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鹽城鹽都:民生“小項目”壘建群眾“大幸福”

周夢嬌
2024年01月12日17:2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鹽龍街道“長者幸福食堂”。鹽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鹽龍街道“長者幸福食堂”。鹽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每到飯點,江蘇鹽城鹽都區涇口村長者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員會准時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送餐。83歲的村民王志英不禁感慨:“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福氣日子。”

創辦長者幸福食堂,劃分基層醫保網格,修建鄉村道路……群眾之事無小事,件件系心頭。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鹽都區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問需於民、問難於民,以為民辦實事的“溫度”,拓寬主題教育的“深度”,努力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用民生“小項目” 壘建群眾“大幸福”。

把溫情送到養老細微處

鹽都全區現有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近18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5%,養老任務嚴峻。老有所養是民生要計,鹽都區將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標准,深入基層,傾聽群眾需求,將溫情送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末梢。

今年81歲的徐財來老人,家住鹽都區鹽龍街道碧水嘉園小區,長期一人居住。提起安全問題,老人微笑地指了指胸前的“黑科技”:“有了這個獨立式報警器,遇到突發情況,隻要一按,就可以同時聯系到家人、網格員、社區醫生,心裡踏實多了!”

為守護空巢老人安全,鹽都為925戶獨居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安裝“一鍵呼叫”獨立式報警器,讓老年人足不出戶享受到智慧養老服務,也為子女們解決了“后顧之憂”。

獨居老人的“吃飯難”問題由來已久。鹽都區以深入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為契機,訪民情、聽民意,解決基層老人“吃飯難”問題。

走進鹽都區鹽龍街道長者幸福食堂,200平方米的就餐區窗明幾淨,土豆燒牛肉、小炒包菜、西紅柿炒雞蛋等家常菜散發著熱氣。73歲的高華權稱贊道:“長者幸福食堂不僅物美價廉,吃完飯還能到二樓老年活動中心娛樂,工作人員都是社區裡的熟人,在這很有家的感覺。”

“食堂從去年6月開始營業,每天10點半開門,為周邊4個社區的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考慮老人健康、口味,這裡的菜品都少鹽、油、糖,口感軟糯。”孫吳居委會書記孫大勇介紹,“目前,食堂每天接納超50名老人就餐,還為周圍行動不便的5位高齡老人送餐。食堂每年收到20萬元財政補貼,就餐價格實惠,60至80周歲老人5元就能吃一葷一素,80周歲以上老人隻需3元。”

一餐熱飯,托起了老人晚年的幸福“食”光。截至目前,鹽都區先后投入200多萬元,建成挂牌20家示范性長者幸福食堂,覆蓋200多個村居、社區,惠及55000多名老人。去年底,鹽都區獲評第一批江蘇省級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地區。

龍岡衛生院急救點外景。鹽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龍岡衛生院急救點外景。鹽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把醫療保障送到群眾身邊

“小張,真的太感謝你啦,幫我在網上辦理慢性病登記,現在我到醫院可以直接刷卡享受待遇,阿姨要給你點贊!”家住鹽都區鹽龍街道躍馬社區的沈奶奶拉著志願者的手開心地說。

沈奶奶常年獨居,兒子在外工作不能陪伴左右。鹽龍街道醫保網格化服務小組的工作人員每周上門走訪,一來二去便成為她日常生活的貼心人,為她解決了不少看病的瑣碎問題。

沉到基層找痛點、破難題。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鹽都區強化醫保經辦服務事項下沉,實現全區14個鄉鎮(街道)、250個村(社區)“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全覆蓋。在鹽城率先推行“網格+醫保”“健康+醫保”服務模式,將醫保服務延伸至百姓“家門口”,累計服務700多人次。

提升鄉鎮院前急救能力,也是調查研究中發現的民之所盼。沒設立衛生院急救點前,鹽都區龍岡鎮周邊院前急救都要通過鹽城市急救中心派車,救護車到達患者身邊至少要20分鐘。

去年6月底,鹽都區龍岡衛生院急救點開始運營,配備1輛急救車、6台急救設備、41種急救藥品,所有上崗人員均取得院前急救崗位培訓合格証書,當地急救條件大大改善。

“1月初,龍岡鎮55歲的居民王敏突發急性心梗,幸虧家門口有了急救站,救護車幾分鐘就到了,及時將病人送到了醫院。”龍岡衛生院陳健回憶,“除了派車時間縮短,急救站的院前急救能力也獲得了提升。不久前,本院一位46歲男職工突發劇烈胸痛,失去意識,急救點工作人員進行了幾個周期高質量心肺復蘇,又使用除顫儀,穩定了病人狀況,為轉運爭取了時間。”

為進一步把醫療保障送到群眾身邊,鹽都區檢視基層看病難題,整改鄉鎮醫療機構。當前,學富鎮衛生院、尚庄鎮衛生院的省社區醫院建設已通過省級評估,總數達到9個,覆蓋率47.3%。龍岡、大縱湖2個急救分站投入運行,完善了院前急救覆蓋面,推動醫療急救網絡向農村延伸。“鹽都將繼續提升鄉鎮衛生院現代化管理能力,加大省健康村、省衛生村創建力度。”鹽都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鹽都旅游公路風景如畫。鹽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鹽都旅游公路風景如畫。鹽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鋪好群眾腳下鄉村振興路

在鹽都的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上,一張圓桌、幾把椅子,干部和群眾圍坐一起,現場梳理問題症結,研究解決舉措。

“路口加了減速帶,裝了聲光電系統,大屏幕實時提醒,過馬路很安全。”去年底,鹽都區尚庄鎮村民張寶鳳下班時欣喜地發現,村民必經的道路安裝了防護設施,路口變得井然有序。

2個月時間,尚庄鎮將塘橋村岔口公路打造成了“四好農村路”,方便了附近2000余名村民的出行。“在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上門動員,宣傳道路交通安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優先性,調動村民們積極配合。”尚庄公路站呂華勇表示。

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鹽都摸排全區道路,將臨近村庄小路的平交路口,統一採取綠化降高度、減密度,實行機非分離硬隔離,設置路面減速帶。針對轄區臨水公路較多特點,在全區140處重點臨水路段設置安全護欄,群眾出行更安心。

在安全的基礎上,鹽都區著力提升鄉村道路景觀、文化底蘊,建設鄉村旅游公路。

“在施工建設階段,我們避讓已有樹木,減少生態破壞。使用‘四新’技術,預防粉塵、噪聲污染。讓沿線居民享受便利出行的同時,不受困擾。”旅游公路工程負責人魏永平表示。

截至目前,鹽都旅游公路全長約57公裡,瀝青混合料路面寬6米,覆蓋120多種喬木、50多種地被植物,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假期的時候,我們家會順著旅游公路去鄉鎮近郊游,比原本的鄉道省時、寬敞、干淨。”沿線居民黃女士稱贊道。

圍繞“農村公路+”發展模式,鹽都旅游公路串聯沿線龍岡、秦南等6個鄉鎮、20個村,帶動沿線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支撐美麗鄉村建設,不久前獲全國首屆公路助力鄉村振興創新實踐優秀案例。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開展主題教育以來,鹽都區把鄉村道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農村交通面貌煥然一新,先后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入圍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等。

(責編:耿志超、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