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京高淳:走深走實作風推進主題教育出成效

張瀚天
2024年01月30日18:0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這幾日,家住南京市高淳區淳溪街道大豐景苑的王先生和老伴一到飯點兒,就來到樓下新設的老年助餐點,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離家近,還方便。”王先生連連稱贊。

大力推動老年人“舌尖服務”,正是高淳區把主題教育落到實處的縮影之一。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高淳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推動各級黨員干部深入一線,以理論學習促實踐、謀發展、解民憂,賦能高淳各地工作不斷推進,確保主題教育在工作中走深走實。

聯學聯動 理論學習找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在高淳區委黨校古柏街道分校課堂上,三保村黨總支書記、“鄉村講師”魏學軍為該村78名黨員授課。以區委黨校為龍頭,8個街鎮黨校分校為主體,高淳完善黨校街鎮分校“1+8”培訓機制,實現115個村社區黨員干部在“家門口”學習。

“全區共有77家參加單位,覆蓋1098個基層黨組織、2.19萬名黨員。”高淳區委主題教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高淳897名黨員中心戶“上陣”領學幫學,聚焦流動黨員、“三新”領域黨員、年老體弱黨員等分類施策,採取送學、網學、互學“三學”模式,促進理論學習不掉隊、不缺位。

在陽江鎮潦田村,大家努力從理論學習中尋找強村富民的科學路徑。“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致富,是群眾最關心的事情。”潦田村黨總支書記陳正軍說。

一塊小小的麥芽糖,香甜可口、價格便宜,卻是潦田村富民興村的“法寶”之一。據介紹,通過挖掘市級非遺——麥芽糖制作技藝,潦田村建設麥芽糖加工中心,生產“一村一品·潦田村麥芽糖”特色產品,通過“丹湖秋月”品牌運營公司、電商平台、幫扶單位拓展銷售渠道,幫助帶動村民年人均增收1.2萬元。

在此基礎上,潦田村還把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作為開展主題教育重要抓手,產業發展中,潦田村突出黨建引領、組織引路,黨支部帶頭深挖細研,試點種植芡實23畝,為村集體增收約10萬元﹔同時聯合一字村建成標准蟹塘500余畝,推動傳統螃蟹養殖、螃蟹深加工及觀光旅游全產業鏈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細致發力 落實一線真需求

主題教育的效果好不好,用居民的“幸福指數”來衡量。高淳緊密結合全區中心重點工作,找准切入點細致發力,精准施策,辦好實事出實效。

在東壩街道曹家壩新村,一頂新建的遮雨棚解決了周圍老年住戶的一塊心病。原來,傅家壇村黨總支通過網格員反映群眾訴求,了解到轄區曹家壩新村一處坡道因坡度較陡,有老人不小心摔倒。

“下雨、下雪的時候,坡兒就滑,村裡老人孩子多,一不留神就容易有危險。”傅家壇村村黨總支書記施益龍說。通過實地察看設計方案,不久后,施工人員就安裝上了新的彩鋼瓦遮雨棚。“小事兒處理又細又好,回應訴求快,辦事效率高!”村民李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衛健系統的頭等大事,村級衛生室更是“前沿陣地”。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高淳各村鎮街道衛生院增添不少民生服務的新“底氣”。

在固城街道漕塘村的衛生室,診療室、藥房、多功能室、中醫閣、健教室等功能分區一應俱全。“村裡中老年人居多,不僅常見多見的病症在家門口解決,更要滿足群眾的多種衛健需求。”高淳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舊址新建及服務質量提檔升級,高淳陽江鎮小花村、古柏街道江張村、固城街道漕塘村、東壩街道紅鬆村4家村衛生室均創成甲級村衛生室,讓“小病不出村,大病能轉診”的服務質量貼近群眾生活。

以“民生微實事”為突破口,高淳盡心盡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淳溪街道針對安置小區老齡化突出、就餐不便問題,打造老年助餐點8個,受益人員2000余人,讓老年人吃上“暖心飯”“放心飯”﹔陽江鎮在潦田村、西蓮村建成“殘疾人之家”,創新“托養+就業”服務模式,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效……高淳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檢視剖析,將群眾和企業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當作重點工作來抓。

一線解題 延鏈強鏈添動力

“很多部門我不熟悉,都是工作人員跟著我一起辦手續。”南京德普瑞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陳建明對高淳政企服務贊不絕口。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涉及用人用工、供應鏈、培訓指導、土地供給等217個問題已全部整改。”高淳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好主題教育與為企服務同推進,工信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走進鏈上企業,深化“月月都是企業服務月”系列活動和選派“駐廠員”一線解難題。“政企溝通渠道越來越暢通,問題解決也不斷提速”成為眾多高淳企業的共同心聲。

產業全鏈發展,離不開人才集聚。高淳常年深化校企合作,引導院校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科技項目與企業開展協同創新。

最近,冠盛集團傳動軸制造中心制造副總監邵長峰授課的智能制造課程成為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授課的兩個班,分別是智能制造專業和數控加工專業,通過我們的成功案例,學生進一步了解未來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和趨勢。”邵長峰說。

除了將企業的行業經驗引進校園,南京高職園促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校企合作“雙向奔赴”深入一線。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處處長李木香介紹,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10位專業教師進入冠盛集團參加生產實踐,還承擔技術開發項目的兩項橫向課題。

“在高淳,教學隊伍與企業工程師隊伍的共建對產業延鏈十分有利,人才培養成果與企業中長期發展互動互惠,得到長足發展,外界十分看好。”李木香說。

(責編:龔世俊、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