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人民日報海外版︱江蘇東海:“水晶之都”扮靚“晶”彩生活

本報記者 石 暢
2024年02月02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2月2日10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2月2日10版 版面截圖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的中國東海水晶城。馬星星攝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的中國東海水晶城。馬星星攝

在水晶村電商創業園,來自孟加拉國的主播在直播推介水晶。

在水晶村電商創業園,來自孟加拉國的主播在直播推介水晶。

在祥巨水晶有限公司車間內,師傅在對水晶進行拋光打磨。本報記者 石 暢攝

在祥巨水晶有限公司車間內,師傅在對水晶進行拋光打磨。本報記者 石 暢攝

在興西村的一家水晶店內,來自澳大利亞的客戶正在選購水晶燈產品。趙中剛供圖

在興西村的一家水晶店內,來自澳大利亞的客戶正在選購水晶燈產品。趙中剛供圖

原題:江蘇省東海縣年水晶交易額突破400億元——

“水晶之都”扮靚“晶”彩生活(小商品 大產業 ⒅)

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是世界水晶的重要集散地,它還有個響亮的外號:“世界水晶之都”。在人口124萬的東海縣,從事水晶加工、營銷及配套服務的產業大軍有約30萬人,年水晶交易額突破400億元。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跨境電商的發展,東海縣每年水晶電商交易額達260億元。在東海縣1.8萬余家水晶網店的帶動下,每天有35萬件水晶制品通過快遞從東海縣銷售到全球。

這裡緣何成為“世界水晶之都”?記者來到東海縣一探究竟。

水晶制品的“世界超市”

走進中國東海水晶城,若沒人帶路,方向感差一點的人很容易迷失。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的中國東海水晶城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水晶交易專業市場,也是世界水晶的重要集散地,設有3個交易場館,7000余家水晶商戶、企業入駐。

產業集聚,最初是因為資源集聚。記者了解到,東海縣1500平方公裡的地域內水晶儲量有約30萬噸,佔全國70%以上,硅含量高達99.99%,存儲量和質量均居全國之首。2016年東海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水晶之都”稱號。

但“世界水晶之都”早已走上了轉型道路。在礦石資源保護性開發的生態紅線約束下,當地已不再開採水晶。東海人走出國門,從世界各地採購水晶原石,運回東海縣集中加工和創意研發。

“在東海水晶行業,沒人不知道楊正山。”當地人這樣說。1991年,東海縣房山農民楊正山貸了兩萬元錢,到越南找水晶。僅1993年到1994年,他兩年間六下越南,往東海縣運回幾十噸水晶,開啟了東海人出國買水晶原料的先河。

韓秋晨也是海外“淘晶”人中的一員,別看他是90年生人,卻也算是水晶行業的“老把式”了,自2017年從業至今已有7個年頭。每年他都要出去三四次,每次40天左右。去年8月,韓秋晨從巴西帶了兩個集裝箱的水晶原石回來。

“因東海縣歷來盛產水晶,出海‘淘晶’起步早,搶佔了市場先機,形成了全面的水晶加工產業鏈,因此能把東海水晶的招牌維持住並發揚光大。”韓秋晨說。

現如今,6000余名東海縣人,足跡遍布巴西、烏拉圭、馬達加斯加、贊比亞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活躍在水晶的收集、加工、運輸、交易等各個環節。

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市中心的獨立大街,馬達加斯加的傳統集市——“佐馬”就設在這條大街的廣場上,水晶是集市上最重要的交易品之一。僅在獨立大街這一個街區,便有超過300名東海縣商人常駐“淘晶”。

如今,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裝滿水晶石的集裝箱在海上漂泊40多天后,抵達港口經連雲港海關監管再運送到東海縣,進入生產水晶制品的加工廠。據統計,每年有約4萬噸水晶原石來自巴西、馬達加斯加、贊比亞等國,被東海縣工匠們制成各種水晶制品。水晶原石在東海縣經過層層雕琢、打磨、包裝,成為銷往世界各地的精品。

長期關注水晶產業發展的東海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張開虎表示:“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東海縣就是水晶制品的‘世界超市’。”

“東海人學外語的熱情很高”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my live stream.(大家好,歡迎來我直播間。)”夜幕降臨,卻是主播最為忙碌的時刻,與國內不少地方的直播間不同,這裡的直播多採用英文等其他國家語種。

前不久的一個深夜,主播姜秋月在東海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開始了為期3小時的全英文直播。“剛才展示的水晶飾品價格是多少?”直播間的屏幕上,一名來自美國的顧客留言詢問。“370美元。”姜秋月迅速測算、報出售價,“大約14天送到您手上。”

隔著小小的手機屏幕,東海水晶漂洋過海,網銷世界。東海水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娜說,過去大部分水晶工藝品銷往海外的方式是通過經銷商或者展會線下銷售。如今,互聯網的發展打開了東海縣通往世界的那扇窗。

成立於2019年的東海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打造“晶貿通跨境電商綜合數字化服務平台”,為跨境電商商戶重點解決產品供應鏈、跨境物流、出口報關、收匯結匯、跨境網絡等10項關鍵環節問題,提供跨境電商產業鏈相關事項支持,建立線上平台與線下窗口全流程綜合服務體系,打通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貿易通道,助力跨境電商中小企業“逐浪出海”。

如果有人想做外貿直播,但是語言不通怎麼辦?“東海人學外語的熱情很高。我們把前期自己直播帶貨時常用的外語單詞、語句整理成材料,給村民、主播做培訓。過了‘語言關’,加上東海水晶的品質又好,很快就打開了銷路。”負責運營東海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的捷晶公司負責人薛洋洋說。

東海縣還制定出台了《電商發展規劃》《加快電商發展實施意見》《支持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等一系列扶持電商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文件,引導建成水晶直播電商產業園、水晶電商雙創基地、“創客空間”等創意平台,對創業者零門檻入駐、一站式服務。

李忠良便是“零門檻入駐”政策的受益者。1990年出生的他,2019年偶然來到東海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聽到可以利用這裡的貨源發貨,隻需一部小小的手機便可以創業,怦然心動。“那時國內水晶市場做的人已經太多了,海外市場還是一片藍海,有搞頭。”李忠良告訴記者,“第一次到東海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的當天下午就參加交易中心組織的電商培訓去了。”如今,他每天通過直播的營業額都有近1000美元。

目前,東海縣已有數百家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和水晶直播基地,電商直接從業人員5萬余人,網店數量達1.8萬余家。2023年,東海縣水晶產業交易額突破400億元,電商網絡零售額增長15.6%,快遞發件量增長35%。

“帶動更多鄉親富起來”

走進離縣城不遠處的曲陽鎮,水晶切割的聲音,飄蕩在道路間。

打坯、粗磨、修型、拋光……祥巨水晶有限公司車間內,水晶雕刻名師、全國技術能手劉凌峰正坐在一台高速運轉的打磨機前,一手持水槍、一手拿鑽頭,同時還進行著直播,“我們的水晶創作雕刻,就是要把水晶不完美的地方變成完美,通過拋光、噴砂等工藝手法,將其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

劉凌峰並不是東海縣人,而是看中了當地作為世界水晶集散地的優勢,從福建來到這裡。憑借著東海海外“淘晶”人的勤奮和來自全國各地水晶雕刻師傅的出色技藝,水晶成為東海縣的金字招牌,從業者無數。但巨大的資金投入,以及干事創業的闖勁兒,也讓這個行業產生了一定的門檻。

“能不能帶動更多鄉親富起來?”懷著這個想法,現任曲陽鎮興西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的趙中剛,在2015年開始了創業。當時,村裡多是加工大型水晶雕刻的作坊,水晶加工企業扔掉的水晶“邊角料”被亂堆亂放在村裡各處,影響觀感,也浪費資源。“我當時便產生了對水晶邊角料進行二次加工的想法。”趙中剛說。

他選用水晶邊角料作為原材料,制作成天然水晶枕、水晶床墊、坐墊等產品。“我們把水晶碎石放到水晶枕裡面,它可以達到一個冬暖夏涼的效果。”趙中剛介紹。第一批產品取得了成功,趙中剛又將目光轉向水晶台燈、壁燈等時尚家具產品。

“隨著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帶動100多戶農民家門口就業”,趙中剛說,“其中還有殘障人士。”村裡有一對殘障兄弟逢人便夸趙中剛是福星。哥倆因為視力受損,原本一直靠政府補助度日。趙中剛堅持培養他們磨水晶的技藝,不僅讓他們順利脫貧,如今還有了存款。

2019年,趙中剛搶抓直播風口,率先在村裡建起了電商直播基地,組建創業團隊,對有直播興趣的周邊地區年輕人進行電商知識培訓,帶動了85人實現電商就業。村民院子變成流量入口,2023年,趙中剛幫助全鎮村民銷售各類水晶制品6500多萬元。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來了。趙繼峰是曲陽鎮人,在外打拼多年后加入返鄉創業熱潮,2021年成為水晶村電商創業園的運營經理,“每月能有1萬元左右的收入,還能照顧家庭”。

“一塊小石頭,鋪就富民路。雖然是偏僻的小村庄,但卻連通著中外的大市場,未來我們村的‘晶’彩生活一定越過越好。”趙中剛信心滿滿。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2月2日10版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