產業進軍,集產業創新、互聯網創業、產教融合多維打造的杭集電商產業園也已全面開園,“雙都”品牌正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未來,我們將堅持科創產業與產業科創雙向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雙輪驅動,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黨工委書記李桂山表示,下一步,將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奮力譜寫揚州現代化建設“最美窗口”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