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南京江北新區“校—家—社”協同育人亮點頻出

2024年01月03日07:47 | 來源:南京晨報
小字號

  一名叫“完美”的四年級小女生是老師、同學眼中的“三好學生”。然而,隨著年級的增高,她卻越來越不開心。因為媽媽的高要求,“完美”的生活過成了乏味的“三點一線”。沒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沒有和同伴玩耍的時間。她的生活裡除了上學,就是各種輔導班,從周一到周六排得滿滿的。除了語數外,還有唱歌、跳舞、畫畫、鋼琴等。考試前,媽媽的催促終於讓她情緒崩潰了……“完美”同學的生活正是當下許許多多中小學生現實生活的寫照。

  2023年12月28日,南京江北新區第三屆德育年會在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高新小學召開。主題是“協同·賦能·共生——指向學生品格提升的新區實踐”。琅琊路小學明發濱江小學教育集團帶來的情景劇表演《不完美的我》再現了好學生完美的日常生活。舞台上,師生們真切的演繹也深深打動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引起大家的共鳴。

  怎樣讓校—家—社協同育人為孩子健康成長助力,怎樣讓中小學生減負落到實處?南京江北新區第三屆德育年會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初探成果展示。

  江蘇省教育廳基教處主任馮帥,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黨工委書記、局長鄭武,教育和社會保障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周桂鬆,教育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余揚出席本次活動。南京市各區教育局相關領導、專家代表及教師代表等400多人參加。

  “校—家—社”協同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2023年以來,江北新區在積極搭建智慧平台的同時,還創意實施“校—家—社”協同育人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新區打造了浦外高新小學等第一批共8所“‘合育未來’共成長體驗中心”。活動現場,南京江北新區“‘合育未來’共成長體驗中心”正式啟用。

  會上,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副處職干部何俊宣讀了《江北新區第一批“全員關愛導師制”首席成長導師》認定文件,鄭武、馮帥為導師們頒發了証書﹔教育和社會保障局黨群工作辦主任陳佳宣讀了“學習型單位”“學習型家庭”“學習之星”“社區教育優秀志願者”表彰文件,周桂鬆、余揚為受表彰的單位、家庭和個人頒發獎項。此外,現場還對2023年江北新區榮獲南京教師志願者聯盟“優秀教師志願者”“優秀教師志願服務項目”等稱號的個人及單位進行了表彰。

  周桂鬆在講話中指出,江北新區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無論是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資金投入,還是公共資源配置上始終以安排教育、保障教育、滿足教育為先。他強調:要做好“四種協同”。強化上下聯動、橫向貫通的工作機制協同﹔探索大中小幼有機銜接的一體化協同﹔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四位一體”的陣地協同﹔統整課程實施、特色活動開展與合育場景建設深度融合的內涵式協同。堅持“三項賦能”。加強部門聯動,賦能各部門強化條件保障﹔發揮學校主導作用,賦能家長親職能力﹔指導學生掌握“自我賦能”能力。實現“四個共生”。在學習空間、學習途徑、師資力量等方面,探索出一條集價值共生、要素共生、范式共生、生態共生等協同育人新路徑。

  在《數字賦能,助育未來——“寧育家”暨“江北育未來”平台使用情況數字報告》中,教育和社會保障局教育辦主任李傳斌詳細闡述了江北新區在推動協同育人工作方面的創新發展成果。他表示,江北新區將以創建國家級“‘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好“寧育家·江北育未來”平台,深入推動協同育人工作創新發展,打通“校—家—社”共育“最后一公裡”。力爭到2025年,在“校—家—社”協同育人相關政策、機制、隊伍等方面,在全國走出一個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新區范式”。

  會上,南京市揚子第二小學、南京江北新區玉帶實驗學校、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高新小學依次從協同賦能學生成長、真情陪伴故事講述、特色項目介紹、合育體系建構等方面進行經驗交流,展現江北新區各學校在探索五育並舉、協同育人路途上的經驗成果,精彩的交流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在浦口外國語學校高新小學“‘合育未來’共成長體驗中心”,童心谷,書法長廊,溫馨的心育小屋、合育小屋讓人眼前一亮。校長劉宗貴說,作為江北新區中小學協同育人試點學校之一,童心園合育中心是校家社協同育人的重要基地。童心園合育中心致力於為校家社合育提供對話平台。構建“一體三區域”協同育人模式,創設溫馨、舒適的交流平台,為家長沙龍、家長培訓及各種家校活動提供交流場地,進一步發揮教師隊伍在育人中的關鍵作用。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教育的基底,社會提供了大環境和資源庫,三者協同合作才能讓彼此賦能、相互補充,產生1+1+1>3的效果。下一步,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將繼續強化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的三位一體育人格局,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孫文)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